百书楼 > 晋水东流 > 第二百八十八章

第二百八十八章


枫叶加深了秋天来临

斜阳之下,江州山被染上了一层仙气般的色彩,微微清风吹过,波涛汹涌的额湖面倒影着这种色彩。隐约中,枯叶的味道扑鼻而来。

一辆马车沿着湖边的大路不紧不慢的前行,马车里的方采儿挽着其父亲陶回的胳膊正在沉睡,红日透过车窗照入,映在她在皎月似的脸上,如染上了云霞般更加动人。

突闻一声似不适的嘤咛,陶回侧头看到姐姐轻蹙的秀眉,便轻声对外头驾马车的亲信韩在道:“慢些吧!”

陶回身着一袭雪青色长袍,虽是不年轻了,但岁月似并没在他脸上留下多少痕迹,依旧清俊不凡,增添的不过只是随着岁月沉淀下来的成熟内敛,魅力反增。在他身上,唯一美中不足的大概只有那一头长发,明明还未到不惑之年,却几近全白,令俊逸倜傥中多了一份沧桑,透着悠远的神秘。

因月夕来临,身居太傅兼兵部尚书之职的他休沐三日,这三日他都用来陪姐姐方采儿游玩,今日正是最后一日,她确实是玩累了。

因马车放慢了速度,到雍都时已是入夜时,把守城门的守兵远远的见到平江候府的马车,城门立刻大开。

不想马车平稳驶入之时,突有一人从城内左侧出现,飞奔而来,眼见着即将与马车靠近之时,对方亮出一把在月光下泛出刺眼光芒的长刀朝韩在砍来。韩在能跟陶回多年,武艺自然非凡,眨眼间他便拔出剑与对方打了起来。在场的守兵也迅速围起。

静谧的夜突然变得杀气腾腾,武器碰撞声不绝。

见熟睡的方采儿秀眉又微蹙起来,陶回略有些不悦,他拿下腰间酒壶以独特迅速的手法朝那人投了过去,击中对方膝盖。

手法精准狠,那人单膝跪倒之际,锦衣卫镇抚使博子赶到。

博子令人捉住那人后,来到马车前拱手恭敬道:“博子捉拿逃犯来迟,惊扰到陶大人,望大人恕罪。”

陶回未多问什么,只道了声:“无碍。”武艺高强,善用长刀,该是前些日子周江的反贼,只是他素来无什么兴趣了解不是自己管辖内之事。

车帘随风微扬,借着月光博子隐约见到里头还有一人,便猜到谁。

都知声名显赫,受尽圣上尊敬的恩师杜太傅至今未娶,就只有一个不知从哪里来的独女。对他来说,最重大概就这么个姐姐,且又极其护短,自然都不敢让这位千金不痛快,便识趣的不多言,只站到一旁让路。

但这时方采儿那两排浓密的眼睫如蝶翼般颤了两下,终究还是缓慢的睁眼了,在城门两侧大石灯的照射下,双眸显得迷雾蒙蒙的,又透着懵懵懂懂。

她感受到马车重新启程,便疑惑的看着陶回:“爹,怎么了?”

陶回摸了摸她的脑袋,轻声道:“继续睡吧!”

刘荷素来都最听爹的话,便没多问,只将脑袋搁在他的肩头闭眼打算继续睡,却是好一会儿都睡不着了,便看起了车窗外的夜景。

陶回问她:“睡不着了?”

“嗯!”她转头看着陶回浅笑着点了下头,“我好像有点睡饱了。”她总是笑的眉眼弯弯,清澈的眼底闪耀着细碎的光芒,似那盈盈湖色。

陶回也轻轻扯了下嘴角,未语。

接下来倒是他,反而倚着车壁假寐了起来。

方采儿那双乌溜溜的眼睛看了父亲那张俊朗的脸一会儿,暗暗感叹了一番他爹的出色相貌后,尽力未再发出声去打扰他。

这个季节,入夜较早,天虽黑却不晚。

当下路两头还有不少铺子摊子未收,不少喜欢夜玩的人在路上行走着,还颇为热闹。方采儿素来爱玩,看的都不由心痒,想下去走走,但知时机不对,只能压下自己的冲动,就睁着亮晶晶的眸子瞧着街色。

这时,眼前路上的行人突然纷纷让了道,有些好奇的方采儿便伸过脑袋朝前看去,只见另一辆低调中不乏奢华的马车不紧不慢的由对面驶来。

马车近了时,因路窄,两辆马车都放慢了速度,几乎是擦身而过。

方采儿无意中抬眸望去,恰恰看入了对面那撩起了绉纱的窗牖内,黑暗中,她可以看到里面坐着一个人,看弧度,大概是男子。

她本只是随意一看,不想对方突然转过头。

明明在黑暗中,她该是看不清对方的,却莫名从那泛着丝丝月光的眼里看出一道锐利阴戾的幽光,恍若蛰伏在暗处的野兽,目光渗人。

方采儿不由打了个颤,下意识缩了回去。

陶回睁眼侧头看了过来:“怎么了?”

方采儿摇头笑了笑:“没什么,只是刚才见到一个看起来似乎挺可怕的人。”

陶回看着她仍旧轻快随意的模样,知道确实没事,便又含有慈爱之意摸了摸她的脑袋后,仍闭上了眼。

方采儿想着那人的目光,却是莫名觉得眼熟。

她歪头想了好一会儿,才想起小时候不到五岁的她做乞丐快饿死时,那个坐在轮椅上,朝她扔吃食的男孩。

那男孩看人的时候,似乎也是这个样子。

她暗暗轻啧了声,没再继续想这么一双真的能勾魂摄魄似的眼睛。

马蹄声踏踏不断,马车跨过一条又一条的街道。随着夜越来越深,道上的人越来越少,静谧的夜里,皎月越发的亮了。

庄严宽阔的平江候府门口吊灯高挂,华光下,马车徐徐停下,方采儿轻盈的跳下马车,陶回负手跟在后头。

父女俩踏入大门,便见似是老早就候在那里的陶妈妈在嬷嬷与婢女的伴随下踏出正厅。老人总比年轻人怕冷些,不过三日未见,陶妈妈身上褙子里头就加了件黛蓝色的通袖袄,身形看起来略有些臃肿。

陶妈妈被虚搀着朝他们不急不缓的走来,脸色微沉,语气不重,气势却颇压人:“父女俩可倒是回来了,瞧见这天色了?”月夕一早父女俩便不见人影,归时竟是第三日夜时,这本该团圆的日子,他们却是多年未改的爱往外跑。

方采儿咧了咧嘴,知道是又要挨训了,她甜甜的喊了声:“祖母。”虽然祖母并不喜欢她。

陶妈妈不冷不淡的应了声,不多看方采儿那张俏丽绝代,又总是笑盈盈的仿若不知愁似的小脸,只对陶回道:“眼见着阿宁已长成了大姑娘,你怎还不知收敛?以前可说小姑娘爱玩,如今已是及笄的大姑娘,总这么带着她出去,这名声多不好。”


  (https://www.bshulou8.cc/xs/4967194/11110844.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