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九龙夺嫡,这江山朕不坐 > 第1754章 葬赵王!

第1754章 葬赵王!


八月的骄阳似火,炽烈的阳光灼烧着皇城每一寸青石板路。

午时的空气蒸腾着热浪,连蝉鸣都显得有气无力。

然而此刻,整个王都却笼罩在一片肃穆之中——今日,是赵王楚狂与王妃的国葬。

皇陵神道两侧,禁军持戟而立,玄甲在烈日下泛着冷光。

自城门至陵墓,十里长街挤满了自发前来送行的百姓。

他们沉默地跪伏在道路两旁,有人低声啜泣,有人以袖拭泪。

赵王生前戍守边疆十余载,护得楚国百姓安居乐业,如今战死沙场,百姓无不痛心。

沉重的灵柩缓缓驶过神道,十六名禁军肩扛楠木棺椁,其上覆盖着绣有蟠龙纹的玄色锦缎。

棺椁之后,是同样庄重的王妃灵轿,素白的帷幔随风轻扬,仿佛王妃生时最爱的江南烟罗。

楚宁一身素白丧服,亲自扶棺而行。

他的面容憔悴,眼下泛着青黑,却仍挺直脊背,一步步踏在滚烫的石板上。

汗水顺着他的额角滑落,浸湿了衣襟,但他恍若未觉,只是死死盯着前方陵墓的方向,仿佛要将这最后的路铭刻于心。

皇后沈婉莹、副后武曌、皇贵妃冯木兰紧随其后。

沈婉莹眼眶通红,手中紧握一串佛珠,武曌抿唇不语,唯有紧攥的拳头泄露了心绪,冯木兰则死死咬着唇,泪水在眼中打转,却倔强地不肯落下。

文武百官分列两侧,皆着丧服,垂首肃立。

礼部尚书邓弘文手捧祭文,声音沙哑地诵读着赵王生平功绩:

“王少从军,戍边十载,战败数国,护我大楚山河无恙,为我楚国开疆拓土……”

每念一句,百姓中便传来压抑的呜咽。

陵前,青铜祭鼎早已燃起檀香,青烟笔直地升入苍穹。

楚宁接过礼官递来的三炷香,在烈日下跪拜。

他的膝盖重重磕在石阶上,却浑然不觉疼痛。

“王兄……”他低声呢喃,声音嘶哑得不成调。

三拜九叩之后,楚宁亲手将赵王生前最爱的青锋剑置于棺上。

这是先帝所赐,赵王从不离身,如今也该随他长眠。

礼官高唱:“盖棺——”

沉重的棺盖缓缓合拢,楚宁突然伸手,死死扣住棺木边缘。

他的指节因用力而发白,喉结滚动着,却终究没有出声阻拦。

直到最后一寸光明被隔绝,他才颓然松手,任由侍从将棺椁送入墓室。

王妃的灵柩随后入葬。

楚宁看着两具棺木并排而放,忽然想起多年前,赵王大婚那日,自己笑着调侃:

“王兄如今有了王妃,可别忘了我这个弟弟。”

赵王大笑揽住他的肩:“十八弟,你永远是我最亲的兄弟。”

热浪扭曲了视线,楚宁恍惚看见当年的赵王站在墓室口,朝他挥手作别。

夕阳西沉时,葬礼终于结束。

楚宁独自站在陵前,听着身后百官陆续离去的脚步声。

沈婉莹欲言又止,最终只是将一件薄披风轻轻搭在他肩上。

夜风渐起,吹散了白日的酷热。

楚宁摩挲着墓碑上新刻的铭文,突然轻笑一声:“王兄,你说过要看朕统一天下的!”

尾音消散在风里,无人应答。

晚上,众人返回皇宫。

御书房内,烛火摇曳,映照出楚宁冷峻的面容。

他端坐在龙案之后,目光如刀,扫过眼前四人。

副后武曌、户部尚书刘守仁、礼部尚书邓弘文、吏部尚书吕修文。殿内气氛凝重,仿佛连空气都凝固了。

“朕决定明日御驾亲征大汉王朝。”

楚宁的声音低沉而冷硬,每一个字都像是从齿缝间挤出:“先灭大汉,再伐大唐与蝎族,为赵王兄报仇!”

此言一出,四人神色骤变。

武曌眉头紧锁,上前一步,沉声道:“陛下,您才从前线赶回不久,连日奔波,未曾好好休养,如今又要出征,未免太过仓促!”

她的声音里带着少见的急切,目光紧紧盯着楚宁,试图从他眼中看出一丝动摇。

刘守仁也立即拱手劝谏:“陛下,龙体为重!您已接连晕厥两次,若再长途跋涉,恐有不测啊!”

他的语气里满是忧虑,额头甚至渗出一层细汗。

作为户部尚书,他深知战争对国力的消耗,更担心楚宁的身体撑不住这样的折腾。

吕修文长叹一声,苦口婆心道:“陛下,您乃一国之君,楚国上下皆仰赖您的决策,若您不顾安危贸然出征,万一有个闪失,江山社稷何以为继?”

就连一向沉稳的邓弘文也忍不住开口:“陛下,复仇之事,不可急于一时。”

“大汉王朝虽在打造福船,但未必能在短期内成事,我们应当先稳固内政,再谋外战。”

然而,楚宁的眼神依旧冷冽,毫无退让之意。

他猛地一拍桌案,厉声道:“锦衣卫密报,大汉王朝的福船即将完工!若等他们水军战力大增,我大楚水师将陷入被动!”

他的指节因用力而泛白,声音里压抑着滔天的怒火:“朕绝不能让刘掣有机会威胁我大楚疆土!”

武曌见他态度坚决,知道再劝无用,只得换了个方式,语气放缓道:

“陛下,即便要出征,也不急于这一两日,您连日操劳,至少该休息两日,陪陪两位皇子和秀宁公主。”

提到孩子,楚宁的神色终于松动了一瞬。

他沉默片刻,眼中闪过一丝疲惫,最终缓缓闭了闭眼,低声道:

“好,那就三日后出发。”

武曌暗暗松了口气,刘守仁等人也稍稍放下心来。

虽然仍无法阻止楚宁亲征,但至少争取到了短暂的缓冲时间。

楚宁的目光再次扫过众人,冷冷道:“刘卿,粮草调度务必万无一失。”

刘守仁连忙躬身:“臣定当竭尽全力!”

“邓卿,出征前的祭礼由你负责。”

邓弘文肃然应下:“臣遵旨。”

“吕卿,朝中官员调度,你与副后商议。”

吕修文郑重拱手:“臣明白。”

楚宁最后看向武曌,声音低沉而坚定:“朝政……就交给你了。”

武曌深深看了他一眼,缓缓点头:“陛下放心。”

烛火摇曳,映照着楚宁冷硬的面容。

他知道,这一战,不仅仅是为了复仇,更是为了大楚的未来。

三日后,他将再次披甲上阵,而这一次,他绝不会再给敌人任何机会。


  (https://www.bshulou8.cc/xs/4108478/11109378.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