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然而,当嘉奖的流程走完,帐内的气氛,却再次变得凝重如铁。
蒙恬挥退了左右,帐内只剩下扶苏、公子高以及几位核心心腹。
“殿下,诸位,头曼已擒,此战,我军斩首逾七万,俘虏近十五万。”
“阴山以南,河套之地,五十年之内,再无成建制的匈奴部落。”
这是一份足以让任何帝王笑得从梦中醒来的辉煌战报。
王离率先打破了沉默,他那张脸上带着几分嗜血的烦躁。
“大将军,那十五万俘虏,如今都圈禁在外。每日消耗的粮草,比我大军还要多出三成!”
“这些匈奴人桀骜不驯,日日鼓噪,看押的弟兄们疲于奔命,稍有不慎,便可能生出大乱!”
他猛地抬起手,做了一个手起刀落的姿势,眼中寒光一闪,杀气毕露。
“依末将之见,不如……坑杀!一了百了!永绝后患!”
公子高开了口,“杀,解决不了一切。”
“这十五万人杀了,草原上还有更多的匈奴人。”
“草原上的部落如同野草,只要我大秦露出半分疲态,他们便会百倍、千倍地报复回来。”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那片广袤的灰色地带,嘴角漏出一抹自嘲。
“更何况,我已被父皇封为朔方王,这片土地,名义上已是我的封地。”
“我总不能,去做一个寸草不生,白骨遍地的‘鬼王’吧?”
公子高的话,让扶苏的脸色稍缓,他投去一个赞许的眼神。
“那依朔方王之见,又该如何?”蒙恬不动声色地问道。
公子高沉吟片刻,无奈地摇了摇头:“我也没有万全之策,若就地安置,又恐其死灰复燃。如今之计,也只能让他们去修筑长城、开垦荒地,再徐图后计。”
这番话,倒是老成谋国之言,也是眼下看起来最稳妥的办法。
一直沉默不语的苏齐,手里捏着一颗不知道从哪儿摸出来的葡萄,正慢条斯理地剥着皮。
“朔方王,你觉得要花多久,才能消磨掉匈奴的血性?十年?二十年?还是五十年?”
“大秦,有几个五十年可以等?”
他将剥好的葡萄扔进嘴里,慢悠悠地说道:“草原的规矩,从来都是谁的拳头硬,谁就能当老大。”
“头曼死了,冒顿跑了。现在草原上,成百上千个大大小小的部落,都成了没头的苍蝇,但要不了多久就会有一个新的头人。”
“这个冬天,会饿死、冻死很多人。”
“而我们呢?”
“我们有粮食,有盐,还有布匹。”
苏齐的嘴角,漏出让善人胆寒的笑意。
“我们为什么,不能跟他们做一笔买卖呢?”
“顺便,还能让朔方王的领地真正发展起来,让这里有人,有钱!”
“做买卖?”张苍这个财迷,第一个来了兴趣,“怎么个做法?”
苏齐伸出一根手指,在空中轻轻晃了晃。
“我们,在长城沿线,设立官方的‘易货点’。”
“我们宣布,大秦愿意跟草原上所有‘友善’的部落,进行公平交易。一袋盐,换十头羊。一石粮食,换二十张上好的皮子。”
这听起来,似乎没什么问题,只是寻常的边境贸易。
但苏齐接下来的话,却让帐内的温度,骤然降到了冰点。
“当然,牛羊皮毛,这些都是小买卖。”
他环视众人,脸上的笑容不变,说出的话却像淬了毒的刀。
“我们还可以推出一项‘大宗商品’的交易。”
“一个成年的匈奴男人,可以换三袋盐,或者两石粮食。”
“一个年轻貌美的女人,价格可以更高。”
“至于那些老弱和孩子,虽然不值钱,但本着人道主义精神,十个可以打包换一袋盐。”
苏齐一字一顿,声音清晰地落在每一个人的耳中。
“我们,用草原人最需要的东西,去换他们自己人的命。”
扶苏猛地站起身,一掌拍在案几上,茶杯被震得跳起,滚烫的茶水溅了他一手。
张苍和王离等人,也是一脸骇然地看着苏齐,
蒙恬那双古井无波的眼睛里,也再一次泛起了剧烈的波澜。
面对扶苏的雷霆之怒,苏齐却只是平静地将最后一颗葡萄吃完,慢条斯理地擦了擦手。
他站起身,走到扶苏面前,没有辩解,只是轻声问道:
“殿下,那您告诉我,何为最大的仁?”
扶苏一愣。
苏齐的目光逼视着他,声音不大,却字字诛心。
“是看着这十五万俘虏,耗空我们的粮草,最终激起兵变,让我大秦的将士,再多死几千几万,是为仁吗?”
“是看着公子高这位朔方王,用几十年的时间,去跟草原上的诸多部落斗智斗勇,最终将整个北疆拖入无休止的内耗之中,是为仁吗?”
“还是说!”苏齐的声音陡然提高,“是让那些生活在长城沿线,世世代代被匈奴人劫掠、屠戮的大秦百姓,再过上几十年提心吊胆的日子,是为仁吗?!”
扶苏的脸色,由涨红,渐渐变得煞白。
他想反驳,却发现每一个字都堵在喉咙里,重如千钧。
苏齐的声音变得无比坚定。
“殿下,长痛,不如短痛。”
“草原上的狼,永远杀不绝。但我们可以让他们,自己咬死自己。”
“我们可以用十年,二十年的时间,让他们在无休止的内斗和仇杀中,流尽最后一滴血!”
“这个过程,会很残酷,会很血腥。会有无数人死去。但这些人,不是我大秦的子民。”
“用别人的痛苦,换我大秦北疆,百年的安宁。等到朔方王将此地纳入我华夏,人人皆认为自己是秦人,此策自然就结束了。”
“殿下,您告诉我,这笔买卖,这桩功业……我们,是做,还是不做?”
帐内,一片死寂。
理智告诉扶苏,苏齐说的是对的,这是从根源上解决草原反叛问题的最佳方案。
他没有再说话,只是无力地挥了挥手,颓然坐了回去。
沉默,便是默许。
苏齐心中暗叹一声,他知道,这位仁德的储君,终于迈出了从“人”到“王”的,最痛苦,也最关键的一步。
(https://www.bshulou8.cc/xs/4911713/23674615.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