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4章


“红英啊,听红兵说你又回京城去了,这么匆匆忙忙的跑回去是有啥事儿呀?”

杜红英接到了娘的电话问她原因。

“噢,是我十多年前买的一个院子要拆迁,要办手续。”

杜红英也是造孽得很,心里藏着红卫的秘密,还要瞒着最亲的亲人。

红卫交待过:连红兵和小静都不能说。

就是说,他和蓝平离婚的事儿杜家这边只有她和文菊罗成知道,其他人都得保密。

人一旦承受着别人的秘密就不好玩儿了,真怕一个不小心给泄露了出去。

“那还不错,当真,小静给你打电话没有?”

“没有,咋了?”

“那还是等小静她们给你说。”

杜红英……我娘也学会卖关子了。

和陈冬梅通了电话没多久,就接到了田静的电话。

“姐,学校门口的房子要拆迁了。”

杜红英……那不是大好事吗?

这年头,房子上用红漆画了一个圈,中间一个拆字,首先想到的事儿就是发了!

“学校门口的公路要修成双向六车道的,我们这一栋楼和对面商铺全都要拆了,姐,我去听了一下拆迁动员大会的拆迁政策,感觉还是挺划算的,这么算下来,我们能拿到不少的房子和拆迁款……”

“恭喜你啊,实现财富自由了。”

“姐,这是当年你买来送我们的,我和红兵商量了一下,分一半的钱给您。”

当年杜红英眼睛都不眨一下的就将这么宽的房子给写在了他们的名下了。

田静昨晚和杜红兵躺在床上的时候两口子在算着拆迁款的时候整个人都麻了:一个是县中医院有名的中医,主任医师;一个是县重点高中全国优秀语文老师,也是学校领导干部,两人干了三十多年的工作,不吃不喝挣的钱也没有这次拆迁款的零头多。

人挣钱再难了,钱挣钱就是眨眼之间的事儿就能魔幻的变化出数倍出来。

两口子都有一个念头:对工作,他们是真的热爱啊!

“不用不用,你们这份心意我领了,  钱就不用给我了。”杜红英笑道:“你们这钱给我是锦上添花,我用钱的地方不多,你们留着养老慢慢花。”

这两口子真是老实得很。

别人家拆迁分房子分钱打得头破血流的,杜红兵和田静倒好,  过户在他们名下的房子还要分一半的钱给他。

她又不是缺钱的人,她的个人私房钱后面都有无数个零了。

更不要说公司资产和那一摞摞的房本。

“姐,  我们拿着总觉得不太心安。”

“有什么不安的,这是你们应该得的。”杜红英道:“当年红兵是完全可以留在大城市工作的,如果他留在大城市工作了,没准儿这会儿早已是什么专家教授级别的人物了。钱和名利都双收了。但是为了家,为了爹娘,他选择的回家乡。”

“一直以来爹娘身边都是你们在照顾,你们付出得最多。正因为他们身边有你们,所以我和红卫在外才放心。”杜红英又想到了红卫的情况心里忍不住叹息,到底没显露半分:“爹娘身边,我们出钱你们出力,这就是最好的搭配  ,不管拆迁分多少,你们放心收着就行了。”

“姐,你对我们真的太好了。”

当年妈妈就说过,大姑子家有钱,但是能像她这么有钱还这么大方的人则少之又少。

说她福气好,嫁了一个好人家。

人到中年的田静挂了电话也在想:自己真的是福气好!

这个房子要拆了,她和杜红兵商量了一下,准备还是在学校旁边再买一套房。

也不要太大了,两居室就好。

因为现在儿大女成人,乐乐是不会回来住的;杜二娃更甚。

这小子扔到了军校去后就没回来过,每个假期都很忙碌。

毕业后就更不要说了,能偶尔打个电话回来报个平安都算他有孝心了。

以前的田静会多想,觉得孩子长大了又怎么怎么样了。

妈妈叶雨的忽然离世,让田静悟出了很多道理:各人有各人的生活,替谁焦虑都没有用,好好的活过过好当下最重要。

甚至很多老师和学生都发生,拼命三娘的田老师情绪稳定多了,  再也不那么急躁了。

面对那些不上进的学生她也不再恨铁不成钢天天把话落到他们头上。

而是直接给他们放纪录片。

这个纪录片是学校基金会每年资助学生的实际情况。

也放定点援建村的那些小孩子为了上学爬坡上坎几个小时到学校的场景。

纪录片的最后是那些资助过的学生的现状和感谢留言。

“我常常在想,当年如果我辍学了,不到十八岁我会和我的堂姐一样借了别人的身份证南下打工,在流水线上会结识一个男子,然后嫁给他生孩子,再然后我们夫妻一起打工,把孩子留在乡下老人身边,我们还回来在那流水线上没日没夜的干……”

而现在她的生活是在京城最大的医院当主任医师,她在给病人解决问题时游刃有余;她办公室里挂满了患者送的锦旗;八小时之外,她和爱人打高尔夫球;带着孩子上培训班;休假时带着孩子去全国各地,世界各地旅游……

精致的生活就像是电视剧里编写的那般耀眼。

纪录片按下了暂停键。

“同学们,你们觉得这样的生活是不是很遥远?”

有些孩子点头,有些孩子默然。

“而这位同学,也曾和你们一样坐在这个教室里面,从山里走向京城,她用了十二年时间,她换了自己的人生,改变了自己的命运。”田老师道:“昨天,我上卫生间的时候听见了两个女生议论我,说田老师像灭绝师太一样管得严,我反省了一下,我为什么要管你们呢?当老师是一个职业,教书育人是我自己的选择,我热闹着这份职业,拿了这份工资我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所以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在努力一直在拼搏,从来没有放弃过你们每一个人。”

“你们有出息了,可能会像这位学姐一样感谢一下学校感谢一下老师,更多的未来连学校老师都不会提一下。”田静道:“我教书三十多年,送出了数届高考学子,我也没想过要你们感谢,只希望,你们不要后悔自己的选择。”

“好了,下课。”

夹着书本,田静平静的走出了教室,留下一群孩子面面相觑。

田静走出教室门的时候深吸了一口气,或许杜医生说得对:尊重个人的命运,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

学生不能理解她,她也没必要往心里记,没必要生气,气坏了自己没人替!


  (https://www.bshulou8.cc/xs/4096119/23607434.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