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7章:后路
山阳郡太守拓跋续得知天策军来袭,立即派人通知镇守朝歌的北王拓跋洪、正在江南的皇帝拓跋穹、坐镇洛阳的拓跋峥,寻求更多的增援。
天策军大举出兵,作势欲取西秦。
而梁萧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带领一支中原铁骑,星夜兼程,直奔江南……
数日之后……
在梁萧出兵的期间,拓跋穹正在豫章一带布置重兵,却久攻不下。
只不过,近期的伤亡不足万人,倒也没有动摇根基。
但由于天策军的远程武器太强,即使这里没有太多的险地和雄关,西秦部队也无法再像过去那样,强攻猛打。
这种局面,已经不是拓跋穹能够控制的了。
上一次在燕云之地铩羽而归,对西秦将士的信心是前所未有的打击,更何况如今西秦的军器还未革新。
拓跋穹也意识到问题所在,倍感焦心。
取得荆南二郡,已经是不错的成果,但若是不能拿下整个江南,他可以肯定,西秦一定会很快被梁萧赶回本土,功亏一篑……
而他以仁义闻名于世,也不可能选择屠城,给梁萧留下两座十室九空的郡城。
一旦这两座郡城没有了百姓,便意味着攻取江南的战略彻底失败。
当然,现在西秦并没有余力迁移两郡的百姓。
“父皇,江南的天策军似乎只增不减!”
二皇子拓跋嵘的汇报,让拓跋穹愁眉不展。
帐内,宗室将领们纷纷请战。
“臣请领一支骑兵,绕路奇袭,劫掠敌军腹地,断敌粮道!”
羯人首领石屏更是兴奋异常,“这些粗活交给臣便是!”
拓跋穹正犹豫间,外面又传来疾呼声。
“陛下!北方送来八百里加急!”
“梁萧已经清算三家门阀,并当众揭露南王一脉窃夺高祖一脉江山之事,开国忠武侯,才是武朝高祖之子!如今梁萧已经夺回帝位!!”
在场的将帅们原本还想呵斥帐外士兵失礼,乍闻这惊天消息,无不震惊失声。
“什么情况?!”
“呈上来!”拓跋穹一脸狐疑,但毫不犹豫催促。
秦都影卫从外面递来了拓跋续的八百里加急汇报,拓跋穹看完之后,目瞪口呆,传阅众将。
一时间,西秦君臣无不咋舌!
“这世间,竟有如此离奇之事……”
数百年前的真相,居然能被梁萧捅出来,并夺回属于开国忠武侯一脉的江山……
“无论此事真假,岂不是意味着,梁萧的帝位来源合法,就连夺回帝位都具备正义性……”拓跋嵘颤声道。
作为皇子,他在跟随父皇的这两年里进步神速,也深谙其中门道。
名不正则言不顺!
梁萧此举,为自己和天策军正名。
今后,天策军的将士和梁萧也不必担心顶着“反贼”、“国贼”的舆论压力,一切都可以放手去做!
但更让他担忧的,是西秦武安君拓跋梁……
作为梁萧的兄长,真实身份为梁拓的拓跋梁,西秦皇室又该如何看待?
拓跋穹浑身战栗,起身下令。
“抓紧进攻豫章!再派人通知大圣贤,不计代价,联攻豫章,朕可以给他想要的一切!”
“再由石屏统领五千西秦铁骑和五千羯人骑兵,奇袭敌后,不计代价!”
这一声令下,众将纷纷动员。
石屏更是喜出望外,“定将敌后洗劫一空,所过之处,寸草不生!”
拓跋穹的眼里闪过一丝不忍,却没有反对。
他已经嗅到了更大的危机。
决不能让梁萧掌控江南其他地区!
众将离开后,拓跋嵘才表达了自己的担忧:“父皇,武安君还能信任么……”
拓跋穹斩钉截铁道:“用人不疑!你所担忧的,恰恰是是朕所信任的!毕竟他是梁萧的长兄,若是回国,按立嫡以长的礼法来说,这国君之位难道不该是他的?”
拓跋嵘眼前一亮:“那我国能否将武安君的身份公诸于世,再以支持‘梁拓’为南国帝王为名,兴师讨伐梁萧……”
“啪!”
拓跋穹不等他说完,便给了他一巴掌。
“朕以仁义治国,如今所作所为皆是迫不得已,唯独此事,决不能陷他于不义!若是一统天下的人是梁萧,尔等至少还有机会得他善待,怎可自绝生路!”
拓跋嵘捂着发红的脸颊,悻悻道:“是儿臣格局小了……”
但在心里,他也不禁感到悲哀。
曾经自信从容的父皇,如今竟然开始为他们考虑留一条后路了……
西秦部队大举出动。
豫章各地,靖云生沉着指挥,保障各路天策军可以随时救援彼此。
与此同时,梁萧的公文和圣旨也送达豫章。
“伪帝窃夺四百年江山??”
“这也太不可思议了……”
以云修为首的云家诸将,无不震惊,一时犹豫,看向靖云生。
“靖大人,您认为,此事是真,还是……”云修说不下去了。
在他看来,此事也可能是梁萧为了确保名正言顺,才制造出来的说辞,毕竟他并不在现场。
靖云生却是一脸喜悦,解释道:“此事有详实证据,有万千臣民见证,还有陆先生、巴蜀豪杰、燕云豪杰、江南士族等诸多人员现场核查,自然没有可能造假!”
云修终于恍然大悟:“怪不得恪儿当初一再向老夫保证,陛下一定会给云家一个满意的交代……是老夫后知后觉了!”
此刻,云修迅速改口,但与云家众将一样,心情复杂。
他们效忠了数百年的帝王一脉,竟是伪帝……
靖云生连忙安慰:“云家乃是保家卫国之忠臣世家,非只忠于帝王而已,自然无需担忧!陛下已经升您为骠骑将军,云先生也升为尚书仆射,足以证明!”
云修豁然开朗,再不怀疑,当即表态:“待战事结束之后,老夫一定带领云家子弟入京,拜见陛下!眼下,还需要先生主持大局!”
靖云生当仁不让,指挥调度,防备敌军大举绕道。
此时,梁萧带领中原铁骑来到彭城南方的码头。
大量的战船在此等候多时,中原铁骑悉数渡江南下,目标直指天和教。
与此同时,大圣贤正在动员部队进取豫章,却收到了武朝信使紧急送来的公文和圣旨。
(https://www.bshulou8.cc/xs/4296/50340129.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