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番外完结篇
“几位客官,你们的茶点送到了,几位慢用。小人在此恭祝几位客官新年安康。”
小二端着茶点上来,还说了一段吉祥话。
梅令月点点头,“有劳你了。”
“客官哪里的话啊。小人不打扰几位,这就下去。”小二说完,转身下楼。
梅令月一家人正在聊天,看远处绽放的烟花时,没想到小二在楼下遇见了另一伙人,同样要去三楼。
这茶馆占地太好了,观赏景色是一绝,装潢精致优雅,偏偏一楼二楼都坐满了人,那只能去三楼。
“几位,哎呦,三楼也有人在了。我们店啊人满了,还请另找他所吧。”小二眉毛皱成一团,无奈道。
“三楼有人了?谁啊?”
一个少年问道。
“小人见识短浅,不认识。不过小人瞧着为首的女子谈吐不凡,像是个官员。”小二低下头说道。
为什么这么说呢,这偌大的燕都,一块砖头砸下去,砸到十个人有八个都是官员。
“女官啊?人多吗?”
“挺多的。”
“我们上去瞧瞧。”
姜汝一下子来了兴致,听着不是柳御史就是大姐,不管是谁,他都要过去凑凑热闹。
没想到自己突发奇想出来逛庙会,都能碰的上她们。
景玉笑笑,“你啊,还是这么任性。”
“几位,这不太合规矩啊。”小二连忙拦住他们。
眼看着都是非富即贵的,这小店谁都得罪不起,怎么就这么凑巧,碰到一起了?
“没事,我们在门外听着也一样。”姜汝兴冲冲地跑上去了。
姜钊在后面抱着姜泞,揉了揉眉心,这小子怎么还是想一出是一出,这急性子要是当了皇帝可怎么好。
后来景玉怼他,你性子也没慢到哪里去。
这不是随了你这个根吗?
姜汝在前面,没注意后面爹娘的拌嘴,耳朵贴在三楼门口仔细听着,很快就听见了熟悉的声音:
“大姐,今天晚上除夕夜,咱们家做什么好吃的?”梅巧月问道。
“这不得问你姐夫?”
梅令月笑笑。
解子明应该还在吃东西,说话有些含糊不清,“看大家想吃什么,我都可以做。”
“好哎!”
几个小姑娘一起欢呼。
萧访旋完美融入,跟梅禾月坐在一起,连神情衣着都类似,乍一看像孪生姐妹一样。
门外。
“你们听,这不就是大姐她们家吗?”姜汝说着,就要推门而入。
姜泞说话了,“大姐家是谁家?”
“你不知道啊?爹,娘,你俩一直没告诉他?”姜汝有点傻眼了。
“告诉过,他一直不记得,而且不太理解。”景玉无奈解释道。
这小子才三岁多,能懂什么啊。
关键是,姜泞总把梅令月家和乐平长公主家给弄混。
也不知道这两家有什么相似点。
“好吧。”姜汝说完,就推开了门,屋子内外立刻安静下来。
刚在一楼送完饭菜都小二,见到这一幕,急得直冒冷汗,慌忙站在两家人中间,“诸位,先别生气,先听我解释解释行吗?”
“哦,小二,不必了,我们两家认识,很熟悉的,正好这房间很大,够我们一起的。”梅令月率先说道。
“大姐!”
姜汝喊了一嗓子,咋咋呼呼地跑过去,“咱们果然有缘分,在这都能遇见。”
“哎呦,提前祝几位新年快乐,万事顺意。”梅令月笑道。
“好好,你们也是。要是你的研究能再顺利一点,那就更好了。”
景玉凑过去,在梅令月耳边轻声道。
等到四人落座,小二把菜单送上来,“几位客官看看,想吃点什么?”
“上点你们这的招牌吧。”
“好嘞,几位稍等。”
小二退下。
这里面,萧访旋有些紧张,连忙下拜,“微臣萧访旋,拜见陛下……”
“好了好了,起来吧。”姜钊笑笑,“你算是成功加入梅家了?”
“只是大司农怜惜,留我在梅家过年,加入梅家万万不敢当。”萧访旋如实回答。
姜钊道,“你家的事,我也听说了,安心做你的事就是,不要被他们打扰。”
“是,我明白。”
小安然和姜泞坐在一起,这一屋子人里面,属他们两个年纪最小,有共同语言。
“你是谁啊?”安然戳了戳姜泞的胳膊,“你好白,你是不是不出门?”
“我叫泞儿,你得叫我殿下。”
姜泞昂着头,十分傲娇。
景玉宠溺一笑,捏了捏姜泞肉乎乎的小脸蛋,这家伙在宫里耀武扬威也就罢了,怎么出来还是这样。
难不成,真的得去地里历练历练?
不求姜泞和姜汝一样行事果决,知世故而不世故,好歹磨炼一下心性。
“我叫安然,安然的安,安然的然。你小名叫殿下吗?怎么起了这么个古怪的名字。我好像没有小名。”安然挠挠头,看向梅令月。
“殿下不是小名,是,是……总之,你得这么叫我。”
姜泞想了半天,不知道属于什么,咬着牙说道。
“好吧,我知道了,殿下。”
两个小孩儿的对话,把周围大人们逗得直笑,唯独他俩还不知道是为什么。
橙娘也在想,自己三岁的时候也这样吗?
“好啦,先吃点点心垫垫肚子吧。”姜钊一人给了一块牛乳糕。
“好吃。”
“好吃好吃。”
俩小孩连连惊叹。
景玉见了梅禾月,忽然想起了什么来,“你那本《木家二小姐自传》都传到宫里了,有没有什么番外能看看的?”
“暂且还没有。”
梅禾月愣了一下,她连正文都没写完,哪来的番外。
“正文写的太苦了,番外过点好日子吧。”景玉直言不讳。
写的很真实,也很揪心,所以才有那么多人会看,大部分小姑娘都能在其中找到共鸣,看到自己当初或者现在的影子。
明明梅禾月现在有钱有闲,过得很悠哉。
“好,我回去想想。”
和姜汝一家聊到下午,梅家一行人才回去,热火朝天地忙活着年夜饭。
“啊!鱼跑了!”
橙娘围着一条迷你围裙,地上有一条活蹦乱跳的大鱼,看着得有十几斤重。
“我来吧。”解子明撸起袖子,一把抄起那条鱼,一刀拍下去,那鱼不知道晕了还是怎么的,总之不再动弹。
没多久,鱼就已经收拾好了,淋上各种酱汁调料上锅蒸。
梅令月站在锅前,把刚做好的红烧肉盛出来,带着一阵动人的鲜香。
梅巧月眼巴巴地看着,“我真的不能先吃一口吗?不吃的话,一会儿不就凉了?”
“再等等,把蒸好的粟米饭给取出来,那条鱼最后吃,象征年年有余。”梅令月道。
“好哦!”
禾月和访旋替大家盛好了饭,拿好了碗筷,大家都落了座,梅令月一声令下,开始吃饭。
恰好这时,外面响起了爆竹声,热闹非凡。
“吃饭喽!”
一家人一起欢呼。
一年后,广零三十七号成功面试,产量再上一个台阶,大成终于没有人因为吃不饱饭饿死了。
就连最寻常的农家,都能一天三顿吃上粟米饭。
十二年后,高产旱稻出现,在大成南方开始种植,产量高了一倍不止。
《大成史》记载:
司农寺卿梅令月,永成二年生人,性情温婉和善,胸怀大爱。
二十岁许,受到梦中仙人启发,无意中研发出高产粟米,命名为广零三十五号,成婚之日被封为正六品司农寺丞。
时年,成荒帝荒淫无度,饿殍遍野。广零三十五号被粮商江八食利用敛财,致使诸多农户没有买到真正的广零三十五号粟米种子。
梅令月以江八食与北狄勾结,偷卖粮草给北狄为由,扳倒江八食,广零三十五号种子才得以顺利进入百姓家。
其后,很快传遍大成。
广零三十六号,三十七号,以及潭州旱稻十号陆续出现。
梅令月从司农寺丞一路升迁,司农寺少卿,司农寺卿兼任大学士,一直到成宣帝姜汝继位,接任明池成为首辅,死后与丈夫解子明一起配享太庙,谥号康仁夫人,一辈子都亲自种地,钻研新种子,从未停止,从未改变。
值得一提的,还有她的丈夫解子明。
解子明是御厨吴乃庸的徒弟,不仅继承了吴乃庸精湛的厨艺,宫内的关系网,同样继承了吴乃庸在大成另一层隐秘的身份—大成消息网的秘书。
他在十二岁的时候,才知道这件事。
时任吴王的成文帝姜钊亲自找到他,帮他安排了一切,顺利接手整个关系网。
此后,解子明就一直在替成文帝做事,数十年如一日的兢兢业业,一丝不苟。
他的女儿解安然,长大后接替了他的职位,整个大成数万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有一丝一毫的风吹草动,都瞒不过解安然的眼睛。
百姓还期待过,解安然会不会在农业上也有天赋,接替农业学校校长的位置,毕竟他们不太在意大成到底有多少细作,哪个官员哪天在哪,跟谁亲密接触来着,他们更在意吃得饱,吃的好。
可惜解安然对研究新品种不感兴趣,虽说她也有在自家后院种地的习惯。
(https://www.bshulou8.cc/xs/4950203/11110914.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