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4章 现身说法
马如蛟有些意外的看了他一眼,笑道:“你倒是精明,难怪短短几年就能在辽东攒下一份基业。”
“本官也不瞒你,朝廷和陛下已经下旨,命关中加大移民的数量,此前,本官对辽东的情况不是很清楚,还真担心百姓去了之后会衣食无着,今日听你这番话,本官倒是可以放心了。”
“府尊爱民之心天日可表,下官等钦服!”
几位府谷县的官员们,听到马如蛟这么说,赶紧出言恭维道。
马如蛟摆了摆手,再次看向王嘉胤道:“本官听闻你打算将小宽坪的百姓全都带去辽东?”
王嘉胤闻言,一时间不知该如何回答,但想了想还是如实承认道:“回府尊,小人是想招募一些乡邻们去辽东。”
马如蛟环顾一眼周围灰蒙蒙,没有什么生气的小村庄,轻叹一声道:“走了也好,总比留在这里等死的好。”
短暂的感慨了一句后,马如蛟又对王嘉胤道:“王嘉胤,你即是从辽东回来,那就由你和你带回来的人,去各处现身说法吧。”
“务必说服那些不愿意迁移的百姓,遵从朝廷的政令,迁移到辽东。”
王嘉胤闻言,直接就楞在了那里。
他怎么也没想到,这位知府老爷竟然会让自己去做这件事。
这才是马如蛟从延安府来此的真正目的。
虽然朝廷已经允准地方府县,使用强制手段将百姓迁移出陕西,但不到万不得已,马如蛟也不想家家哭嚎。
见王嘉胤愣在那里一言不发,马如蛟再次问道:“怎么?你不愿意?”
“小人愿意!”
“好,府谷受灾最是严重,就先从府谷县开始,由你和沈知县一起劝说百姓迁移。”
“待事成之后,本官会如实上奏,为你们请功。”
说完后,马如蛟也没再逗留,径直转身离开。
在一片恭送声中,马如蛟登上了来时的车驾。
目送马如蛟一行人离开后,沈自知转身看向王嘉胤,轻咳一声道:“咳咳,王嘉胤,你以为这差事该怎么办?”
王嘉胤忙道:“小人自是以县尊马首是瞻。”
沈自知对他的态度很是满意,捋须道:“既如此,那就先从小宽坪开始吧。”
王嘉胤忙道:“回县尊,小宽坪的乡邻们,绝大不部分都愿意随小人去辽东。”
“小人今日原本是打算去皇甫镇的,看看有没有人愿意随小民一起。”
听他这么说,沈自知的脸上顿时浮现出尴尬之色。
王嘉胤心里对这位知县也很是看不上,明明刚才知府都已经说过的事,你这个府谷县县令竟然不知情,你做得是什么官?
沈自知也知道今日自己是露怯了,脸上一阵涨红,旋即对一旁的县丞黄德旺吩咐道:“黄县丞,此事就由你和王嘉胤一起去办吧。”
说完,他也不理会周围众人的目光,直接转身离开。
等其离开后,黄德旺苦笑道:“得了,这差事还是落在了咱们手里。”
“王嘉胤,走吧,你不是要去皇甫镇吗?本官随你一起。”
王嘉胤自无不可,也不用收拾什么,牵马就能出发。
只是还未等他们走出几步,黄德旺似是想起了什么,转身对王嘉胤道:“把和你一起回来的人都带上,分散到各地,配合官府宣讲政令。”
王嘉胤闻言,有些意外的看了眼这位县丞,他也没想到,这位县丞竟然是个干实事的。
又等了大约半个时辰,此次随王嘉胤一起返乡的十数名同乡,也全都准备好了。
看着人手一匹健壮的蒙古马,黄德旺心里也是暗暗咋舌,作为府谷人,他可是太清楚这些马匹的价值了。
一行人在村民们的注视中离开了小宽坪,看着王嘉胤他们离开的背影,一名村民轻声嘀咕道:“王家大小子这是做官了?”
另一名村民也开口道:“这找谁说理去?当初杀官造反……”
“住了!”
李乾转过头,看向那名村名,厉声呵斥了一句。
“都回去吧,想要随狗蛋儿去辽东的,都先去准备准备,刚才狗蛋儿还说,顶多一个月,他就要返回辽东,不能耽误了那边的事。”
李乾说完这话,就被着手离开了。
他们家也是愿意随王嘉胤一起离开的人家之一。
毕竟是里正,原本就是富庶之家,就算是这两年遭了灾,也不是普通农户可以比较的,家里许多东西都需要收拾,还要去寻木匠打两架大车,可不能在这里耽搁时间。
就在王嘉胤这边随着府谷县官差四处宣讲的时候,毕自肃一行人也终于经登莱乘船抵达了辽南。
辽南金州卫,中左所(旅顺)码头。
金州卫指挥使毛承禄,带着一大帮子佥事、同知、千户、百户齐齐等在码头上。
待毕自肃的官船入港,毕自肃率先下了悬梯。
“下官金州卫指挥使毛承禄,参见毕巡抚。”
“毛指挥免礼。”
毕自肃抬手虚扶,余者也都尽皆施礼道:“下官等参见巡抚!”
“诸将免礼。”
等双方互相见礼后,毕自肃开口问道:“东江候不在金州?”
“侯爷领兵巡视诸岛,尚未返回。”
毛承禄解释了一句。
毕自肃点了点头,旋即又道:“各军屯是否已经播种?”
“都已经播种完成,抚台放心就是。”
辽东这地方毕竟是刚重归大明治下没有几年,采用的还是之前的军屯制。
毕自肃转身看了眼正在依次下船的商贾和工坊主们,又对毛承禄道:“本官要在辽南停驻些时日,毛指挥安排一个百户随本官一道就可,余者不用成日跟着本官。”
毛承禄一听,神色一滞,他以为毕自肃只是途径辽南返回沈阳,怎么听这意思不是那么回事呢?
虽是不解,但毛承禄还是赶紧应道:“下官遵命!”
“这些人都是本官从关内请来的客人,毛指挥要好生安置,莫要怠慢了。”
毛承禄看向李裕英他们,眉头一皱,下意识问道:“不知……是下官失言了,还请抚台见谅。”
“无妨,都是关内的一些商贾和工坊主,本官是请他们来辽东设立工坊,经营生意的。”
毕自肃也没隐瞒,简单的解释了一句。
(https://www.bshulou8.cc/xs/4126156/22476086.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