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我的绝色小姨在线 > 第八百一十一章 秘密准备的惊喜!

第八百一十一章 秘密准备的惊喜!


徐佳莹深吸一口气,按照姨婆说的方法反复尝试,第五次终于成功穿针,可缝出的第一针就歪歪扭扭,针脚有的紧密如米粒,有的松散如黄豆,直线缝成了曲线。

“手腕要稳,力道要匀,就像你绣‘齐针’时那样,每一针都要带着准头。”姨婆伸手轻轻握住她的手腕,调整针的角度。

“针从布面穿出时要垂直,扎入时要保持倾斜45度,这样针脚才能平整。”

在姨婆的手把手指导下,徐佳莹渐渐找到感觉,缝出的针脚越来越均匀,虽然还比不上姨婆的精致,却也有了几分模样。

那天上午,她坐在石桌旁练了整整三个小时,手指被针扎破了两次,贴上创可贴继续练,直到能熟练缝出一条平整的直线,才满意地停下。

接下来的日子里,徐佳莹的女红学习步入了正轨。

每天清晨,她都会准时坐在院子里练习,从“平针缝”到“回针缝”,她用了三天时间才掌握回针缝“来回锁边”的技巧。

这种针法缝补的破洞格外牢固,她特意找了一件苏木的旧衬衫,用回针缝补好肘部的磨损处,苏木穿上后忍不住赞叹。

“比外面缝补店补的还好看,根本看不出破过。”

学会基础缝补后,姨婆开始教她盘扣制作。

盘扣是江南传统服饰的精髓,从简单的“一字扣”到复杂的“菊花扣”“琵琶扣”,每一种都考验着手上的巧劲。

制作“一字扣”时,徐佳莹需要将斜纹布条对折、熨烫、缠绕,再用针线固定。

起初,布条总在她手中跑偏,熨烫时还不小心烫到了手指,可她没放弃,每天练习两小时,一周后终于能做出圆润饱满的“一字扣”。

当她把第一串亲手做的“一字扣”摆在姨婆面前时,姨婆笑着摸了摸她的头:“有你外婆年轻时的韧劲,她当年学盘扣,练了半个月才赶上你现在的水平。”

这天午后,徐佳莹正在石桌上练习“菊花扣”的缠绕技法,丝线在她指间渐渐形成花瓣的形状。

苏木忽然说要去社区办事,背着包匆匆出门。

其实,他并没有去社区,而是骑着电动车往王师傅的裁缝铺赶。

自从茶会上看到徐佳莹穿着淡青色旗袍时温婉动人的模样,他就萌生了给她定制一套新中式服装的想法,既要融合苏绣、缂丝的传统工艺,又要适配日常学习女红、制作香丸的生活场景,不能太繁琐。

“王师傅,又来麻烦您了。”苏木推开裁缝铺的蓝布门帘。

王师傅正戴着老花镜整理布料,看到他来,连忙放下手中的软尺迎上来。

“是苏先生啊,这次是给苏小姐做新衣服?”苏木笑着点头,从背包里拿出几张手绘设计图,这是他熬夜画的,改了三版才满意。

上衣是改良版对襟短衫,领口和袖口要用苏绣绣上兰草纹,面料想用沈师傅织的缂丝,既轻盈又有质感。

下装是宽松的阔腿长裤,方便徐佳莹平时盘腿坐在石桌上刺绣,裤脚处绣着细小的雏菊图案,还特意计划用赵姨教的“双花合香”香粉混合染料,让布料自带淡淡的清香。

“王师傅您看,上衣的领口我想让绣娘用‘虚实乱针绣’绣兰草,这样立体感强,还能呼应佳莹学的苏绣技艺,袖口用缂丝拼接,选浅青色的缂丝,和兰草纹的颜色呼应。”

苏木指着设计图上的细节,“裤子要选透气的棉麻面料,颜色用浅灰色,耐脏又百搭,裤脚的雏菊绣得小一点,直径不超过一厘米,绣在裤脚内侧,走路时若隐若现,不张扬。”

王师傅接过设计图,戴着老花镜仔细翻看,时不时用手指点着图纸比划。

“这个设计很用心啊,既有传统韵味,又考虑到了日常穿着。沈师傅那边我熟,他最近正好在织一批米白色缂丝,我下午就给你联系,让他留一块适合做上衣的面料。”

“苏绣的话,我认识一位姓刘的老绣娘,她最擅长‘虚实乱针绣’,当年给博物馆修复过民国时期的绣品,手艺绝对没问题。”

两人又围着设计图商量了半个多小时,确定了面料的具体参数。

上衣缂丝面料的幅宽要1.5米,厚度适中,既要挺括又不能僵硬;裤子的棉麻面料要选经纬密度高的,保证耐磨。

还特意在衣襟内侧留了一块5厘米见方的空白区域,打算让徐佳莹自己绣上两人名字的拼音缩写“XM”和“XY”,让衣服更有专属意义。

“按照这个设计,加上沈师傅织缂丝、刘绣娘绣花纹的时间,大概要二十天才能做好,”

王师傅估算着时间,“我尽量催催他们,争取月底前给你赶出来,给苏小姐一个惊喜。”

苏木回到家时,徐佳莹还在专注地制作“菊花扣”,阳光透过海棠树叶洒在她身上,发丝泛着浅金色的光,丝线在她指间灵活穿梭,一朵栩栩如生的“菊花”渐渐成型。

他悄悄把设计图藏进卧室的抽屉里,还特意用一本书压好,生怕被徐佳莹发现。

晚饭时,徐佳莹兴奋地举起手中刚做好的“菊花扣”:“苏木你看,我终于学会做菊花扣了!等练熟练了,就给你的衬衫缝上,替换掉原来的普通纽扣,肯定好看。”

苏木笑着点头,夹了一块她爱吃的松鼠鳜鱼放进碗里,心里愈发期待新衣服完成的那天。

随着女红技艺日渐熟练,徐佳莹开始尝试将手艺融入生活。

她用碎布做了十几个小香囊,有的绣着兰草,有的绣着雏菊,里面装着自己按照赵姨香方制作的“双花合香”丸,送给李奶奶、赵姨、沈师傅他们。

李奶奶收到香囊时,高兴得合不拢嘴,挂在衣襟上天天带着:“佳莹这手艺越来越好了,这香囊又好看又好闻,比街上买的还精致。”

她还主动帮周慧修改汉服设计图。

原本周慧设计的齐胸襦裙穿脱不便,徐佳莹建议在裙摆侧面加上手工盘扣,用“一字扣”和“菊花扣”交替排列,既保留了传统韵味,又解决了穿脱难题。


  (https://www.bshulou8.cc/xs/4396979/50300226.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