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开局融合李存孝,从攻略皇后开始全文免费阅读 > 第521章 龙城消息,震江淮

第521章 龙城消息,震江淮


曲阿的接风宴席刚刚散去,那来自北方的、如同惊雷般的消息,终于还是挟带着北地的风尘,跨越黄河,掠过淮水,重重地砸在了江东。

“幽州!龙城急报!伪燕国公张世豪,已于龙城筑坛祭天,正式受封!定国号为‘燕’,建元‘武德’!伪朝文武,皆得封赏,北地三州,尽换燕旗!”

驿丞几乎是连滚爬爬地将这份烫手的军情送入了行宫,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颤抖。

霎时间,整个曲阿行宫,乃至整个江东朝廷,都被这则消息震得鸦雀无声,旋即爆发出巨大的哗然与恐慌!

如果说之前张世豪还带着一层遮遮掩掩的幕布,那么此刻,筑坛祭天,建元立国,便是彻底撕下了最后的伪装,公然另立国家,与四百年汉室决裂!

“逆贼!国贼!”马矩气得浑身发抖,须发皆张,恨不得立刻提兵北上,与张世豪决一死战。

“燕国……武德……”刘冲喃喃念着这两个词,握着军报的手微微发紧。虽然他明白张世豪的野心,但当这一切真正成为现实,那股扑面而来的压迫感与颠覆感,依旧让他感到一阵心悸。

这不是简单的割据,这是一个崭新的、强大的王朝在北方的崛起!

诸葛亮羽扇轻摇的动作也微微一顿,深邃的眼眸中闪过一抹浓郁的凝重。

他预见到了张世豪会走出这一步,但没想到会如此之快,如此决绝。

这意味着,来自北方的威胁,已从潜在的藩镇,变成了明确的、不死不休的敌国!

这消息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的涟漪迅速扩散。

刚刚回到驿馆,正独自品着闷酒,思量着自己如何应对朝廷派兵之事的曹操,几乎是同时收到了来自北方探子和朝廷通报的两份消息。

“砰!”

酒樽被他狠狠顿在案几上,残余的酒液溅出。

“张世豪……他竟真敢!”曹操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眼中充满了震惊与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

有愤怒,有忌惮,甚至还有一丝连他自己都不愿承认的……佩服?佩服其魄力!

但随即,一股更深的寒意涌上心头。

张世豪立国,意味着北方的威胁等级骤然提升!

原本可能只是南方诸侯混战,未来却极有可能是倾国之战了啊!

那可是张世豪啊!

北方三州,以及草原,西域,皆是其势力范围啊!

而他曹操,如今却被困在淮南,兵权刚被朝廷分走大半……

不过,曹操之前心中那份被收兵权的屈辱和不甘,此刻在北方巨大的威胁面前,似乎变得不那么尖锐了。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若汉室这面大旗真的倒了,或者江东朝廷被北燕碾碎,他曹操在淮南又能独立支撑几时?

一种强烈的危机感取代了之前的愤懑。

他立刻意识到,自己的处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朝廷需要他曹操的力量镇守淮南,作为抵御北燕的前沿阵地。

而他曹操,也更需要朝廷这面汉室正统的大旗来凝聚人心,更需要江东作为后盾。

“来人!”曹操沉声喝道,“备车,我要立刻进宫,再次觐见陛下!”

他必须重新调整自己的姿态和策略。

而在行宫内,刘冲也从最初的震惊中缓过神来,他看向诸葛亮,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孔明,北燕已立,接下来……”

诸葛亮已经从震惊,恢复了平静,羽扇轻摇,分析道:“陛下,北燕立国,固然是对大汉的挑衅,但亦是机遇。其一,天下忠汉之士,必因此消息而更加心向陛下,朝廷大义名分更重。其二,南方诸侯,如孙坚、袁绍,乃至一些摇摆势力,感同身受之下,或更易与朝廷联合,至少短期内应该不会轻易背弃汉室旗号。其三,内部整合,迫在眉睫。曹操之事,需尽快落实,淮南必须牢牢掌握在朝廷手中,成为江北壁垒。”

他话音刚落,内侍便来禀报:“陛下,镇东将军曹操宫外求见。”

刘冲与诸葛亮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了然。

“宣。”

曹操再次步入大殿,此时的他已经完全收敛了之前可能存在的任何一丝不满情绪,脸上只剩下凝重与决然。

他撩袍跪倒,声音沉痛而激昂:“陛下!北地逆贼张世豪,竟敢僭越称公,妄立伪朝,此乃人神共愤,天地不容!操,恳请陛下,即刻下诏,号召天下忠义,共讨国贼!操愿为前驱,率淮南之兵,誓与伪燕血战到底,以卫汉室!”

曹操这番表态,比之前任何时候都要坚决,几乎是将自己与北燕放在了不共戴天的位置上。

刘冲心中一定,知道北方巨大的压力,已然让曹操做出了更明确的选择。

他起身,走到曹操面前,亲手将其扶起,动容道:“曹爱卿忠义之心,天日可表!北燕之事,朕与爱卿同仇敌忾!爱卿且宽心,朝廷必倾力支持淮南防务。陈翊、马良不日便将率军抵达,务必使淮南固若金汤,成为我大汉北伐之前哨!”

这一次,曹操听到“朝廷统筹供应”、“固若金汤”等词,心中已无太多抵触,反而生出一种紧迫感。他深深一躬:“臣,遵旨!必不负陛下重托!”

这一次的君臣奏对,气氛与之前截然不同。共同的、迫在眉睫的巨大威胁,暂时压倒了内部的猜忌与算计,一种名为“同舟共济”的共识在悄然形成。

然而,共识之下,暗流依旧。

曹操退出大殿后,并未立刻返回驿馆,而是以商讨防务细节为由,求见了诸葛亮。

在一间僻静的偏殿内,曹操屏退左右,对诸葛亮郑重一揖:“军师,北燕势大,非同小可。操窃以为,仅凭淮南一隅,恐难抵挡。不知军师于全局,可有良策以教操?”

诸葛亮看着眼前这位放下身段、虚心求教的曹操,心中明镜一般。他知道,曹操这是在试探朝廷的总体战略,也是在为自己和淮南寻找在未来格局中的最佳位置。

“曹将军不必多礼。”诸葛亮虚扶一下,缓声道,“北燕新立,虽气势正盛,然其内部整合亦需时日,且要防范草原、西域,未必能立刻倾力南下。而且,豫州、兖州仍然有袁绍抵挡,才是淮南,当前朝廷心腹之患,仍在西面。”

诸葛亮走到悬挂的舆图前,手指点向荆州:“孙坚据有荆襄,兵精粮足,猛将如云,其狼子野心,昭然若揭。若不加以遏制,待其稳固荆州,顺江而下,则江东危矣。故,亮以为,当今之策,在于‘稳北、防西、图中’。”

“稳北,即依托江淮,构筑防线,以曹公为主,陈翊、马良为辅。”

“防西,即联合一切可联合之力,如交州士燮,乃至……豫州袁绍,共同牵制孙坚,迫使在张世豪南下之前,解决孙坚这个隐患。”

“图中,则是积蓄力量,整训兵马,待时机成熟,或西进荆州,或北图中原。”

曹操听得目光闪烁,诸葛亮这番战略,与他心中所想不谋而合,甚至更为清晰。

将主要防御方向放在淮南,意味着他曹操的地位和作用将至关重要!

这无疑是对他极大的安抚和重视。

“军师高见,操茅塞顿开!”曹操再次拱手,语气真诚了许多,“如此,操在淮南,便知该如何行事了。必为陛下,为军师,守好这北面门户!”

送走曹操后,诸葛亮独自站在舆图前,久久不语。

稳北、防西、图中……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如登天。

袁绍是否愿意联合?孙坚会给他们多少时间?北燕又会何时南下?这一切,都充满了变数。

“但愿这曹操,真能如他所言,守住门户吧。”诸葛亮轻轻一叹。他知道,与曹操的合作,如同饮鸩止渴,但在这危亡之际,却又是不得不为的选择。


  (https://www.bshulou8.cc/xs/4459195/42187423.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