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开局融合李存孝,从攻略皇后开始全文阅读 > 第529章 抗燕联盟,左路、右路两大将军!

第529章 抗燕联盟,左路、右路两大将军!


诸葛亮看向审配,从容应答:“审公所虑,亦是常情。然,此联盟非同往日诸侯讨董。昔日讨董,名为汉室,实为私利。今日抗燕,乃为存续汉室正统,大义所在!张世豪立国,已将所有还心存汉室者逼至绝境,我等已无退路!合则尚有生机,分则必被各个击破!此乃生死存亡之秋,谁敢首鼠两端,必遭天下共弃!陛下可遣重臣,居中协调,统一调度,共进退,同赏罚,以绝此患。”

沮授此时开口,问出了最关键的问题:“即便联盟可成,然军械粮草,兵力调配,以谁为主?又听谁号令?”

诸葛亮知道这是核心利益问题,他早有准备,正色道:“陛下乃天下共主,自然以朝廷为正朔。然,陛下年幼,深知需倚重各方重臣。亮来时,陛下有言,若袁车骑愿奉朝廷,共讨国贼,当封车骑为左路大将军,假黄钺,都督豫、兖两州诸军事!东路战事,可由曹镇东曹操任右路大将军坐镇徐州,都督徐、淮南两地诸军事,左路大将军、右路大将军两路大军,犹如两拳,共对危机,陛下绝不遥制!至于粮草军械,各州自筹为主,朝廷亦会尽力协调补充。”

“左路大将军!假黄钺!都督两州军事!”袁绍听到这几个词,呼吸瞬间急促起来!这可是位极人臣的顶级荣誉和实权!虽然他知道这只不过是个名义,但这份尊荣和名义上的统帅地位,对他这个好面子的人来说,诱惑力太大了!

另外朝廷这一次调动的力量不可谓不大。

左路大将军、右路大将军两路大军,共同调集豫州、兖州、徐州、淮南四地的人力物力、兵力,绝对是一股庞大的力量,比他袁绍单打独斗强太多了啊。

许攸、郭图等人也面露喜色,显然对此条件颇为心动。

袁绍强压下心中激动,看向诸葛亮:“陛下……果真如此说?”

诸葛亮肃然道:“天子无戏言。”

袁绍沉吟片刻,又与沮授、许攸等人交换了一下眼神,见大多倾向于接受,终于下定决心,他站起身,对着诸葛亮,也对着曲阿方向,拱手道:“陛下不以绍愚鲁,委以如此重任,绍感激涕零!绍,袁本初,愿奉陛下正朔,受朝廷节制,统率豫、兖之兵,与伪燕誓不两立,共卫汉室!”

“好!”诸葛亮抚掌赞叹,“有袁车骑此言,汉室复兴有望!亮这便修书陛下,奏明车骑忠心!”

厅内气氛顿时热烈起来,仿佛随着诸葛亮的到来和袁绍的表态,那笼罩在昌邑上空的阴云都被驱散了不少。

然而,诸葛亮心中清楚,这联盟初建,根基未稳,袁绍内部也非铁板一块。

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

但无论如何,说服袁绍这一步,已然成功。抗燕联盟的骨架,总算搭了起来。

接下来,便是如何将这松散的联盟,锻造成一把能刺向龙城的利剑。

昌邑城内的热情并未持续太久。

当袁绍应下联盟之议,并开始与诸葛亮具体商讨细节时,现实的难题便一个个浮出水面。

“左路大将军虽好,然粮草转运,兵员调配,皆需各州通力协作。徐州新附,淮南曹操亦非完全听令,如何能保证右路曹孟德能与本将军同心同德?”袁绍捻着胡须,提出了最实际的担忧。

他虽贪图大将军的名号,却也深知曹操的狡黠与能力,与之并列,心中难免有些芥蒂。

诸葛亮早已料到有此一问,从容道:“车骑不必过虑。曹镇东新附朝廷,亟需立功以固位,无掣肘之理。陛下届时会遣重臣坐镇中枢,协调两路大军粮秣辎重,确保供应无虞。至于具体作战方略,自当由车骑与曹镇东根据前线情势,相机决断,朝廷绝不横加干涉,只求大局协同。”

他巧妙地将“协调”与“决断”分开,既给了袁绍面子,也保留了朝廷的影响力。

谋士沮授又道:“即便两路协同无碍,然我军新败,士气有待恢复,且需防备西面冉闵、吕布以及南面孙坚。若要主动出击,恐力有未逮,若一味固守,又恐失了先机。不知军师于战略层面,可有以教我等?”

诸葛亮羽扇轻摇,目光扫过厅内诸人,沉声道:“沮公问到了关键。亮以为,联盟初立,当以‘稳守反击,积小胜以蓄大势’为上。伪燕新立,内部整合,边疆安抚,皆需时日,其大规模南下,非一年半载不可为。此正乃我联盟稳固内部、操练兵马、积蓄力量之良机。”

他走到舆图前,手指划过黄河沿线:“车骑可依托兖州北部坚城,如东郡、济北国,构筑防线,深沟高垒,以精兵良将守之,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同时,遣精锐游骑,不断袭扰冀州南部,破坏其春耕秋收,疲其民,耗其粮,让张世豪无法安心经营北方。此乃‘疲燕’之策。”

“而陛下在江东,则会整训水陆兵马,储备粮草,并尝试西联荆州。”诸葛亮说到此处,微微一顿,“孙坚虽与朝廷有隙,然其与伪燕亦非友盟。若能说动其保持中立,或至少不趁火打劫,则我军后顾之忧可减。待时机成熟,我东路大军可由徐州北上,直逼青州;车骑左路大军则可自兖州西进,威胁冀州南部。两路齐发,使伪燕首尾不能相顾,则大事可期!”

这一番战略构想,清晰明了,既考虑了当前的弱势,又展望了未来的攻势,听得袁绍连连点头,便是许攸、审配等持重之辈,也觉此策老成谋国,可行性极高。

“军师高见!便依此策行事!”袁绍最终拍板,心中一块大石仿佛落地。有了朝廷这面大旗,有了明确的方略,他感觉面对北燕的压力,似乎也不再那么令人窒息了。

诸葛亮在昌邑又盘桓两日,与袁绍及其幕僚详细敲定了上表称臣、接受官职、互通消息、边界协防等一应事宜后,便婉拒了袁绍的再三挽留,启程返回曲阿。他需要尽快将豫州、徐州皆已归附的好消息禀报刘冲,并着手推动整个抗燕联盟的实质运转。


  (https://www.bshulou8.cc/xs/4459203/42065882.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