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赵宁儿:你仔细看看我是谁?
第二天晚上。
刘三吾的府上。
老头子正一边坐在桌子边喝茶,一边想心思。
说实话,他对于朱允炆的种种做法都看不习惯,尤其是在朱允熥的问题处理上,让他很不赞成。
就拿这一次让朱允熥去对付独角兽的事情来说吧,谁都能看得出朱允炆是在借刀杀人,
这幸亏是朱允熥把独角兽给杀死了,
反过来要是独角兽把朱允熥给撞死了,那岂不是遂了皇上的心愿?
而对于朱允熥的表现,刘三吾十分称赞。
就在这时,赵宁儿从外面走了进来,飘飘万福:“老人家,宁儿给你请安了。”
刘三吾抬头一看,原来是赵宁儿,站起身来,笑道:“吴王妃来了,快请坐吧。”
“有老人家在,我怎么好坐下?”
“没关系,坐下来好说话。”
赵宁儿这才坐下。
有仆人上茶。
“这么晚了,吴王妃来找老臣有什么事儿吗?”刘三吾面带慈祥。
赵宁儿开门见山:“老人家,我来,求你帮个忙。”
“哦,什么事?你说吧。
只要是老臣能做到的,一定帮忙。”
“我来是请你想办法把徐辉祖从锦衣卫的监牢中救出来。”
刘三君一听,皱起了眉头:“这事儿不太好办呐。”
因为关于徐辉祖被锦衣卫抓到监牢里的事,他也听说了,那是朱允炆下旨要抓他的,皇上不点头,谁能把他从锦衣卫的牢房里救出来呀?
刘三吾叹息了一声,手拄着拐杖站起身来,在厅堂里来回走动,神情忧虑:“如今我们大明缺少良将呀。
倘若朱棣再次兴兵来犯的话,放眼朝廷内外有几个人能是他的对手呢?
屈指可数呀,也就是徐辉祖、铁弦两个人罢了。
但是,铁弦还要镇守济南,真想不明白,陛下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决定。”
“不是听说李景隆非常厉害吗?”赵灵儿故意说的道。
刘三吾一听,把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李景隆,纨绔子弟罢了,他爹李文忠我是知道的,确实非常厉害,为大明立下了汗马功劳,他曾经以四万兵马阻挡陈友谅六十万大军,那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呀?
可是,轮到他的儿子李景隆,那就差得太远了。
李景隆虚有其表,除了会夸夸其谈之外,还有什么本事呢?”
“不是还有老将耿炳文和郭英吗?”
刘三吾又摇了摇头:“耿炳文是不错,可是年龄大了,和我一样,老了,不中用了,
郭英由于连年征战,身上受的伤太多,身体已经大不如以前了。
唯有徐辉祖,是我们大明的股肱之臣。
没想到陛下却因为一点小事,把他关在了牢房之中,真是让人难以理解。”
“陛下是不是借此是不是杀一儆百,借此立威呢?”
刘三吾摇了摇头:“他这不叫立威,他这叫自毁长城啊。”
赵宁儿便把朱允熥在锦衣卫的牢房之中巧遇徐辉祖的事向刘三吾讲述了一遍。
刘三吾听了之后,也很吃惊,用手里的拐杖敲打着地面:“吴王蒙冤,徐辉祖受刑,奸臣当道,忠臣反而没了活路,这是怎样的世道啊?
想当初,朱标太子生病之时,朱允炆衣不解带地服侍他。
满朝文武,包括先帝在内,看了都非常感动,认为朱允炆将来必是一个仁孝之君,
但是,万万没有想到,他做了皇帝之后,竟然变得如此狠辣和昏庸。
难道说他是在效仿隋炀帝杨广伪装自己,以此博得先帝的好感吗?
老臣真是看走了眼啊。”
“老人家事已至此,说那些都没有用了。
现在,最关键的问题是如何能够把徐辉祖给营救出来,
当然,如果能让陛下下旨把允熥给释放出来,那是最好不过了。”
“这事儿,老臣知道了,老臣来想办法。”
“那就多谢老人家了。”
朱允炆的书房。
朱允炆坐在文案内,正在阅读《红楼梦》,黄子澄垂手伺立在一旁。
朱允炆看了一会儿,把书放下了,抬眼看向黄子澄,问道:“最近,吴王府有没有出此书的第三卷和第四卷啊?”
“尚未听说,微臣估摸着朱允熥应该写出来了。”
“如此甚好,回头让纪纲去把拿过来,让朕瞧瞧。”
“遵旨。”
“你说这大观园和咱们这后宫是不是有相似之处啊?”
“陛下所言甚是,大观园里除了金陵十二钗之外,还有一些丫鬟,也是一个赛一个,一个比一个长得好看,美女如云呐。”
“上一次,朕好不容易选拔了十名美女,你却让朕送给了朱允熥。
那你说,朕的后宫是不是要再充实一点呢?”朱允炆没好气地说。
“陛下身体康健,血气方刚,此时,正当扩充后宫,为陛下多添子嗣啊!”
在这一点上,黄子澄和朱允炆倒有几分相似之处。
朱允炆点了点头:“你说贾宝玉怎么那么招人喜欢呢?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姑娘喜欢他呢?
难道是贾宝玉长得特别英俊?”
黄子澄听了,也是一乐:“贾宝玉固然长得俊朗非凡,陛下也是玉树临风啊。”
朱允炆摆了摆手:“朕比不了贾宝玉。”
“陛下过谦了,不过,贾宝玉确实有他的魅力呀。”
“那你说,林黛玉为什么会那么迷恋贾宝玉呢?”
“林黛玉对贾宝玉是真心实意的,这一点无可置疑,她不但长得美丽,而且才气过人。
但是,林黛玉有两点不好。”
“哦,哪两点?”
“其一,她太喜欢哭了,这难道不烦人吗?
其二,她身体不好,经常生病。”
“你说的也是,朕每天要处理很多的国事,已经够心烦的了,
如果回到后宫之中,再遇到一个爱哭的病秧子,也着实让人头疼。”
黄子澄奴颜婢膝:“微臣倒是觉得陛下非常有福气呀,陛下可以考虑册封马氏为皇后了。”
“此时,册立皇后是不是为时过早了点儿?”
其实,对于这件事,朱允炆早有打算,但是还没有下定决心。
“不早。
想当初,秦朝为什么会二世而亡?其中一个很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秦始皇没有册立皇后啊。
如果秦始皇册立皇后的话,在秦始皇沙丘暴病之后,皇后可以主持大局。
那样一来,又怎么可能会被赵高和李斯篡改了遗诏呢?”
“你说的似乎有些道理。”
“所以说,秦朝二世而亡,王秦始皇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不能全怪胡亥啊。
因为秦始皇事先没有立皇后,也没有明确地确立扶苏的太子地位,否则,赵高和李斯哪里有空可钻呢?
如今,马氏端庄贤淑,而且为陛下生了一龙子朱文奎,已经三岁了,也十分聪明健康。
陛下可以册立马氏为皇后,朱文奎为太子。
太子乃国之根本,宜当早立。
汉武帝时期,卫子夫为汉武帝生下了龙子刘据,汉武帝不就册封了卫子夫为皇后,刘据为皇太子吗?”
朱允炆沉思片刻:“朕刚刚继位,要处理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这件事还是缓一缓吧。”
“陛下宜早做决断。”
朱允炆皱起了眉头,问道:“齐泰请旨斩杀朱允熥,你觉得这个事儿能行吗?”
(https://www.bshulou8.cc/xs/4836713/29831741.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