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0章


“我觉得国家要启动京津翼协同发展,成立京津翼城市中心群,以京城和津门市两大直辖市的职权和功能性,带动北翼省的发展,从而实现京津翼地区的全面发展。”

“另外对于京城的高污染企业,高风险企业,可以外移,逐步转移到津门和北翼省,但不得超过五年,就要一步步走向海外,走向东南亚地区。”

“不是我坏,也不是我损,我是觉得污染这个东西虽然是全球性的,但首先要保证我们自己有碧海蓝天,然后再去想其他国家的污染问题。”

“不把自己做好,不把自己的事情搞好,就去管全世界的发展,得不偿失。”

“因此,成立京津冀协同发展势在必行。”

杨东说到这里,便笑着看向肖建国。

而肖建国此刻已经吃惊的望着杨东,有些觉得不可思议。

其实经京津翼发展已经在人大内部开很多次会议了,政事堂也是召开过好几次的协调会,在之前的三年之内已经有一个内部的意见。

但很明显,杨东这个级别和层次是绝对不可能知道的,就连杨东的岳父苏玉良也没资格知晓。

杨东的师公肯定知道的,但问题是这种八字没一撇的战略,杨东师公也不可能随便说出去。

因此,肖建国此刻肯定,杨东绝对不是提前知道京津翼协同发展,而是他自己想到的战略。

肖建国这回吃惊了,杨东的大局观竟然这么强吗?

刚才他还满心的失望,但现在他就忍不住激动。

如果杨东真的如此有大局观,那么未来杨东的成就不可限量啊。

“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肖建国忍不住开口问。

“是我结合京城与津门市,北翼省的地理位置和战略意义的考量,觉得应该要发展城市集群建设,以此带动周边地区发展。”

其实就算没有上辈子的记忆,杨东现在的政治素养也提高很多,眼光也是如此。

毕竟当了很多年领导之后,你接到的各种信息和周围的成长环境,肯定跟老百姓不一样。

信息差,地位,权力,这三者加起来,就是成功的基本必备因素。

而现在的杨东,有了。

“你还是没有回答,京城舍弃割掉污染产业之后,该怎么保证就业岗位?不造成大量的失业?”

“如何保证这么多的企业不因为京城的政策改变而破产而倒闭消失?”

肖建国继续问,他有一种期待感。

目前内部研讨其实也就进展到京津翼协同发展而已,但是下一步该如何解决这些弊端,也没有一个完整的办法。

当然他也没指望杨东能够提出这样的解决办法,只是希望杨东能够提供一些思路而已。

“成立经济新区!”

杨东望着大伯的脸,沉声开口。

“你说什么?”

大伯愣了一下,没有反应过来。

杨东继续沉声重复一遍:“我说,成立经济新区,用来转移接纳这些相关企业,也为这些企业提供在新区继续优化产业和污染技术处理的时间和空间。”

“为他们提供时间和政策以及资金的扶持,让他们尽快的技术升级,从高污染企业变成环保企业,从而变废为宝。”

杨东开口,详细的说了一遍。

肖建国腾的一下从椅子上站起身来,不可思议的望着杨东。

“新区设在哪?”

肖建国激动的问。

他这种级别的政治家,早就在脑海中联想很多很多了,如此才会这么兴奋。


  (https://www.bshulou8.cc/xs/3971661/43919679.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