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谍战1937:开局血洗特高科全文小说 > 第848章 三份制药技术资料

第848章 三份制药技术资料


有了青霉菌种就有等于有了种子,即便没有找到深层液体发酵技术的研究资料,也可以在实验室培养更多的青霉菌种,从而提取到更多的青霉素。

张云鹤把目光转移到旁边的金属保险柜,这玩意是嵌入进钢筋混凝土墙体里面的,他没有那个力量能把整个保险柜都从墙体种抠下来,只能想办法打开这个保险柜,看看里面存放的到底是一些什么资料。

张云鹤发现这个保险柜的锁是转盘机械锁和电子锁配套使用,是的,按键电子锁!

他也没想到这个时代就已经出现了电子锁了,这还是他自从来到这个时代看到的第一个按键电子锁。

通过观察他发现这一款最早期的按键电子锁,因为受限于技术,这种电子锁根本无法广泛普及。

据他所知,后来电子锁的普及是因为电源技术和集成电路的发明。

就这种最早期的电子密码锁,对于其他没有接触的特工而言可能无法打开,但是对于他而言根本就不是问题,就算这是一款来自后世的智能电子锁,他也可以用铁血电脑对其进行破解。

他先用听诊器套开了转盘旋钮机械锁,用了两分钟的时间。

接着,他扫描了电子密码锁上的按键,只有479这三个按键上留有指纹。

“这种最初的电子锁应该不具备按错键就锁死的功能,只有这三个按键有指纹,那就这个密码就只有几种可能,分别是479、497、749、794、974、947”

张云鹤心里嘀咕了一句,当即开始逐一尝试,当他按下794三个时,保险柜里发出“咔嚓”一声。

张云鹤心无波澜,伸手转动柜门把手,保险柜缓缓打开。

里面放着三个厚实的文件袋,张云鹤拿出最上面的一个,只见文件袋上粘贴着“甲苯磺丁脲的实验室研究制取技术”

“甲苯磺丁脲?这是什么药?”张云鹤疑惑的打开文件袋抽出里面的资料看了起来。

资料的最开始讲述了一名法国医生给病人治疗伤寒病时发现了磺胺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这个发现被公布出来之后,医药界开始根据磺胺研制用于治疗糖尿病的药物,而甲苯磺丁脲这个药就是在磺胺的基础上研发出来用于治疗糖尿病的。

不过这个药才刚刚被研制出来,一个月前才开始进行动物实验,目前也没有太多的研究资料,但可以肯定它具有很好的降血糖作用,脱离了磺胺这种抗生素的范畴。

毕竟糖尿病人不能通过口服磺胺这种抗菌药来降血糖,副作用和危害性太大,而甲苯磺丁脲根据现有的实验数据来看,在动物实验中,没有发现比较明显的副作用。

张云鹤对西医药的发展不是太了解,但他感觉这可能是一种治疗糖尿病的新药,于是把它收进了背包空间。

他又拿起第二个文件袋,里面装的竟然是磺胺的工业制取技术资料。

据他所知,磺胺的工业制取技术虽然不是绝密技术资料,但也不是什么一般制药厂能轻易掌握的技术。

关于磺胺类药物的研究和制造,德国人是最早开始的,1936年研制出百多西朗,但刚开始也仅仅只够实验室使用,后来才增加产量,也有了一部分流入市场,张云鹤最早贩卖磺胺就是从德国运过来的。

不过因为战争的原因,英国人首先建成了第一家大规模量产的磺胺类药物工厂,月产3吨。

而这份磺胺的工业化制取技术却是通过发酵工艺的技术改进,成本降低了足足80%!

看到资料开头这样的描述,张云鹤倒抽一口凉气,降低成本80%?

“卧槽!”张云鹤随即大喜,这可是成熟的工业化量产技术啊!

收了、收了!

磺胺的抗菌作用太大了,它让手术感染率从40%直接下降到8%;它让肺炎的死亡率下降75%,它催生了现代制药工业体系。

张云鹤拿起最后一份文件,文件袋上赫然粘贴着“青霉素液体深层发酵技术”

此行目的达到了,张云鹤松了一口气。

他刚把资料收进空间背包里,突然想到了什么,考虑了一下之后又把三份技术资料一一取出来,然后又取出一个微型相机对这三份资料一一拍照。

足足用了半个多钟头,他才把这些三份资料的内容全部拍下来,然后又把它们放回原处。

再把装有青霉菌种的金属密码箱拿出来,打开后取出里面的三瓶菌种,把标签撕下来,又从背包空间内取出三个一模一样的棕色玻璃瓶,把标签贴好之后放回金属密码箱内,把密码箱返回原处。

如果不取用玻璃瓶里面的菌种,是绝对不可能发现菌种已经被掉包了,也不可能发现技术研究资料已经被盗取了。

从密室出来后,张云鹤看到两个值班员还趴在桌子上昏睡,他悄悄走出了档案资料室,又把两道门逐一关闭,在巡逻队来进行巡查之前离开了实验大楼。

躲到一个僻静处后,他又驾驶登陆艇迅速离开。

回到港岛的时候是夜里,因为鬼子的封锁,港口已经几乎陷入停摆,没有船只进出港口,港口内自然也就没有人员。

张云鹤收起登陆艇后,当即把带回来的粮食和生活物资全部从背包空间取出来堆放在仓库和露天场地。

完成后,他给三团团长打电话。

电话里很快被接通:“我是顾大雷”

张云鹤说道:“顾大雷,你亲自带人来码头,有一批粮食和生活物资到了!”

“什么?有粮食运进来了?好,我马上带人过来!”顾大雷惊喜的大叫,很显然他也知道岛内的存粮只够所有人吃一个月,而且还不能浪费一丁点。

现在有了粮食,尽管还不知道有多少,但至少有了希望。

等他带着一个连的人马赶到码头的时候,看到堆积成山的粮食时,他震惊得张大了嘴巴。

“这、这多粮食?这得吃多久啊?”

张云鹤说道:“以岛内现在180万的人口,每人每天半斤粮食为标准的话,可以吃三年!”


  (https://www.bshulou8.cc/xs/4383390/44203432.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