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3章 人才的标准,两类人才
“第一点,既然大家伙儿都同意吸纳人才,那么什么叫做人才?人才的标准是什么?”
崇祯此话一出,将众人给问懵了。
等回过神儿来后皆是皱起了眉头,快速的思考着。
他们一直在说人才、人才,都是对标了袁可立刚刚说的那些欧洲的影响力比较大的人,但全世界能达到那种程度的人又能有多少?
“陛下,臣以为要有创造性、开创性,不是简单的重复者,而是能解决新问题、提出新想法、开创新局面的人。
可以是技术创新、艺术创作、商业模式创新,也可以是高效地解决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等等!
技术创新如蒸汽机,艺术如书籍、语言等等,商业如皇家银行,复杂社会问题如科举改制城三级义务教育等等;”
“陛下,臣以为要具备价值性,也就是说研究出来的东西能被他人、组织或社会所需要,并能转化为实际的效益。
可以是直接的经济效益,诸如好的商业模式,如集体工坊、皇家银行等创收了大量的白银;
也可以是文化效应,诸如那些经史子集,能启迪开智,提升素质和修养、学识;
还可以是社会效益,例如代耕、水车的出现极大提升了耕种效率;”
“陛下,臣以为在这两者的基础上要加上一个持续性,范尚书和毕尚书所说的创造性和价值型臣是认可的,
但这里面或多或少的会有灵光一现、突发奇想的成分在里面,或者说是父辈亲朋给出的主意,目的就是为了获得朝廷认可,享受待遇。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持续性是必不可少的,在前两者的基础上要具备持续学习、适应和成长的能力,能够在一个或多个领域内长期输出价值。
父辈亲朋师长能给一次两次的成果,还能给三次五次不成?
如果能,那咱们也认了,毕竟成果是摆在那里的,给朝廷带来了实际价值的。”
“陛下,臣认可徐掌司的说法,随着时间的推移,人才会越来越多,技术和知识也会不断的更新,只有能持续的学习和吸收新的知识才能更好的创造价值,”
袁可立对工部尚书范景文、户部尚书毕自严以及历局掌司徐光启三人的看法做了总结。
众人也是连连点头,表示认可。
在座的不是研究院的院长就是一部尚书,他们深知持续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创造性,这一点研究院的人体会最深。
价值性这一点是几位尚书最为看重的,毕竟他们是对整个大明最为了解的人,各个方面都需要有价值,投入了就一定要有产出。
“创造性、价值性、持续性,这三点总结的很好,朕非常的认同。”
崇祯很是满意,众人对人才的认知是非常到位的,和他的想法不谋而合。
“但是,诸位要清楚一点,人才不是静态的,而是一个动态的、正在进行中的价值创造过程。
随着他的成长,我们给予的待遇是不一样的。”
岐黄研究院的院长张景岳若有所思道:“陛下的意思是说如岐黄研究院的医士一样分级?”
“正解!”
崇祯眼中满是赞许之色:“能从大学毕业的学生相对大明的普通百姓来说都可以说是人才,他们或或许占据了上述中的某一个条件,也可能占据了三个,但他们都是初级人才。
随着不断的学习、深入研究,会继续提升自己,达到某一领域的强者。”
群臣连连的点头,别说是人才了,就算是工匠那不也是有等级之分的嘛,有区别的待遇那是很正常的。
“这一点等朕说完了另一点之后再讨论!”
崇祯打断了众人的思索:“第二个问题,如王徵一样,弄出了蒸汽机、代耕、风力取水车,这是我们能立刻看的见、摸得着的、且能立刻产生价值的。
还有一种,如袁爱卿讲述的尼古拉·哥白尼、伽利略·伽利莱,他们是研究天文的,研究的东西很多人都无法理解,但在几十年之后突然被人证明的。
诸位爱卿认为这两种哪一种是人才?又该如何的区分?评判的标准能一样吗?”
众人脸色有些纠结了。
哥白尼的《天球运行论》讲述的日心说,在公元一五三三年公开的,一五四四年才出版的,虽然出版了,但至今也没有多少人去验证过真假。
除了枯涩难懂外,就是与当时的主流学说不一致,但如果说现在日心说被证实了是对的,那哥白尼都死九十多年了才被恢复名誉。
如果说早点认证,给予足够的经济、物资、精神等等上的支持,是不是还能做出更多的贡献?
哥白尼是人才,但你能说搞出了日行六百里的蒸汽机商船的王徵不是人才?研究出燧发枪的毕懋康不是人才?
“陛下,臣认为两者都是人才,侧重点不一样!”
“陛下,臣也赞成两种都是人才!”
“臣附议,前者是技术上的研究,后者是理论上的,两者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
“臣附议!
……
只是沉默了数息的时间,众人就达成了一致的意见。
都是人才,侧重点不一样。
每一种都无法单独存在,理论研究的需要技术上来实现,技术上实现了为下一阶段的理论研究提供基础和数据。
反之,工程上需要的一些材料也可能是由理论人员研究的方向。
“基于上述两者,朕觉得要有区分的好,无论是在称呼上还是在管理、评判上都是如此。”
说到这里,崇祯思索了几息:“像哥白尼等这种研究理论的,当时无法验证的的人才,朕称之为科学研究人才,
而王徵他们这种搞实践研究的称之为工程技术人才,两者统称为科学家。”
群臣再次愣了住了,皇帝的科学和工程的两个说法很奇怪。
唯独徐光启眼中精光闪烁,思索了几息后后脸上满是喜悦之色。
“陛下,科学和工程,这两个称呼实在是太形象了,臣思索这么多年的被陛下一语解决了!”
岐黄研究院的院长张景岳朝着徐光启拱了拱手:“徐院长,您给大家伙儿解释一下呗!”
(https://www.bshulou8.cc/xs/4106057/44332948.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