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新婚夜被赐死?火爆医妃她有喜了! > 第四百七十章:问心无愧就好

第四百七十章:问心无愧就好


虞凌夜问:“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

“因为我知道了真相,知道了沈瑜确确实实是我亲生母亲。”谢莺眠叹了口气。

“在我一开始的主观感受里,谢家对我不好,谢家害死了我母亲,谢家像卖货物一样将我卖给凌王府冲喜,谢家替换了我的嫁妆,谢家人欺凌我等等……”

“不管怎么看,我都跟谢家有化不开的深仇大恨。”

“一开始,我是朝着将谢家毁灭这个目的去的,但后来……”

后来,她知道了一些匪夷所思的真相。

谢莺眠望着虞凌夜的眼睛:“阿夜,我问你一个问题。”

“你喜欢我么?”

虞凌夜耳尖泛红。

他将眼神移开,手指微微攥紧桌子上的图纸:“不是在说谢家?怎么突然扯到了我身上?”

谢莺眠:“如果有一天,有人占据了我的身体,我变成了另外一个人。”

“那个人的性格,爱好,脾气与我没有任何相似的地方。”

“她不让你碰她,不让你近身,你也能明显地感觉到她不是我。”

“她甚至还怀了别人的孩子,你会怎么办?”

虞凌夜:……

他会杀人!

会想尽一切办法除掉占据她身体的那个妖魔鬼怪,想尽一切办法让她回来。

谢莺眠道:“你心里应该有答案了。”

“从我原先的角度来看,谢家生而不养,谢家磋磨死我母亲,谢家对我做的这些,我就算将谢家覆灭也不为过。”

“但,若是从谢韬的角度来看,或许我和我母亲才是那个恶人。”

“我调查过,谢韬说的那些都是真的。”

“谢韬确实对我母亲,确切地说,是沈家小姐一见钟情,沈家小姐对谢韬也是有好感的。”

“以沈家的门第,沈家小姐进侯府做妾都是高攀。”

“谢韬力排众议将她娶进门,证明谢韬是动了真感情,然而,谢韬千辛万苦娶到的妻子早已换了一个芯子,这个芯子排斥谢韬,还怀上了别人的孩子。”

“我不知道该如何形容这种矛盾,也不知道该如何形容我的感觉。”

“谢韬失去了爱人,自暴自弃,转头去勾搭别人,他渣吗?他狎妓,他有无数通房,还会沾染谢府有姿色的丫鬟,他肯定是渣的。”

“可,他渣归他渣,他并没有背叛我母亲。”

“他不是我父亲,他对我没有抚养义务,谢家与我无关,不存在生而不养。”

“谢家对我母亲下手,从我的角度来说,谢家是凶手。”

“但从谢韬的角度来说,谢韬或许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弄死我母亲,让真正的沈家小姐回来。”

“说白了,谢家和我没什么关系,我的出身,我的悲剧,主要源头在于我的母亲,而不是谢家。”

“当然,谢家明知道我不是谢家的儿女,却为了聘礼将我嫁到凌王府冲喜的事另算。”

“单从源头上来说,我很难去评判谁对谁错,也很难评判谢家和我母亲之间的是非恩怨。”

谢莺眠叹气:“嫁妆事件结束后,我几乎与谢家断了联系。”

“谢家已将嫁妆几倍补上,这笔钱不算少,他们将我嫁到凌王府冲喜的事我也与他们一笔勾销了,以后就桥归桥,路归路,当个陌路人。”

“原本,我以为我与谢家不会再有任何交集。”

“直到,谢韬来找我救命。”

“我并不想将沈瑜占据沈小姐身体的账算在自己身上,但不管怎么说,我是最终受益者,所以,我决定出手救谢韬一命,顺便多赚点银子。”

虞凌夜握住谢莺眠的手。

他轻声道:“想去做什么就去做什么,不必瞻前顾后,只需要问心无愧。”

谢莺眠怔了一下。

听了虞凌夜这话,她的纠结瞬间就烟消云散了。

是啊。

过去的事无法改变,她也没有能力改变。

问心无愧,这就足够了。

谢莺眠看着虞凌夜放在桌子上的图纸。

图纸上画的是木薯工坊的模样。

“木薯工坊建造得如何了?”谢莺眠问。

虞凌夜说起这个就头疼。

“还在建设中,工程庞大,封地那边一穷二白,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

“封地的百姓们常年挨饿,有些人一辈子都没吃过一次饱饭,乍知道木薯能吃饱,他们饿怕了,只想着将木薯囤积起来,不想将木薯卖到木薯工厂。”

“除却这一点,封地环境恶劣,地广人稀,之前还有过大规模的征兵,封地的年轻人壮劳力并不多,人手非常不足。”

让百姓们将木薯卖给工厂这事简单,价格出高一点就好了。

最棘手的是人手不足的问题。

这些年,因封地赤贫,迁入的人口极少,迁出的人口多。

百姓们常年吃不饱饭,孩童出生率也低。

没有劳动力,许多项目都无法进行下去。

谢莺眠想了想:“阿夜,你可还记得我们被困在梅花村那次?”

“大雪封路,我们着急回上京。”

虞凌夜:“记得,重赏之下,村里男女老少都出来扫雪,原本一两天才能清理出来的道路,只用了一两个时辰就完成了。”

谢莺眠笑道:“没错。”

“很早很早之前的一位伟人曾说过,妇女也能顶半边天。”

“人们的固有观念中,是男主外,女主内,男子只要肯干,认干,踏实勤快,找到一份工并不难,女子则不同。”

“几乎所有的工种都将女子排斥在外,少数女子有刺绣绘画之类的本事,多数普通女子只能去做一些浆洗之类又苦又累的工作。”

“这是不公平的。”

“女子在家,上伺候公婆,下伺候儿女,还要伺候男人,除了伺候这些人之外,还要下地种田,还要做饭洗衣,空闲了还要织布做衣,她们从懂事开始几乎没有空闲的时候。”

“她们的力气并不小,相反,她们比大部分男子更勤劳,更忙碌,她们还拥有男子没有巧思和细腻,很多工种更适合女子来做。”

“我的意思是,封地招工时,打破只招男人不招女人这一传统,男女一视同仁,同工同酬,谁干得好,就提拔谁当头领。”

“让封地的青壮年女子也投入到建设中,再分配一些适合老人和小孩的岗位,提供足够的报酬,我想,能够暂时解决人手不足的问题。”


  (https://www.bshulou8.cc/xs/4718/11110662.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