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我在明末力挽狂澜小说名字 > 第三百四十章 又是个偷粮的

第三百四十章 又是个偷粮的


司马家贵勉强挤出一丝笑容,“别怕,有太子殿下在,我们不会饿死的。”

话虽这么说,但他心里也没什么底气。曾经在青峰县,他也是个体面人,开着一间不大不小的布庄。可战乱一起,所有的积蓄都化为乌有。

“老叶!老叶!”

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司马家贵抬头一看,是诸小江。这个在玉水沿岸都有产业的大米商,此刻正笑呵呵地朝他招手。

诸小江穿着一身半新不旧的布衣,但那双精明的眼睛里闪烁着不一样的光芒。他三步并作两步走到司马家贵面前,一把拉住他的胳膊。

“走,跟我进城。”

“我现在这样……”司马家贵低头看了看自己破旧的衣衫,有些尴尬。

“怕什么?”诸小江压低声音,凑到司马家贵耳边,“太子殿下来了,那可是大好机会啊!”

司马家贵不解地看着他,“什么机会?”

“你想啊,”诸小江眼睛发亮,声音压得更低,“太子殿下在云陵清理出多少官田军屯?咱们江陵这边,军队屯田的土地可是相当多的!一块水田一年最多只能交五斗白米的地租,这买卖你说划算不划算?”

司马家贵这才恍然大悟,但随即又犹豫起来。“可是……”

“别可是了!”诸小江打断他,“机会稍纵即逝,错过了就没了。你看看那些从云陵来的商人,哪个不是赚得盆满钵满?”

城头上,朱慈烺看着码头上熙攘的人群,目光落在诸小江身上。这个商人他认识,在云陵就打过交道。像诸小江这样的商人不在少数,他们嗅觉敏锐,已经看到了机会。

但这些人究竟是助力还是阻力?

朱慈烺心里没底。发展商业,壮大资本,这是大明唯一的出路。但这条路上的荆棘太多了。既要防着李自成、多尔衮这样的外部威胁,又要应付朝廷内部的各种阻力。更要平衡士绅、商人、农民之间的利益。

“报!”一个亲兵快步走来,“殿下,城中粮价又涨了!”

朱慈烺眉头一皱,“涨了多少?”

“比昨日又涨了三成!”亲兵禀报道,“有商人囤积居奇,百姓怨声载道。”

朱慈烺冷哼一声,“传令下去,严查囤粮之人。凡囤粮超过百石者,一律没收充公!”

“是!”亲兵领命而去。

李若琏在一旁小声道:“殿下,这样会不会得罪商人?”

“得罪就得罪吧。”朱慈烺淡淡道,“总不能看着百姓饿死。”

码头上,司马家贵一家跟着诸小江往城里走。路上,诸小江滔滔不绝地说着他的计划。

“你看啊,太子殿下这是要变法图强。咱们这些商人,就是他最需要的助力!只要抓住机会,以后还愁发不了财?”

司马家贵心不在焉地应着,目光却时不时瞥向城头。那个年轻的身影,就是传说中的太子殿下吗?他真能带领大明走出困境吗?

城门口,新军的士兵正在维持秩序。火铳兵端着装了刺刀的火枪,警惕地注视着每一个进城的人。

差役们扯着嗓子喊:“都听好了,太子殿下已到武昌,尔等都有活路了!”

这话像一剂强心针,让疲惫的难民们眼中重新燃起希望。

就在这时,一阵骚动从城门口传来。

“抓住他!别让他跑了!”

几个士兵追着一个人跑来,那人怀里抱着个麻袋,跌跌撞撞地往人群里钻。

“让开!都让开!”士兵们大喊。

人群慌忙四散,露出一条通道。那人见状,转身就要往另一个方向跑,却被一个士兵扑倒在地。

麻袋里的东西洒了一地,竟是白花花的大米。

“又是个偷粮的!”一个士兵骂道。

被抓住的人跪在地上求饶:“大人饶命!小的实在是没办法了,家里有老有小……”

围观的人群议论纷纷。

“这年头,偷粮的越来越多了。”

“可不是嘛,粮价涨得这么快,穷人哪里买得起?”

“听说是有人在囤粮……”

朱慈烺站在城头,将这一切看在眼里。他转身对李若琏说:“去查查城中粮商,看看谁在囤粮。”

“是。”李若琏应道,“那些被抓的偷粮贼……”

“依法处置。”朱慈烺淡淡道,“但要查清他们的家境。若真是走投无路,可酌情从轻发落。”

李若琏领命而去。

朱慈烺继续望着城外的难民潮,心中思绪万千。发展资本主义是大势所趋,但如何在发展的同时,避免两极分化,避免底层百姓陷入绝境,这是一个难题。

府衙大堂内,朱慈烺坐在案前,看着堆积如山的奏折。这些都是各地送来的灾情报告,字里行间都写满了百姓的苦难。

“传令下去,”朱慈烺开口道,“开仓放粮,设立收容所,组织难民参与城防建设。另外,召集商人,商议租种军屯官田之事。”

“是!”

夜幕降临,武昌城中升起袅袅炊烟。朱慈烺站在窗前,望着这座饱经沧桑的古城。

这是一场豪赌。赌注是大明的未来,而他,已经没有退路了。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

“殿下!”一个亲兵快步走入,“查到了!城中最大的囤粮户是诸葛记米行!”

朱慈烺眼中闪过一丝寒光,“诸葛记米行?就是盛家的产业?”

“正是!”亲兵禀报道,“他们在城外有三个大粮仓,存粮近万石!”

朱慈烺冷笑一声,“盛家,好大的胆子。”

盛家是武昌本地的大族,家主诸葛芸远更是朝中重臣诸光宗德的族弟。这样的背景,难怪敢如此明目张胆地囤积居奇。

“传我令,”朱慈烺沉声道,“立刻查封诸葛记米行的粮仓,所有存粮全部充公!”

“殿下……”李若琏有些迟疑,“盛家背景……”

“怎么?”朱慈烺转头看他,“你觉得我会怕了盛家?”

李若琏连忙低头,“奴婢不敢。”

“去办吧。”朱慈烺挥了挥手,“记住,要快!不给他们转移粮食的时间。”

“七斗白米的租子,这价格倒是不错。”司马家贵摸着下巴思索着,目光在街边的茶馆招牌上逡巡。

诸小江端起茶碗,吹了吹热气,笑道:“你这是没见过官田的租价,那才叫便宜。”

“官田?”司马家贵眼睛一亮,身子不自觉地前倾。茶碗里的水面泛起细微的涟漪,映照着他急切的神情。

诸小江放下茶碗,用袖子擦了擦嘴角,“不过官田哪有那么好租?除非是南直隶那边,朝廷偶尔会放出一些公田来。”

茶馆里人声嘈杂,各色商贩、行人进进出出。司马家贵正要细问,却见诸小江突然压低了声音,神神秘秘地凑近:“不过现在情况不同了,军屯司那边最近在整顿,听说要开始公开招标了。”

“公开招标?”司马家贵下意识地也压低了声音。

“对,一看租金高低,二看押金多少。”诸小江的声音更低了,“租金是有上限的,最高不过七斗米,但押金却没有限制。”


  (https://www.bshulou8.cc/xs/4912184/11110792.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