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大明重启:年方三岁,登基称帝全文小说 > 第115章、瑶草入苏

第115章、瑶草入苏


常熟县,已经完全被昭武卫接管,平时耀武扬威的衙役们全部如同鹌鹑一样缩在县衙公堂上。

新任县令蒋德瑗傻愣愣的坐在公堂上首,案上是原县令留给他的黄布包裹的大印,教谕,主簿,六房三班全部乖巧站立。三十多人挤在公堂上,让这个公堂显得有些局促。

开天辟地以来没有经历的祸事降临常熟,所有人都懵了,此时他们唯一的希望就是新县令,一个个目光不时投向上首。

如同梦中的蒋县令也是大无语,他虽然随军行动可一直在船上,他也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蒋县令看都没有看案上的大印一眼,因为他还没有去祭城隍,而且他现在心里也慌得一批。

蒋德瑗是天启五年的进士,可他已经做过东乡、进贤两任知县。凭借着兄长是皇帝近臣,潜邸成员的身份,他本来要升官了。

南直御史,整编后入督政院,然后编入襄王助理团,未来有督政院总召首席,督政院副使的监察线,或者由襄王助理团混上品级后转吏部,走吏部尚书线。

这是兄长给他谋划的升迁图,他不太懂,但不妨碍他按部就班。结果大约是兄长向皇帝或者襄王推荐自己时,名字被记住了,然后御史板凳都没坐热,又当县令了。

可怜的蒋德瑗连师爷都没带,孤身一人就来到了这个有点陌生的常熟县,而且一来就是天大的黑锅砸下来。

“你们老实说说,上报倭寇是谁的主意?”

公堂上一片沉默。

蒋德瑗收敛心神,冷笑一声。

“外面那群士绅土豪经得起李‘砍了’的拷问?反正他们供出啥也和本县无关,你们随意。”

老教谕嘴角抽搐,一脸无奈,他手下两名训导全被昭武卫抓了。

“县尊,不是常熟的主意,是上面的传话啊。”

蒋德瑗感觉有些肉跳,转头盯着老教谕。

“上面?多上面?苏州还是南京,或者北京?”

老教谕叹了口气。

“具体下官也不知道,只知道是苏州有人传信。”

蒋德瑗松了口气,算了,不能太拉了,至少不能给兄长丢脸。再说,这对常熟是祸事对本官未必不是好事。

“本县来常熟,只是变革常熟官制,要推行十品制了,全部要向应天府看齐。县中老吏一般都能获得官身,但是,本县不知道这起大案要牵连多少人。所以,你们的官身都先暂停,等南京命令吧。”

公堂上有人激动,有人担忧,有人期待,有人恐惧,但全部沉默,不过心中对新县令的热情一下就上来了。

县衙外的学宫,武庙,文庙,官仓全部被昭武卫占据接管。

常熟学宫,一队士兵押解着一个中年士绅来到一张书案前,书案后坐着一个年轻的十品宣令官。

“姓名。”宣令官头也没抬。

“哼!”那士绅傲然仰头,理也不理。

宣令官抬起头,与押解士兵对视,这是今天第三个。年轻士兵露出微笑,手中枪杆“啪”的一声就拍向那士绅腰间。

从来没有体验过的剧痛传来,中年士绅直接被撂倒在地,刚要开口怒斥,第二记剧痛又从屁股上传来。

“老实点!问什么答什么。如果喜欢挨揍,老子也手痒得很。”

中年士绅老实了,但仍不死心。

“你们上官是谁?”

年轻士兵已经学会了老兵的口吻,一脸傲色。

“昭武卫,我们上官是陛下。”

宣令使也冷笑一声。

“姓名。”

“赵隆美。家父文毅公,讳用贤。小秀才,你记住了吗?”

宣令使手中毛笔在赵隆美的名字上划了个圈,抬头看着他,露出莫名微笑。

“赵用贤,太子少保,礼部尚书,倒是一条大鱼。旗总,这个可以送武庙交锦衣卫详审,说不定就是主犯之一。”

赵隆美大惊,脸色一下就变了,什么大鱼主犯?难道牵连进了什么大案,冤枉啊!

苏州府,一大队官船自运河而来。官船型制比较少见,是来阁老南下时的天启车船,苏州人几乎没怎么见过,远远的看稀奇,但很快他们就收回目光。

当先下船的是一队队鸟铳士兵,这些士兵也是昭武卫,一个个都着牛皮轻甲,腰配短刀,肩扛长铳,神情冷漠,一下船就开始列阵警戒,驱赶周围人群,不分贫富贵贱。

除了昭武卫,还有一队雷霄卫的士兵。铮亮的铜炮需要八人合抬,还有四人合抬的炮车,他们下船后迅速组装,五十门明晃晃的大炮直接朝向苏州城头。

一队锦衣卫也从官船上岸,飞鱼服绣春刀开路,城门守将远远看见,刚想上来交涉,又飞快的视而不见,悄悄躲了起来。

最后出现的一个绯色云燕官袍的高官,正是马士英。他身后还有领军指挥,昭武卫参将萧震虏,南京吏部主事,南京工部官员,东厂太监,马士英的两个幕僚,新任十品官的老秀才年轻举人。

马士英站在船头向船上一员武将拱手作别,

“杜将军劳烦了。”

杜将军不过京营一游击,那敢托大。

“马大人客气了,末将奉命而行,不敢称烦。”

马士英含笑点头,不再客气,在萧震虏搀扶下平稳落地。马大人无视眼前的森森炮阵,回望河对面,含笑抚须。

“姑苏城外寒山寺啊!”

马士英还未启行,吴县县令陈文瑞已经急急忙忙的带着随从出城而来。吴县虽是附郭,但依然为上县,陈文瑞是从六品县令,青袍鹭鸶,倒是颇具威严。

可惜,昭武卫丝毫不给他面子,两柄长铳直指他胸前,这帮骄兵甚至点燃了火绳。陈文瑞大惊,带着人急退两步,不敢强闯。

看到锦衣卫飞鱼服,陈文瑞更是脸色一边,向旁边的师爷急使眼色,师爷瞬间领悟,匆匆而去。

马士英在人群中不显,但一身绯袍依然吸睛。

陈文瑞急忙招呼。

“大人!”

马士英笑吟吟的上前,挥退了昭武卫的警戒,准备接见自己的新下属。

陈文瑞赶紧上前。

“见过大人,不知如何称呼?领军前来所为何事?下官吴县陈文瑞,寇知府不在城中。”

马士英笑容顿时收敛,这个县令太不礼貌。

“先前锦衣卫传信,你们没有收到?”

陈文瑞愣了一下,看向身边城门官,城门官也是一脸苦色,小声道。

“被围了。”

陈文瑞心中暗骂一声,咬牙开口。

“下官没有收到。不知大人所为何事?”

马士英脸上如挂冰霜。

“陈文瑞,字应萃。天启五年进士,同年任吴县知县,大计评为中。本官苏州新任知府马士英,你说本府所为何事?”


  (https://www.bshulou8.cc/xs/4820171/50451209.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