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七百一十九章 讽刺又可悲
叶问尘一直不愿意接受,叶宏博所说的一切,或者说,他是打心眼里的不相信,现在的局势,是江凡如日中天,他如丧家之犬。
他迫切的想要找出,江凡其实没那么厉害的证明。
可回到江南省之后,他接触到的所有一切,都在向他表明,叶宏博说的没错,江凡现在,确实厉害得不得了。
这几乎已经成为一个常识题了。
你随便问一个人,问他们,现如今,在江南省,谁的的影响力最大,他们都会毫不犹豫的回答你一个名字——江凡。
甚至,你把这个问题升格成为,全国,那个医生最厉害。
全国,无官职人员中,那个人在政商两界的影响力。
这些问题的答案,都会是江凡。
江凡在全国范围内,都是一个响当当的人物,更别提是在江南省了。
但凡你跟江凡合过影,一起吃过一顿饭,那都是一件很有面子,极具荣光的事情。
因为现在谁都知道,江凡除了是医学界的权威,多家企业的大股东之外,还是江凡诊所的实际负责人。
如果在两年前,你提江凡诊所这四个字的话,知道的人并不多,普罗大众完全是不知道这一存在的。
只有那些去江凡诊所看过病,或者是听亲朋好友说起过的人,才知道有江凡诊所这一存在。
而这一群体,无一例外都是达官显贵的。
毕竟,江凡诊所的客户群就摆在那里,挂号都是上千万起,能掏出这笔钱的人,绝对都是人中龙凤了。
这部分人群,既是把江凡诊所当成是一个医疗资源,同时,也把江凡当做是一个身份的象征。
其原理,和买奢侈品差不多。
普通人看病,去的是医院,而他们去的是拥有顶尖医疗资源的江凡诊所,这差别一下子就出来了。
里里外外都透露着,我比你高级。
其实,如果没有一年前的那次意外的话,江凡诊所,还会以这样的状态继续下去的。
在有钱人群体中如雷贯耳,在普罗大众眼中完全隐身。
江凡诊所被曝光在大众眼前,源自于一年前,某海外政坛领导人的财产清查。
该领导人涉嫌严重贪腐,其国内发生政变之后,政变上台的新一任领导人,对其进行了反攻倒算,在调查他以往的消费记录中,以外发生了,他有大笔款项流向了江凡诊所。
事实上,该贪腐领导人所花的钱多了去了,购买奢侈品,买珠宝买黄金所花费的钱不计其数。
但在江凡诊所花费的这笔钱,可以让他和东方大国联系到一起。
一部分没什么见地的媒体机构,对此进行了大肆宣传,想通过这一笔花销表明,该贪腐领导人和东方大国存在着利益往来,以此为基础变相指出或证明,东方大国干涉了别国内政。
西方媒体,常年都在变着法的攻击东方大国,看到有这样一则新闻可以利用,便开动自己的舆论宣传机器,帮着宣传。
于是乎,这件事就愈演愈烈,江凡诊所这四个,开始频繁的出现在公众视野当中。
面对这一无来由的指责,一些知情人士都看笑了,站出来指出,江凡诊所只是一个医疗机构,没存在西方媒体说的那种,有什么政治上利益往来,人家只是去江凡诊所看过病而已。
为此,知情人士晒出了自己去江凡诊所的花费账单。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风向又开始变了。
当公众看到,江凡诊所的花费如此高昂之时,大家都在感慨,这些去看病的人是真有钱。
民众的心理,被部分群体精准的捕捉到了。
有钱人买奢侈品,买豪车,为的是什么?
为的是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理,为的做身份区分,让你知道,他很有钱,很牛逼。
而现在,民众都一致认为,去江凡诊所看病的人是真有钱,那有钱人们会干嘛呢?
他们会晒自己的账单。
去江凡诊所诊疗过的账单。
不仅晒出来,还会贴心的告诉你,江凡诊所有多牛逼,他们的诊所结构是怎么样的,尤其是江凡,是多么的见到。
然后,这个事儿就传开了。
国内的很多民众这才知道,原来在国内,竟然存在着一个如此牛逼的医疗机构,跟抽水泵一样,大肆赚取着外国人的钱。
你不得不承认的一件事情是,国内的很多人,都是存在着崇洋媚外的心理的,觉得国外的东西就是好,国外的人就是更高级,甚至这部分人,还长期占据着舆论的主场。
同理,这部分人的存在,也激发出了另一个群体,以自己的国家为荣,觉得祖国也不差。
江凡诊所,就被后者用来证明,国内的医疗实力,不比国外差。
否则,那么多有钱的外国人,凭什么大老远的跑来江凡诊所寻求治疗,他们吃饱了撑的?
总之,在各种各样的情绪的捆绑下,这件事情的风向变了又变,但不变的是,江凡诊所名声大噪了。
当初,江凡诊所之所以低调,是怕被民众误解,引发不必要的麻烦。
在倡导一切为人民服务的国内,江凡诊所这种定价高昂的医疗资源,明显是有些格格不入的。
江凡诊所声名大噪之后,为了减少民间舆论对江凡诊所的敌意和攻击,官方公布了江凡诊所的经营数据,税收情况等,从各个维度证明,江凡诊所的存在,是利大于弊的。
但民间对江凡诊所,其实并没有什么敌意,收费高昂这种事,本身就不稀罕,像是那些奢侈品店,定价同样高昂,但并不影响大家趋之若鹜啊。
江凡诊所也是一样的,你有钱,你大可以去江凡诊所看病,我没钱,那我就去社区医院看病就成。
不可能要大家都一样,毕竟,这个世界上本就不存在绝对的公平,只存在相对的公平。
在得知了现在的实力差距之后,叶问尘感受到了深深的无力感。
他怎么也没想到,有一天,他居然需要仰望江凡。
报复的心思,在一点点的淡化,更多的,是对江凡实力的畏惧。
在江南待了两天之后,他们一家就办好了移民手续。
强盛集团逐渐式微之后,顾秋韵也被边缘化了。
初期的时候,她还能靠着一些黑料,让强盛集团给她钱,给她职位。
强盛集团之所以愿意这样做,本质上是一种妥协和交换,用钱和职位这一资源,来换取顾秋韵的保密。
因为那会儿的时候,强盛集团还很强大,花点钱给个职位什么的,都是小意思。
而一旦顾秋韵手里的黑料曝光,会让强盛集团陷入到不利的局面。
权衡利弊,还是花点钱来的划算,所以他们妥协了。
但现在不一样,强盛集团在不断没落,麾下的产业一个接一个的倒下,大量员工被裁员,本就在快速衰落的他们,也就没必要再担心顾秋韵手里掌握着的那些黑料,局面再差,又能差到哪儿去呢。
有了这个想法之后,他们当然不愿意再花钱养着顾秋韵了,便以集团经营不善,对顾秋韵进行降职降薪。
顾秋韵尝试过抗争,但她手里唯一有价值的,也就是那些黑料,但强盛集团已经不在乎这些了。
尽管强盛集团在快速衰落,但强盛集团背后的李家,毕竟在国内国外经营多年,早就打下了深厚的根基,他们就是再差,享受一辈子的荣华富贵还是很简单的。
毕竟,李家是有功的。
基于此,顾秋韵手里的那些黑料,威慑力就大大下降了,李家再差,荣华富贵的待遇是少不了的。
顾秋韵抖出去,只会把她,把叶问尘都给折进去,他们可没有李家的深厚背景。
此前,李家只是想让强盛集团少遭受一些损失,才向顾秋韵妥协的,但现在,他们的损失已经很大了,就没什么好顾忌的了。
顾秋韵有些后悔。
她本以为,凭借着自己的能力,她能够干出一番大事业。
可到头来,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在顾氏集团的时候,她不甘于在顾清雪之下,废了老大的劲,将顾氏集团拿在手中后,顾氏集团却破产倒闭了。
叶问尘被抓去坐牢,就连被他们视为最大靠山的强盛集团,如今也是日薄西山。
搞来搞去,各种阴谋算计,到头来,竟然还不如在顾氏集团老实待着。
讽刺又可悲。
(https://www.bshulou8.cc/xs/4635892/11110413.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