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顶替哥哥为大理寺少卿,惊呆众人 > 第585章 回京

第585章 回京


京城御书房内。

女帝李妙真一袭明黄龙袍,正在批阅奏折。

烛光映照下,她眉心的凤纹花钿熠熠生辉。

柳蕴和白凤凰走了进来。

两人互看一眼,露出无奈的苦笑。

柳蕴上前一步,禀告道:

“陛下,庸国公陈彦遇袭了,送葬回来,马车侧滑,如今生死不知。”

“什么?”

李妙真手指一顿,脸上露出了惊诧的表情。

显然这件事超出她的心里底线了。

她秀眉微蹙,咬牙道:

“陈钧是马车侧滑而死,而陈彦又出事了,这岂能是意外!

该死,他们这些人居然对陈昭的家人下如此毒手!

到底有什么秘密要隐藏的!”

白凤凰递上一份密报,道:

“启禀陛下,这巡城司的勘察也有诸多疑点。

马车坠崖处像是被人推下去的。

可能是很强的高手趁着风雪很大,偷偷接近,将马车推入山崖。”

李妙真抬眸道:“陈彦现在如何?”

柳蕴苦笑道:“重伤昏迷,太医院说……怕是熬不过三日。”

女帝咬咬牙,道:

“传太医院,让他们不惜一切代价,给我救好陈彦。另外此事,给朕查个水落石出!”

两人点点头。

忽然,她突然想到什么,道:

“对了,陈昭那边可有动静?”

白凤凰摇摇头,道:

“陈昭,那边没什么动静,不过陈彦出事,他恐怕也坐不住了,毕竟那是他的父亲。”

李妙真柳眉一凝,道:

“本来朕不想让他回来,毕竟京城现在这个情况对他不是很好,可是眼下不让他回来是不行了。

朕要是不让他回来,他肯定会怨恨朕,立马下诏,让陈昭立刻回来。”

柳蕴皱眉道:“可是洛川大乱刚刚平定,似乎没有比他更为合适的人选了。”

李妙真凤眸微眯,挥手道:“不管了,正式行文下诏吧。事情拖得越久越麻烦。”

柳蕴点点头,道:“奴婢明白。”

就在这时,一名太监走进来禀告,道:

“启禀陛下,这是刚刚送来的消息。”

李妙真接过密函,脸色一沉,道:“简直是无法无天了。”

柳蕴看到密函内的内容,苦笑道:“现在他们真是丧心病狂,连那个沈峻都不放过了。”

白凤凰抿了抿嘴,道:

“那沈峻跟陈昭亲如兄弟,两人在岭南出生入死,关系非同一般,比陈昭家人还亲。

若是沈峻出事了,那陈昭岂能干休?恐怕陈昭会回京闹出大事。”

李妙真拍案而起,道:

“这群人简直是疯了!”

可是,一想到自己有把柄在那老太婆的手上,她也只能强忍心头的怒火。

白凤凰叹了声,道:

“听说大理寺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死伤七八个人,另外还有其他十多人死伤。

若不是鸿蒙武馆的人帮忙,恐怕沈峻、薛平难逃一死。”

李妙真咬牙道:

“不管如何,也要做出一些反击。不然,他们真以为朕好欺负!要抓一批人,杀一批人,给他们一些颜色看看。”

一股冷冽的气息骤然爆发出来,周围的温度都骤然降低了。

那大殿内的烛火也变得忽明忽暗,映照着李妙真阴冷的脸颊。

李妙真忽然皱了皱眉,又道:

“立刻给朕传旨让太医院人去救人,沈峻不能让他出事了。”

柳蕴点头,道:“奴婢明白。”

……

洛川节度使府衙内,烛火幽幽。

陈昭盘膝而坐,眉心处紫电闪烁,周身真气流转如龙。

突然,他眉头微蹙,似有所感。

“报!”

一名亲卫踉跄闯入,单膝跪地,道:

“大人,京城急报!国公爷出事了,沈爷也昏迷不醒!”

陈昭双目猛然睁开,目光一凝。

他一把抓过密信,信上的内容让他瞬间怒火滔天。

沈峻不仅出事了,就连他爹陈彦也出事了。

而且,曹炳等多名大理寺的官员和衙役不是重伤,就是惨死。

“好一个太皇太后!”

陈昭声音冷得像冰,吩咐道:

“传徐道远、王学海、吴通、严映雪,即刻来见!”

片刻后,四人匆匆赶来。

徐道远接过信一看,白须颤动,道:

“这……国公爷遇袭,沈将军中毒,看来这里面大有文章。”

陈昭沉声道:“我已经决定回京!”

王学海急忙劝阻,道:

“大人不可冲动!陛下尚未下诏,您若擅自回京,恐怕……”

轰!

一股恐怖的气劲爆发开来,陈昭一掌拍碎案几,道:

“我父生死未卜,兄弟命悬一线,还管什么诏书!”

他转向严映雪,道:

“雪儿,持我调令,立即点齐三百亲卫,备快马!”

吴通突然跪下,道:

“大人!洛川如今百废待兴,还需要您……”

“无需再言,我自有分寸。徐先生留下主事。粮食的事情,我来想办法!”

陈昭不待吴通说完,将手中的虎符拍在桌子上。

徐道远长叹一声,接过虎符,道:

“那老道拼着这把骨头,定为大人守住基业。只是粮仓见底,支撑不了一个月。”

陈昭淡淡道:

“粮食的事情,我来先想办法。”

半个时辰后,叙州节度使府衙外的空地上,三百亲卫已整装待发。

陈昭身披玄色大氅,腰挂龙雀刀,周身散发着凛冽气势。

就在这时,马国怀和王明宇匆匆赶来。

马国怀气喘吁吁跑到陈昭面前,劝说道:

“大人呐,您可千万不能冲动啊!

这擅自回京,那可是违反朝廷律法的大罪啊!

陛下尚未下诏,您这一去,岂不是陷自己于不义之地?”

王明宇也在一旁附和,道:

“是啊,大人!您身为叙州节度使,肩负守卫一方、安抚百姓的重任。

如今洛川刚刚经历动荡,百废待兴,正需要您坐镇指挥。

若您此时贸然回京,万一洛川出了什么乱子,那可如何是好?

还望大人三思啊!”

陈昭翻身下马,叹了声,道:

“两位大人的意思,我都明白。

只是我父生死未卜,兄弟命悬一线,我若是不回去,天下人如何看我?

这叙州的事情就交给两位大人了。

两位还望你们多多费心。”


  (https://www.bshulou8.cc/xs/4751640/11110547.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