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 刘备泣血谏刘极!张世豪乃大逆不道啊!
龙城,燕国公府邸——如今或许该称之为燕王府邸更为恰当,尽管正式的晋王仪式尚未举行,但府内上下已然弥漫着一股新朝肇始的庄重与喜庆。
张世豪坐于主位,身姿挺拔,虽未着冕服,但久居上位的气度与即将登临更高位阶的威仪,已让整个大厅显得肃穆非凡。
下方,郭嘉、戏志才、贾诩、黄忠、赵云、黄叙等文武心腹分列左右,人人脸上都带着振奋之色。
“主公,龙城内外,乃至幽、并、冀三州,百姓闻听立国之讯,欢腾雀跃,各地贺表、祥瑞如雪片般飞来,此乃天命所归,民心所向啊!”郭嘉手持一份汇总文书,面带红光地禀报道。
戏志才补充道:“各州郡兵马的整编、换防已基本完成,皆已打上‘燕’字旗号。粮草军械储备充足,足以支撑大军长期征战。边境地区,袁绍颇为紧张,加大了防御力度,徐州陶谦也是惶惶终日。”
张世豪微微颔首,目光沉静。
他等这一天已经太久,如今水到渠成,心中反而一片宁定。
“袁绍色厉内荏,曹操新附江东,自身难保,短期内不足为虑,徐州陶谦同样武力甚弱。眼下重中之重,是办好立国大典,稳定内部,昭告天下。”
他看向贾诩:“文和,典仪准备如何?”
贾诩躬身,声音阴柔却清晰:“回禀主公,祭坛已按规制于龙城北郊筑就,一应礼器、仪仗皆已齐备。吉日选定于十日之后。届时,主公将祭告天地,正式受封燕国公,建元武德,大赦天下。各地使者观礼事宜也已安排妥当。”
“善。”张世豪满意地点点头,随即目光扫过众将,“立国之后,方略不变。黄叙、公孙瓒,着你二人继续巡弋边境,一南一北,若有来犯之敌,坚决击之,扬我北燕国威!”
“末将领命!”黄叙与公孙瓒轰然应诺,声震屋瓦。
“海军方面,甘宁,继续加紧训练,宝船建造不得延误。于禁在岛国进展需定期汇报。”
“诺!”甘宁大声应道。
张世豪最后看向郭嘉、戏志才、贾诩三人,语气深沉:“内政外交,三位多费心。立国之初,百事待兴,务必求稳。”
“臣等必竭尽全力!”三位谋士齐齐躬身。
就在龙城紧锣密鼓筹备立国大典,一片欣欣向荣之际,南方的暗流却在加速涌动。
驿馆内。
刘备、关羽、张飞三人相对无言,案几上摆放着简单的行囊。窗外传来的关于龙城立国的喧嚣议论,每一句都像针一样扎在刘备的心上。
“大哥,我们……真的要走吗?”张飞闷声问道,环眼里满是不甘,“这张世豪如此大逆不道,我们就这么走了?”
关羽丹凤眼微眯,美髯无风自动:“三弟,此地已非汉土,乃是伪燕之域!大哥身为汉室宗亲,岂能再留于此,与国贼为伍?纵然前路艰险,也胜过在此苟且偷生!”
刘备缓缓抬起头,眼中之前的痛苦与挣扎已被一种决绝所取代。他深吸一口气,沉声道:“云长、翼德,你们说得对。备既为汉室苗裔,便当与汉室共存亡。张世豪僭越立国,我若再留,无异于认贼作父,将来有何面目见高祖、光武于九泉之下!”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外面龙城的繁华景象,语气带着深深的悲凉与坚定:“此处繁华,终究是镜花水月,乃窃国之贼以我汉家膏血所筑!天下之大,岂无我兄弟容身之处?纵是刀山火海,我等亦要闯上一闯!”
他转过身,目光灼灼地看着两位结义兄弟:“我等先行拜见天子(刘极),看天子如何说,若是最终不成,我们即刻离开龙城,南下!江东刘冲,虽年幼,毕竟是汉室正统,又有诸葛亮辅佐,也或可一试!”
“愿随大哥!”关羽、张飞毫不犹豫,同时抱拳,声音斩钉截铁。
………
龙城,皇宫,未央宫偏殿。
虽名未央,此殿却非长安旧宫,乃是依照故制新建,少了数百年沉淀的沧桑,却多了几分北地的雄浑与崭新气象。
殿内熏香袅袅,气息清雅。
年仅十四五岁的天子刘极(张极),一身常服,正端坐于窗前的软榻上,手中捧着一卷《论语》,看得入神。
阳光透过雕花木窗,在他年轻却已显沉稳的面容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刘极的眉宇间,与张世豪的相似之处愈发明显,只是少了那份杀伐决断的凛冽,多了几分书卷气的沉静。
忽然,殿外传来细微的通禀声,打断了殿内的宁静。
“陛下,骁骑校尉刘备于宫外求见,言有要事启奏。”内侍小心翼翼的声音响起。
刘极的目光并未离开书卷,只是指尖微微一顿,随即淡然道:“宣。”
片刻后,刘备步履略显沉重地走入殿中。他今日未着官服,只一身素净的布衣,更显得面容憔悴,眉宇间凝聚着一股化不开的忧愤与悲凉。
“臣,刘备,叩见陛下。”他行至殿中,推金山倒玉柱般跪拜下去,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
刘极这才缓缓放下手中书卷,抬眸看向跪伏于地的刘备,脸上露出一抹符合其年龄、却又似乎超脱其年龄的温和笑容:“骁骑校尉不必多礼,平身。看座。”
“谢陛下。”刘备并未依言就坐,反而依旧跪在地上,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看向龙椅上的少年天子,眼眶竟微微泛红,“陛下!臣……臣今日冒死前来,实因心中有万千言语,不吐不快!”
刘极似乎对他的激动并不意外,只是静静地看着他,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陛下!”刘备的声音陡然提高,带着泣音,“那镇北侯……不,那燕国公,他……他竟敢在龙城筑坛祭天,僭越称公,立国改元!此乃大逆不道,违背高祖‘非刘氏不王’之白马盟誓,视四百年汉室正统如无物啊!陛下!”
他越说越激动,以头抢地,咚咚作响:“臣知陛下身处龙城,或有不得已之苦衷。然祖宗之法不可废,汉室纲常不可堕!陛下若受逼迫,臣刘备,虽不才,愿效仿豫让,漆身吞炭,亦要竭尽全力,联合天下忠义之士,阻止此等悖逆之事!只求陛下给臣一道密旨,臣便是粉身碎骨,也要为陛下,为大汉,争一口气节!”
声声泣血,字字铿锵。若是不明就里之人见此情景,定会被刘备这番“忠肝义胆”所感动。
然而,龙椅上的刘极,面色却依旧平静。
(https://www.bshulou8.cc/xs/4459191/42161583.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