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5章


与此同时,常青那边也传来好消息,新兴产业的引进有了初步进展,一些创新企业表达了来甘西省投资的意向。这让韩景更加坚定了改革的决心,他知道,只要经济发展起来,官场的改革也会更加顺利。

那些还在观望的官员们,看到经济改革的成效,也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立场。一场官场与经济的双重变革,在甘西省轰轰烈烈地展开了。

看着韩景干的热火朝天,有些人心里当然是不高兴的,谁都知道这样下去,最大的收获者当然是韩景了,有了这么大的政绩,可以说是在自己的仕途中留下了浓浓的,光彩夺目的一笔,让人羡慕又妒忌,当然了也有人心怀鬼胎。

官场中许多人都有着狭隘的心胸,尤其是在仕途升迁方面,谁高兴别人官运亨通,风头盖过自己?‘红眼病’也是官场流行的一种疾病。

‘红眼病’当中的就数省委书记(代理)叶川最厉害,他刚从省委副书记岗位上转代理省委书记,暂时主持省委工作,以为自己就是甘西省老大了,什么事情都应该以他为首。

见风头正盛的韩景盖过了自己,有关人事变动方面的事情也没有和自己汇报请示,根本就没有把自己这个(代理)省委书记放在眼里,换成了任何人都会感觉到不满意的。

做到省部级位置了,就不能像股科级干部那样的做事情了,表达出来的方式肯定是不一样的,否则的话,让人觉得你心胸狭隘,那会影响自己的仕途升迁之路的。

想想也是,上面的领导要是知道下属是个心胸狭隘的人,还会考虑把他放在重要的岗位上吗?估计考虑都不会考虑的。

叶川的不满并没有表现出来,而是埋在心底,几十年的官场经历,这点诚俯又算得上什么?

既然在心底埋下了不满的种子,那肯定是要发芽的生长,叶川表面不动声色,暗中却开始谋划。他利用自己在官场多年积累的人脉,开始在一些关键场合对一些人事变动给韩景的改革使绊子,或者是制造这样的或那样的障碍。

不但如此,叶川对省政府经济改革方面也设置障碍,在一次关于新兴产业落地的会议上,叶川以环保等理由,对引进项目提出诸多质疑,使得原本顺利推进的经济改革出现了波折。

韩景很快察觉到了叶川的小动作,但他并不慌张。他知道叶川此举不过是出于私心和狭隘的权力欲。

韩景一方面加快收集证据的速度,准备让叶川的小动作无所遁形;另一方面,他联合常青等支持改革的力量,进一步推动经济改革的成果显现。

随着时间推移,甘西省的经济在新兴产业的带动下有了更明显的起色,从能源初级输出大省逐渐向能源输出多样化转变,得到了实惠,广大民众对改革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而叶川的那些小动作,在韩景的布局下逐渐暴露在众人面前,他的“红眼病”最终成为了他仕途上的绊脚石。

韩景本来是不想搞政治斗争,前面的两任省委书记都黯然离开了,可以说都是自己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韩景只想一心搞改革,让甘西省发展起来。对人事竞争没有太多的兴趣,但是,你不想斗,并不代表别人不想斗,为了做好自己的事情,不得不争斗的。叶川的所作所为让他明白,有时候政治斗争无法避免。

既然对方出招了,你接还是不接?

逃避现实是解决不了问题的,退让服软也不是韩景的风格,不要说叶川是代理省委书记,就是正式的又怎么样?

不要忘记了,韩景还有另一个身份,思想意识形态巡检组组长,这身份是叶川忌惮的,

在一次重要的全省发展研讨会上,韩景当着众多官员的面,将叶川暗中使绊子的证据一一展示出来。叶川脸色煞白,试图狡辩,却在铁证面前显得苍白无力。高层领导得知此事后,十分恼火,对事关战略性问题,一个省级领导竟然为一己私欲而阻碍改革,这样的领导怎么能做到领导好一个试点省的全面工作呢?

上层领导对叶川进行了严肃批评,并让有关部门进行调查。最终,叶川因阻碍改革、滥用职权等行为被解除了代理省委书记的职务,降为正厅级巡视员,几乎等于被边缘化。

叶川的倒台,让甘西省官场的改革阻力大幅减少。韩景趁此机会,加快推进人事和经济改革。他进一步完善干部磁卡制,严格考核官员,让能者上、庸者下成为常态。

经济上常青也是颇有建树,他虚心接受韩的建议,经常请教韩景经济改革的事情,常青早就听说韩景是个全面手,经济建设很有一套,在乡镇时就搞出来了工业园区,而且还是超级规模的,常青采取韩景对新兴产业发展预测性分析,把能源输出多样化的格局逐渐稳固,甘西省的经济开始腾飞。

在韩景的带领下,甘西省成为了西部大开发的成功典范。他的改革经验被推广到其他地区,他也因此得到了高层的刮目相看。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就知道了。

而那些曾经反对改革的官员,在看到改革带来的巨大变化后,也纷纷转变态度,积极投身到改革中。

甘西省在这场变革中,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韩景也在自己的政治生涯中,书写了一段辉煌的篇章,  创出了双赢的局面。


  (https://www.bshulou8.cc/xs/4561531/23774518.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