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2章


张大婶有一儿两女。

儿子早些年在外打工出事没了,赔了些钱,儿媳妇拿着赔款带着孙女走了,从此杳无音讯。

两个女儿,一个打工嫁到了外地,几年都没回来一趟;一个女儿嫁到了隔壁镇上,家里条件也差。

“二月间生病也没有人知道,还是隔壁你赵嫂子见她的大门三天都没打开过了,也没听说她走人福,不放心就去敲门,没动静;后来想起她后门经常性没关严,就喊到队长他们一起去看。”

“结果就看到她睡在床上都快没气了,赶紧的送医院抢救过来了。”陈冬梅叹息一声:“医药费都还是生产队垫付的,等她醒了说了张二妹地址,才派人去通知她,张二妹回来照顾她两天就又走了。”

反正吧,生养了三个孩子,临到老了,要钱没钱要人没有。

“她时常在念叨呢,她还当不了一个五保户。”

“哎,造孽。”杜红英听了心里也难受,生活真的是各有各的苦。

难怪她会羡慕陈冬梅和邱琼先。

“看到她衰老成这样子,我倒还是希望她能像当年一样拿着响竿追我三条田坎。”高志远摇了摇头:“我记得他那个儿子,比我大两岁,没想到这么早就没有了。”

“可不,说是喝了酒上架没站稳跌下去刚好穿在钢筋上,上班期间不准喝酒是明文规定他偏不听,结果就送了命,人家工地包工头也倒霉,赔了三万块钱。”

“他那个媳妇才凶哟,一帕子包起就跑了,张家落了个人财两空。”

“那女人还算有点良心,还带走了娃娃,要是只拿钱走不带娃,张大婶更过不下去。”杜红英问:“她家条件很差?”

“不是很差,是最差。”陈冬梅道:“房子在大房子中间,烂垮垮的还有三间;屋子里的灯泡都还是五瓦的,大白天进去都要点灯;队长说每个月抄表收电费只有一度,电费她都付不起;十天半个月都没吃一次肉,上次她看到红兵买肉,就问几块钱一斤,说她都有一个月没吃过肉了,明场天也去买半斤,红兵听不下去了,把买的三斤肉都给了她。”

“她感动得很,时常给我说这三斤肉她吃了两个月,时常说我们家红兵是个好人,菩萨保佑他要长命百岁……”

杜红英……这日子听着也心酸。

“生产队就不能照顾点?”

“上次开社员大会,队长就说了他家情况,说给她办五保户,问大家有没有意见。”

办五保户的条件是无儿无女。

儿子死了,闺女远嫁户口迁走了也没有能力供养她,按理可以办五保户。

偏偏,她的户头上显示着儿媳妇和孙女还在。

“上面审核  就审不过,气得队长想骂娘,最后悄悄给张大嫂出了个主意,让她去镇上办公室坐起……”

“那最后办下来没有?”

“没办到五保,办了个低保,逢年过节的有一些问候物资,会给她送粮油这些,听说每一年也有一点钱,不多,好歹零花钱是有了……”

这日子过得真的很惨。

所以,养儿防老,真的能靠着儿子养老的人也是一种幸福。

说她没儿女吧,还三个;说她有儿女吧,一个都靠不上。

“高志远,回头你去看看她吧。”

高志远愣了一下,为啥呀?

他忙着呢,要去看亲爹,要去看后娘。

几年才回来一趟,自然还要给世去的老人们上午烧纸,怎么还要去看那个小时候撵得他扑爬跟头跑的张大娘。

“你全当是为当年的事儿道歉好了。”杜红英道:“看到她也造孽。”

“这世间造孽的人多了去了。”

杜红英……男人果然不能共情。

是,杜红英这些年做过不少的好事,见不得半点别人的疾苦。

听冬梅娘说张大婶的日子过得这么惨后就动了恻隐之心,借高志远之名献献爱心。

“要去你去,我是不会去。”

高志远表示他是记仇的人。

好吧,这男人确实有个性。

“志远不去就算了。”陈冬梅道:“志远懒得回来一趟,忙着呢,顾不上看这个看那个。”

老太太的意思和高志远一样:当年但凡她放一马呢,也能念她三分好。

“娘,又要打谷子了哈?”

高志远记得小时候生产队做工分,小小年纪的他就被安排去递谷把子、割谷子、抹红薯……反正,各个年龄都有他干的事儿,而高思文从来不用干这些活儿,一说就是他要读书要学习……

那时候就想爹娘偏心,太不公平了;待知道自己的身世后,一切也就了然了。

更何况,曾经欺负他,打压他的人老的老,死的死,他还活得好好的,越活越好……所以,他确实应该大度些。

“是要打谷子了,又要吃新米了。”陈冬梅笑道:“每年黄大憨两口子都要给我送新米过来,这两口子人情美㺯的。”

“那口子人老实小日子也过起来了,挺好的。”杜红英问:“您那一份地是给他们种的?”

“是,公粮也有她们交,还给我送米来。”陈冬梅突然想起来了:“听说今年国家政策变了,农民种多少收多少都是自己的,不用交公粮了。”

“是有这个政策。”

杜红英一直都在看新闻看报纸,当时也看到了这一条。

“现在的国家政策真好,自古以来交皇粮国税都是天经地义的事儿,以前种地除了交税还要交租;解放后就只交公粮,现在连公粮都取消了,种多少收多少都是自己的了,真是做梦都想不到的好事呀。”

“以后会越来越好。”杜红英对亲娘道:“娘,咱好好吃饭好好活着,会看到越来越多的好政策,越来越享福。”

“那才好呢。”陈冬梅抱着果果:“我也没什么大的心愿,就寻思着,看着我这些孙子孙女外孙外孙女都结婚生子,等过上小日子,等我去了下面才好给你爹交待……”

杜红英愣了一下,最小的孙女是希希,她今年大三了,老太太的心愿是看到她结婚生子,估计着等上个七八年没问题,看她的身体状态,嗯,不错,能实现。

只不过,想看到小五结婚生子怕是有点难了。

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关于小五的亲事杜红英是提都不愿意提起。


  (https://www.bshulou8.cc/xs/4096119/24051448.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