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最好的重生 > 第1020章 打猎像是烧烤,归来才是家常便饭

第1020章 打猎像是烧烤,归来才是家常便饭


李龙从接过石头的时候就以为那是块普通的石头,所以一直没在意。现在这块石头反射了光,看着颜色明显不一样,李龙便知道自己搞错了。

    他抱着石头左看右看,发现这石头外面石皮有些地方脱落了,脱落的位置,隐隐透着漂亮的绿色。

    是带着厚壳子的玉石吗?

    李龙仔细看着,好像又不像。这里面的绿色和碧玉的绿不一样,而且是那种星星点点的晶体,大的有指甲盖,小的如绿豆,并不完全结成一体。

    放下这块十几公斤重的石头,李龙摸着它褐色的表面,突然想到了一种可能——这会不会是一种特殊的石头——陨石?

    上一世喜欢刷视频,见过介绍陨石的,但李龙并不是很感兴趣——尽管同在一州的东三县是陨石的富集区,甚至于阜康那边十几年后还出现过一颗成吨重的天价陨石被偷偷卖到了国外,但对李龙来说,这玩意儿玛县没有,那就不需要管。

    现在手里这块,会不会就是比较特殊的陨石呢?

    中午吃饭的时候,他问了问学问比较好的顾博远,顾博远放下碗筷饶有兴趣的去看那块石头,最终也没说出个所以然来。

    毕竟虽然是大学生,但世界上的知识浩如烟海,他不可能什么都知道。只是在搬起来,在李龙的指点下看到那裸露处的绿色后,顾博远让李龙把这块石头好好保存着,说不定等以后找到专业的人就能认出来了。

    “反正这石头不普通。”

    这是顾博远离开的时候留下来的话。

    李龙便把石头立在了墙跟,专门用几块普通的碧玉把它给挡住,就当是好好保存了。

    从山里回来,李龙感受到了一股子前所未有的宁静——除了小黑对他使劲的叫,还不让它近身。

    李龙思前想后,才想起来那虎耳还在自己兜里装着呢,便把它拿出来放回到屋子里存了起来,以后也是个证据,好歹自己直面过虎王,也是一个希罕的经历了。

    在山里的那段岁月,对李龙来说是刺激且好玩的,而且可以放松身心。回家后,他的感觉是日常,柴米油盐酱醋茶,虽然重复,但却是实实在在的生活。

    外面的鞭炮声从零星变成了起伏,小年到了。

    昨天收购站在年前工作最后一天,李龙下午过去,给孙家强发了五百块钱的年终奖,给梁双成发了两百块的年终奖。梁双成这几个月工资加奖金合起来,收入有六七百块了。他当下就去买了辆自行车,下班后迫不及待的就骑着自行车冒着风雪回家了。

    是的,小年前一天,又下雪了,而且下得挺大。原本准备今天回去的顾博远不得不把行程提到明天,毕竟他和梁双成不一样。梁双成回去后屋子里有人,家里是热乎的,他回去还得扫雪,当然大概率雪被人扫了,但屋子里肯定是凉的。

    孙家强也挺开心,说过年的时候要带老婆孩子给李龙拜年,李龙说免了,他还要在村里呆几天呢。

    收购站里的物资并不是很多,李龙早就计划这时候放假,所以提前给黄磊和赵辉打电话,让他们把库房里存着的皮子、牛羊肉给拉走,最后放假的时候,库房里还只剩下十几只羊的克郎子,和一头牛。

    李龙是打算过完年,把这些肉做成风干肉,到时送人或者出售啥的,那都不错。

    这一年,也算圆满了。

    “杨大姐,你和韩芳今天放假,如果想去前面院子,就过去忙你们的吧。”吃过早饭,李龙给杨大姐说,说话的时候,顾晓霞也掏出一个自己用红纸糊的红包塞到杨大姐手里,还给韩芳一个小红包。

    杨大姐和韩芳都红着脸推辞着,顾晓霞是硬塞。

    给杨大姐是两百块钱,给韩芳是压岁钱,十块——已经很多了。

    但这一年,特别是假期的时候,韩芳一边复习功课一边带着明明昊昊,顾晓霞原本是想给她买套衣服的,但她没空,李龙也不方便,便干脆给压岁钱吧。

    “那明明昊昊咋办?”杨大姐照顾家里和两个孩子时间长了,还是有点不放心。

    “交给我吧,这么大了,我能带的。”李龙笑着说,“也得让他们两个学着自己管自己了,都要上托儿所了。”

    是的,现在公历八七年一月,九月份的时候,李龙就要把两个孩子送到托儿所去了。

    杨大姐点点头,没再说什么。

    顾晓霞去上班后,杨大姐收拾完厨房,便带着韩芳骑着自行车去了前面院子。

    这几年她们娘俩个都是在过年的时候去那个小院。虽然一年去不了几天,但在她们两个眼里,那里才是真正的家。

    李龙带着明明昊昊去了后面的温棚。

    这温棚从初冬开始种植,种的时候明明昊昊就跟着一起干,虽然更多的是在玩泥巴,但也算是见证了这里面那些蔬菜的生长过程。

    炉火还没灭,这里面挺湿润,进来后李龙连打几个喷嚏,明明昊昊也跟着学,明明是真打,昊昊是假学,完后两个孩子开心的笑。

    孩子的世界就是这么简单,一个很简单的事情,都能让他们开心好久。

    韭菜是预留的,现在已经能割了,李龙打算让它们再长几天,年前割一茬,带回到村里包饺子。

    辣子也长成了,有几个已经变红,不过结的不是很多,毕竟辣子花小,而且非常的脆弱,人工授粉的时候很容易就把花给碰掉。

    花一碰掉,下面要结辣子的部位就没了,辣子自然结的就少。

    当然,有一些就可以了,这玩意在这个时候,可是稀罕货。

    西红柿红的也不多,结的是挺多,但生长期要长一些,它的花好对粉,相对结实一些。

    对粉那段时间,大院子里老少一起上阵,就连明明昊昊也让韩芳带着拿着自制的棉签给帮忙——当然,也帮了不少的倒忙。

    茄子做菜不像辣子西红柿那样普遍,所以有一些就行了。李龙看能摘的有七八个,够用了。这时候这边的种子只有长茄子,李家也只喜欢吃长的,不喜欢吃圆的。

    剩下的就是小白菜,这玩意儿是大棚里长的最茂盛的。

    不过两个孩子最喜欢的还是西红柿,虽然早上吃过饭了,但看到红了的西红柿,还是想要去摘。

    李龙摘了一个大的,掰开后一个人一半。最早的本地土西红柿,长大的有比较扁还有个窝,还有些皱,看着不好看,但吃着是真好吃。

    两个孩子吃西红柿,就安静许多,李龙开始干活。

    把炉子架起来,然后叮嘱明明昊昊不要乱动里面的东西,他到外面把棚上面的帘子给掀开,让光线透进来。

    温棚里的温度起来后,李龙带着明明昊昊出去关上门放下门口的棉帘子。

    外面虽然冷,但那股子潮腻的感觉没了,就挺舒服。

    过几天要回村过年,他得把一些东西拉回去。家里牛羊肉不缺,狼肉这玩意儿不好吃,最多送人尝个新鲜。

    思来想去,最终要带回去的,最好的还是那些蔬菜。

    然后他还要给老爹老娘和小辈的孩子们买礼物。

    至于哥嫂,现在就不需要买东西了,成家之后,有些先前做的事情现在做就不合适了。

    左右无事,距离做饭的时间还早,李龙就将吉普车发动着,然后带着两个孩子去了百货大楼。

    明明昊昊也经常会出大院子,但基本上距离不远,偶尔去收购站,又或者会去到孙家强家里。假期的时候也会去爷爷奶奶那里。

    但跟着爸爸单独出去买东西,明明昊昊还是头一回,哥俩非常的兴奋,一个人趴在一边的车窗往外看。

    偶尔会有人放个鞭炮在附近炸响,两个孩子吓一跳之后立刻聚在一起对着外面放鞭炮的地方指指点点。

    李龙不得不一再提醒他们两个,要小心,别一直靠着车窗。

    车子开到百货大楼,在停车处停了下来,那个看车子的老大爷竟然没过来收钱。

    主要也是他看的都是自行车,吉普车这玩意儿在这里太稀罕,可能不太确定是不是领导。

    李龙下车,开后把两个孩子带下来,锁好车门,一手牵着一个进了百货大楼。

    已经到了小年,这里面人挺多,最多的还是食品和日常生活用品,甚至于买衣服的那地方人都比较少。

    想想也正常,这时候许多人家里已经有了缝纫机,大部分普通人家家里人的衣服都是自己做的,扯布做衣服可比买衣服便宜多了。

    而且就算自己家没缝纫机,邻居之间是可以互相借的,这年头哪怕城里人住的也都是平房或者小院,邻居之间的关系大多都是不错的,有借有还是人情往来。

    李龙带着两个孩子先去了儿童区,那里有玩具、文具,他挑着给几个孩子买了铅笔盒、铅笔、钢笔、橡皮、笔记本等;这时候软包皮的本子和硬皮本都挺流行,中间夹了一层海棉的软包塑料皮吸铁石铅笔盒也很流行;印了动画人物的双肩背书包——这个东西在这个时候,绝对是非常时髦的。

    毕竟绝大多数的学生用的还是黄挎包,甚至还有人用的是自己家里缝制的布书包。有些学生的书包能从大哥一直传到小妹手里,洗的发白,依然在用。

    以前李龙给孩子们买过,现在打算一个人再买一个。

    双肩背书包很受孩子们欢迎,但因为比较贵,所以没几个人买。李龙一下子买了五个,加上其他的文具,就成了这个柜台最受欢迎的客人。

    这时候柜台售货员卖多了东西也是有奖励的,改革在慢慢进行中。所以售货员对李龙很客气,还专门给他找了一个大塑料袋子把这些东西装在一起。

    提着大袋子,李龙让两个孩子跟着自己,他带着孩子去了卖食品的地方。

    两个孩子手里,一人一个小拨浪鼓,不时拧一下,听着鼓的声音,挺开心。

    食品柜台这里人比较多,李龙提着袋子带着孩子就在后面排队等着。

    他看着柜台里面的售货员熟练的取着东西称着然后包装好后给客人——然后有点面熟。

    售货员盘着头发,抬头和客人说话的时候,李龙想起来了。这个服务员好像姓刘?他没问过,应该以前买东西的时候听其他售货员喊她“小刘”才记下的。

    女人也看到了李龙,还有李龙身边的两个孩子,她愣了一下,表情略微有点慌乱,随即比较复杂。

    顾客在喊着让她称东西,这个小刘手有点抖,差点儿出错。

    李龙有些奇怪,有什么事情吗?

    等轮到李龙的时候,他笑了笑说道:

    “你好,帮我称五公斤酥糖、五公斤水果糖,还要五公斤花生、五公斤江面条,还要……”

    李龙看了看,食品柜台东西不算多,他又称了一些鸡蛋糕,还有芝麻饼——这玩意儿,家里人不怎么吃,因为鸡蛋糕更好吃。

    但村里其他孩子是特别喜欢吃的,一些老人舍不得买鸡蛋糕,也会买这个,总归比以前的窝头和发糕好吃吧。

    小刘没想到李龙买这么多东西,她有些误会了,小声说道:

    “你不用买这么多东西……我的业绩已经可以了……”

    好吧,李龙明白了,这是真误会了。

    但这也不好解释,他能说不是为了对方吗?

    有其他售货员已经关注到这里了,李龙只好说道:

    “没事,买吧,反正现在冬天,能放。”

    他觉得还是赶紧离开这里比较好。

    小刘麻利的把这些食物装好称过,然后算账。李龙付了钱,一手一个大袋子,和小刘说一声,便转身带着孩子离开。

    “你的孩子啊?真可爱。”小刘在柜台里面说了一声,语气还是挺复杂的。

    李龙点点头,没说什么。

    不是有太多交集的人,对方误会了,那还是少来比较好。

    把东西装到吉普车里面,李龙原本还想给几个孩子都买套衣服的,但再想想刚才小刘的误会,算了吧,回家做饭。

    明明昊昊虽然只是去了趟百货大楼,但真的很开心,能看到这么多人,还有好玩的。李龙开着吉普车回到院子里,把两个孩子放下来,让他们在院子里玩,还给他们一个人给了块鸡蛋糕先填填肚子,然后就准备做饭。

    中午顾博远不过来吃饭,李龙和面的时候就打算少做一些。面和好,他洗辣皮子,想想,转头去了温棚准备摘几个青辣子,西红柿就算了,太少了,先攒着拿回村里,后面家里有的吃。

    摘完回来的时候,看到明明和昊昊把吃了一半的鸡蛋糕正在喂小黑和小羊子,渣子掉了一地,小黑不停的舔着。

    李龙还想发火,想想算了,没教过,等玩完后再教育吧。

    滚辣皮子羊肉,炒个洋芋丝,做家常拉条子。

    杨大姐和韩芳两个去前院主要是清雪,架炉子烘房子,然后把厨房收拾出来。等李龙他们回队里的时候,母女两个人是要在这里过几天的。

    这边房子里是有米面的。原来这院子是李龙的,主卧这边留给李龙,她们就没动。后来李龙说这个院子直接给杨大姐了,那她们就把住的搬到主卧,包括韩芳父亲的遗像也搬了过来。

    邻居久不见她们,偶尔看她们过来一趟,还挺稀奇,但杨大姐她们短时间没打算和邻居搞好什么关系。

    已经在县里生活这么久,她们很清楚城市里的邻里关系,和农村是不一样的。相对比较淡,但也不容易发生大的矛盾。

    毕竟在农村,并不是所有的邻居都是和睦的,世仇也是有的。

    把这边收拾好,做好准备,两个人锁了门后又回往大院子。杨大姐还是有点不放心——倒不是不放心李龙一个人带孩子做饭,主要觉得让一个大男人做这些事情,她有些无所适从——毕竟在她看来,这明明是她的活。

    这年代,人们的传统思想还很重,虽然讲男女平等,女拖拉机手也不少,但无论男人女人,特别是农村出身的,脑海里大男子主义还是很重的。

    所以当她们进院子的时候,看到明明昊昊和小黑、羊羔子在玩,身上蹭的都是雪,就有些埋怨——自己应该更早回来的。

    李龙倒没觉得有啥,男娃子嘛,小时候摸爬滚打都很正常。有些人经常对别人夸自己把孩子带的多干净,孩子啊,特别是农村的,那是要亲近大自然的,你那种带的干净,一点不让沾土、不让玩外面的花草虫子啥的,后面有的补吧。

    放下车子,韩芳给明明昊昊整理衣服,明明昊昊去取了鸡蛋糕给她吃,韩芳急忙拒绝——拒绝不了的。

    两个孩子挺固执的。

    杨大姐则给李龙打下手——主要是面和好了,菜也准备好了,现在就开始炒,李龙炒这个比较拿手。

    “咋没多呆一会儿?”李龙一边炒一边笑着问,“是不是还不放心,觉得我带不好他们啊。”

    “不是不是。”杨大姐被说中了心思,急忙否认,脸有些红,“就是……那边的活不多。”

    李龙也没多说,孩子最难的时候是杨大姐帮着带的,该给人的报答不会少。

    现在孩子大了,终究是该让人家有自己的生活的。(本章完)


  (https://www.bshulou8.cc/xs/4437624/11110102.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