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团宠之灾年不慌,香宝儿有空间大结局 > 第一百三十八章 高产水稻

第一百三十八章 高产水稻


  白家也在收拾明天给李德全的东西。

  他们家草根出身,既无金银珠宝,也无古董字画,能回送的只有自家产出的土仪。

  糍粑、年糕、米果子,蒸好的米粉肉,老宅院子里新结的大桃子来一筐,马蹄来一篓子。

  就连后院带泥的各色青菜也拨了一筐,塞了满满的一马车,  可谓是十分接地气了。

  青州离京城有两千多里地,路上不是什么时候都能住上驿馆或客栈的。

  糍粑之类的东西耐放,休息的时候随便点堆火烤上一烤就能吃,饱腹又方便。

  相处了半个月,大家或多或少都处出了些感情,尤其白家还是难得一见的厚道良善人家,想到明天就要离开这里,大家都有些不舍,尤其是李德全。

  老太监难得的喝多了,拉着白老头呜呜咽咽的哭。

  “老哥哥啊,我是真羡慕你啊,妻贤子孝,儿孙满堂,坐享天伦之乐。”他哭了一会又道:“我李德全别看着表面风光,实际苦命啊。

  我七岁,我七岁就被我爹给卖了,卖进了宫,打那以后,我就再也没了家,除了银子一无所有,以后等我死了,连个摔盆的人都没有。”

  老太监酒后吐真言,哭的是真伤心。

  白老头儿虽然同情他,可这辈子也没怎么安慰过人,磕磕巴巴的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个好招。

  脑壳一热,嘴就秃噜了:“不怕,我给你摔盆!不,不对,应该是让我儿子给你摔盆。”

  这家伙比自己还小两岁,自己给他摔盆别说合适不合适的问题,听上去就像是在咒他早死,不吉利不吉利,呸,呸,呸!

  李德全听进去了,眼前顿时一亮,迅速的盘算了一下自己今后的养老问题。

  或许出宫后真可以搬来这西递村同白家作邻居,倘若自己有个什么事儿,以白家人的仁厚性子,他们必不会袖手旁观。

  嗯,越想越觉得是个好主意。

  正好,白宝香小姑娘吭哧吭哧的抱着一大包什么东西过来了。

  小太监见此十分有眼色的接过团子抱着的东西,顺带把团子也拎进门来,省得她再爬一次门槛了。

  李德全见小团子来了,也不哭了,怕吓着她,忙拿帕子擦干净了鼻涕眼泪道:“哟,我的小乖宝啊,你这是又给我拿了什么东西过来,这么重。”

  小姑娘脆生开口说:“药药!”

  打开一看,里头都是他曾经用过的药,其中五瓶舒筋活血片,五十片伤湿止痛膏,这是怕他回去后,旧伤又会复发,连药都给她准备好了。

  明明丁点大的孩子,怎么就这么可人疼,于是,李德全又哭了。

  他抹着泪同白宝香说:“乖宝啊,李爷爷舍不得你啊!你说,这世上怎么会有你这么乖的孩子,要不,你跟我去京城吧?你想要什么我都给你买!”

  白宝香还没说话呢,白老头儿不乐意了:“什么,不去不去,你个糟老头子,我把你当兄弟,你却想拐走我孙女,不行,免谈,你明天还是快点走吧!”

  白宝香知道这两老头是玩笑呢,笑眯眯道:“不去,爷爷,留下。”我不去京城,要不您老留下来吧。

  老太监道:“留来下谁养我啊?”

  小家伙拍拍胸脯,豪气云干道:“我、养!”

  李德全瞬间觉得自己的人生圆满了。

  次日,白家人起了个大早。

  吃过早饭,李德全的车队正式起程返京,白家人一直将他们送出清河县北城门外。

  临上马车,李德全摸了摸白宝香的小脑袋,依依不舍道:“乖宝啊,爷爷就要走了,你可别忘了李爷爷啊。

  等到今年秋天,你爹爹上京时让他一并带上你,到时候咱们爷孙俩再聚聚。”

  “好,乖宝、记住了,看,爷爷!”

  “真乖……”

  李德全走后没几天,田产这边也安排好了,白靖安就把田契送回来了,是个小庄子,一共121亩,离着西递村也不远,就在下游五里的地方。

  原是个地主家的,他家的独养儿子在省城同人争花魁打死了人,被人扣了,不得已只好卖祖产去赎儿子。

  所以,生了孩子要好好教,教不好走了邪道,败家破产迟早的事。

  送走了李德全他们,家里算是没外人了,当天中午饭后,趁着白靖安夫妻俩也在家。

  白宝香这才把空间里处理好了的稻子和一小捆未脱粒的粳稻拿了出来。

  原本一家人看着自家“小神仙”又变出来的东西基本上也是见怪不怪了,就算惊讶也是才回家没什么“见识”的白靖康。

  要是普通的东西也就算了,但是众人看着桌子上这一小捆稻秆,看着最上面那丰满密集的稻种,还是惊掉了下巴。

  走近细看,竟是每株稻子上都结满了成熟的稻种,色泽金黄,稻粒饱满。

  拿起来整捆儿稻秆,稻茎弯曲,还能感受到沉甸甸的下垂感。

  这个时代是有稻子的,白家也种过稻子,但他们往年种过的稻穗上,稻粒极其稀疏,远没有现在桌子上的稻穗那样丰满和密集,这明显不是同一品种。

  白老大最近一直在配合着之前留下的司农官们讨论红薯播种的事宜,同时也跟他们经常讨论了其他的作物生长,其中就包括了稻子。

  眼下看着这么硕果累累的稻穗,白老大无疑是最激动的。

  现在6月份正式种稻子的时候,几位司农大人前几天还在发愁,说现在的稻子产量着实太低。

  这也导致了粮米的价格也是奇高,并且通常只有贵族阶级或者是大富大贵为官为仕之家才能吃的起。

  普通老百姓一年到头也吃不了多少大米,吃的都是一些杂米或者糙米。

  现在看着这一根稻杆上截了这么多稻种的稻子品种,想象不到如果这种品种的稻子推广开来,那将来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改变,会不会人人都能吃得上大米饭?

  思及此,白老大赶忙开口问道:“香宝儿,你快跟大伯说说,这稻子是什么品种呀?怎的能结出这么多稻种?”

  白宝香这才回答道:“粳、稻,高产,大庄子,种!”

  这个是粳稻,非常高产,咱家城里的大庄子正好可以种。


  (https://www.bshulou8.cc/xs/4585596/13105099.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