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大陆的同志们不在乎什么牌子,只在乎款式新不新潮;
拿货的个体户们只在乎好不好卖。
俞泽的计划书内,建议祝如意在如意服装厂里面生产的服装领标处都悄悄印上厂名,字小小的就可以。
比如如意制衣厂、这样批发贩子们就会对这家厂的衣服有个印象。
除了计划书,俞泽还附带了好几张设计图,“现在秋天了,要做毛衣和冬装。”
祝如意嘴角抽抽,“鹏城可没冬天。”
“又不是只卖鹏城,先少量的做,只要款式够勾人,别的省份也会坐车过来拿货滴。”
祝如意伸手弹了弹纸张,“你这计划书不错,真挣到钱了,你和你老婆去M国留学的钱我包了。”
英语竞赛结束后,她知道了前十名可以去留学的事。
虽说是公派留学,但是美国的夏国币可不经花,两下就没了。
多点钱总是够自在。
另外她也有私心,俞泽是经济系的,学点东西回来也能帮助她开拓大陆板块。
祝如意不知道的是,俞泽可不想一直给别人打工,出谋划策可以,最终还是得给自己工作最有动力。
“祝老板大气,等你的好消息。”
天色不早了,他还要去跟刘康吃点。
还攒了一肚子的话问刘康。
政府招待所内的小食堂。
刘康已经打好了菜,一盘炒青菜,一盘清蒸鱼、一碗紫菜蛋花汤。
装菜的盘子还带了豁口,但已经是“高配”饮食了。
俞泽咧着嘴坐下来,“沿海城市就是不一样,能吃到鱼了。”
吃着就挺新鲜,应该死了没多久。
刘康故作严肃,“你说你,来鹏城也不说一声。
要不是和黄老打过电话,我现在还不知道呢!”
“康叔,瞧你这话说的。”俞泽从自己的军绿色挎包里拿出烟盒给刘康散烟。
他虽然不爱抽,但喜欢发。
“我这不是不知道你在鹏城嘛,我要是知道,来了肯定第一个找你。”
刘康耸了耸肩,“呵呵,我就听听。
说说吧,你这披着学习调研的幌子,来鹏城做什么?”
“嘿嘿,康叔,你不是看到了嘛。
那个祝老板是我们大学奖学金的捐献人,她想在特区发展,我就做做实习给她打工。”
刘康:“哦?你们聊得怎么样。”
俞泽扒了口饭,油香在嘴里散开,“做服装厂子,一步一个脚印。”
俞泽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刘康点点头,“你看得挺远,这两年外省过来拿货的很少,以后会变多。”
“嗯,我今天在人民桥转了两圈,有梅州和汕头的老远坐车过来拿货,说鹏城的样式才够时髦。”
俞泽翻开笔记本,指着上面画的简易地图,“您看,人民桥往南是罗湖口岸,往北通广州,西边就是汽车站。
这里会成为整个华南地区的服装集散地,用不了五年,摊位就得靠抢。”
刘康眯起眼,作为看着鹏城从渔村变成特区的干部,他比谁都清楚这片土地的潜力。
但俞泽描述的景象还是让他有一些不敢细想。
在计划经济的框架里待了半辈子,“集散地”、“抢摊位”这些词听起来像天方夜谭。
“你这想法很大胆。”刘康叹了口气,“但政策上……”
“政策会跟上的。”俞泽语气笃定,“上个月中央文件里说要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就是信号。
祝如意的厂要是能带动一批小贩赚钱,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不过您放心,祝如意是祝如意,我是我。
她来特区做生意,不该做的该做的我都会提醒她。”
(https://www.bshulou8.cc/xs/4913324/24316233.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