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我在明末力挽狂澜最新文章 > 第三百三十七章 末将不敢擅专

第三百三十七章 末将不敢擅专


李自成微微颔首,目光坚定,示意亲兵退下。他知道,这一次南下不同以往。不再是靠武力征服,而是真正得到了民心。这才是王者之师该有的模样。

“千岁爷,船已靠岸。”阎应元站在船舱门口,微微躬身。晨光透过舱门的缝隙洒落在他的肩头,勾勒出一道金边。

这位曾经的进士如今已是护卫营的领班侍卫,短短时日便从文转武,升迁之快令人咂舌。不过在这个文重武轻的时代,倒也无人说三道四。他身着一袭墨色劲装,腰间佩剑,与昔日的文人形象判若两人。

“前方如何?”朱慈烺抬眼问道,手中把玩着一枚棋子,白玉质地,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

“九江守备刘孔昭与几位地方官正在码头恭候。”阎应元的声音不疾不徐,却透着一丝微妙的意味。

朱慈烺将棋子轻轻放下,指节在桌面上轻叩:“让刘孔昭一人来见。”

船舱内光线昏暗,三位须发斑白的老臣正襟危坐。丘瑜、方岳贡这两位前任阁老,如今以赞襄军务的名义随军出征。他们都是湖北人士,一个出自谷城,一个来自安城,在江陵士林中颇有威望。两人虽已致仕,但眼中依旧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第三位是袁继咸,这位曾任兵部右侍郎的老臣对江陵局势也颇为熟稔。他的手指不自觉地摩挲着衣袖,显然心中有所思量。

“刘孔昭已经离开武昌,反倒跑来此地迎接……”朱慈烺眯起眼睛,目光如炬,“看来是没能抢下武昌和汉口啊。”

袁继咸闻言,额头渗出细汗,声音略显急促:“殿下,左梦庚已去西征,此时不抢占武昌实在可惜!”他的手指绞在一起,显示出内心的焦虑。

朱慈烺却是不慌不忙,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眼下最要紧的不是城池得失,而是民心向背。”

“李自成如今已会扎根,又用计口授田蛊惑百姓,实在难对付!”袁继咸愈发焦急,额头的汗珠愈发密集。

“正是。”朱慈烺点头,目光深邃,“打败李自成不难,难的是如何安抚那些已经分到土地的农民。”

丘瑜和方岳贡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出了然。这位年轻的太子殿下,怕是又在打什么主意了。两位老臣虽已致仕,但对朝廷大事仍然关心。

“殿下有何良策?”袁继咸问道,声音中带着一丝期待。

朱慈烺淡淡一笑:“先把武昌拿下。对了,武昌府的官田、军屯可有多少?”

“这……”袁继咸一时语塞,额头的汗珠滚落。

舱外传来水手们的吆喝声,船身轻轻摇晃。阳光透过窗棂,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本宫是这样想的。”朱慈烺正色道,“李自成分出去的田地,就不收回了。以后按一亩纳米两斗征税。至于那些失去土地的士绅,就用武昌的官田军屯补偿,但须迁居武昌。”

此言一出,三位老臣皆是一惊。船舱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

这哪是什么安民之策,分明是要借机重整江陵田赋!原本江陵一年不过二百余万石税收,若按这个法子,光是湖北就能收近千万石,再加上潭州,那就是翻了十倍不止!

正当三人震惊之际,阎应元在外禀报:“千岁爷,刘孔昭求见。”

“宣。”朱慈烺眸中闪过一丝精芒。

舱门吱呀一声打开,刘孔昭躬身而入。他身着戎装,面色略显疲惫,显然是连夜赶路而来。

“末将参见太子殿下。”刘孔昭跪地行礼,声音中带着一丝紧张。

朱慈烺示意他起身:“刘爱卿,说说武昌的情况吧。”

刘孔昭擦了擦额头的汗:“回禀殿下,武昌城内形势复杂。李自成的部将张献忠虽已西去,但留下的兵马仍有数千。更棘手的是,城内百姓多已接受了均田,对闯军颇有好感。”

“哦?”朱慈烺眉头微挑,“详细说说。”

“是。”刘孔昭深吸一口气,“闯军在武昌推行均田,将官田、逃户田产、大户多余田产尽数分给佃农。百姓得了实惠,自然拥护。若我军强行收回,恐怕……”

朱慈烺轻轻点头:“所以你们不敢轻举妄动?”

“正是。”刘孔昭低下头,“末将不敢擅专。”

船舱内一时寂静。朱慈烺起身走到窗前,望着滚滚玉水,目光深远。

“诸位以为,若依本宫方才所说,以官田军屯安置士绅,允许农民保留均田,如何?”

丘瑜捋须沉思:“殿下此策,看似宽厚,实则用意深远。既安抚了民心,又笼络了士绅,更重要的是……”

“更重要的是可以借机重整江陵田赋。”方岳贡接过话头,“只是,这般大刀阔斧的改革,怕是……”

朱慈烺转身,目光如电:“怕什么?李自成尚且敢均田,我朝廷为何不敢改革?”

袁继咸欲言又止,额头的汗珠不住滚落。

“本宫知道诸位的顾虑。”朱慈烺的声音沉稳有力,“但眼下局势,已由不得我们瞻前顾后。李自成此举,看似是在分田,实则是在分化我大明的根基。若不能以更大的魄力应对,江陵必失!”

船舱内的气氛愈发凝重。阳光透过窗棂,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仿佛也在为这场即将展开的博弈屏息。

“刘爱卿。”朱慈烺突然开口,“你可愿为本宫先行一步?”

刘孔昭一愣:“殿下的意思是?”

“你即刻返回九江,召集兵马。三日后,本宫亲率大军抵达,届时便要动手了。”朱慈烺的声音不疾不徐,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末将遵命!”刘孔昭躬身告退。

待刘孔昭离去,朱慈烺重新坐下,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

“阎应元。”

“属下在。”

“传令下去,全军准备。三日后,我要让武昌城头,插上我大明的旗帜!”

“遵命!”

船舱内,朱慈烺望着窗外滚滚玉水,眼中闪过一丝深邃。这盘棋,他要下得比李自成更狠,更绝。

刘孔昭匆匆赶到船舱时,身上的箭衣还沾着风尘。他的面色有些疲惫,眼角带着血丝,显然是连夜赶路而来。

朱慈烺正在舱内查看地图,听到脚步声抬头望去,见到刘孔昭这副模样,心头便是一沉。

“武昌和汉口如何了?”朱慈烺放下手中的地图,直截了当地问道。

刘孔昭脸上闪过一丝尴尬,低声道:“回禀千岁爷,武昌府城已经拿下,但汉口……臣来迟了一步。”

“详细说说。”朱慈烺眉头微皱。

“流寇先行一步占了汉口。”刘孔昭叹了口气,“那地方没有城防,一到就陷了。不过臣带着水师救出了不少商贾百姓,他们现在暂时安置在……”

“够了。”朱慈烺抬手打断了他的话。

船舱内一时陷入沉默。朱慈烺站在窗边,望着江面上来往的船只,眼中闪过一丝思索。这刘孔昭,还真是个榆木脑袋。那些地主豪绅,一个个都是吸血鬼,占着大片良田,每年只给朝廷那么点粮食。现在倒好,还要浪费兵力去救他们。


  (https://www.bshulou8.cc/xs/4912172/11110795.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