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无限超进化 > 第四百七十六章:盗金案发

第四百七十六章:盗金案发


过了几天,老爷子他们盼望已久的5张神臂弩、4张机簧劲弩零件,全部加工完成。

依旧由壬山,连同草图一起取回小院。

当天下午。

4人反复折腾,尝试组装弓弩零件,直到牧良放学回家,一把都没有组装完成好。

这种事情越俎代庖没有意义,经过牧良的口头指导,几人晚餐后继续忙碌。

反反复复,终于找到窍门,到晚上9点成功组装完毕。

干技术活比打猎还辛苦,这是壬八、壬辰、壬礼最深刻的体会。

倒是老爷子,像是重新找回了,战场挽弓杀敌的热血记忆,一点儿也不觉得疲累,让几人实在无语。

鉴于弓弩太过显眼难以遮掩,几人又不辞辛劳,将9张弩全部拆卸分装,算是彻底掌握了拆装的要领,成为村里使用新式强弩的第一批技术人员。

老爷子等人为了赶上这个月的围猎行动,第二天清早带上图纸与零件,赶着马车出门走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

壬家村进城的村民,先后获悉了这个小院,随后便将此地当成了临时的中转站。

每隔一天,基本就有村民来此暂时歇息,热闹得很。

这些人,大都是晚来早走,与牧良2人的读书时间基本同步,没受什么影响。

壬海则有些叫苦,只好搬到3楼去学习、休息,将一楼床铺让给村民们临时休息,得到来往村民们的一致好评。

在村民的眼里,村正大人能在城里买套小房子,给孙子读书用,村副大小也是官身,买个稍大号的小院,给孙子将来学习住宿,明面上买得起也说得过去,没有人无端生出是非枝节。

毕竟,无偿转让巨额财产的行为,常理上是说不通的,猜疑也没人会相信。

10月份,是牧良2人离开太阳系的第8个月,正好赶上子书银月5岁生日。

为了隐瞒真实年龄,两人仅与壬海一起吃了顿丰盛的晚餐,当晚放假一同逛街买礼物。

壬海有了零花钱,很认真地挑了件绿草帽送给子书银月,说是保养皮肤免得晒得更黑难看,却没注意到牧良难看的脸色与白眼。

子书银月欢欢喜喜地收下了,她自然也不明白,这种颜色的帽子,是某个地星国度的贬义代词。

随后,牧良带领2人,来到了海角府城最昂贵的商铺通宝楼,在金碧辉煌的一楼大厅四处转悠,被琳琅满目的商品看花了眼。

这些做工略显粗糙,却无比真实自然,保持原始本色的商品,对于牧良2人来说,都是非常珍贵的初级材料。

比如金银钻石饰品,受制于工艺技术水平,含量在90%上下,造型朴素简单。

比如各色玉石,没有地星那么细致的分级标准,价格却天差地别。

无实用价值的工艺品,被当成普通石头来卖,低廉得让人无话可说,能够发挥辅助作用的奇妙玉器,则贵得离谱令人无语。

在2楼的珍宝厅,子书银月看中了一款用玉石盒子密封,还能够在盒子表面凝结水珠,散发丝丝寒气的寒冰玉。

标价22枚金币,与玉石同等重量,确实吓人。

据小厮介绍,这块玉石可以保证用上10年,是驱散热毒、镇定精神、改善睡眠的天然奇物,并不缺乏买家。

两人运用各自异能,仔细感应体会,最终推测它很可能是远古地壳运动,玉石形成过程中,偶然与外来寒冰撞击挤压后的融合体,挥发完后应该只剩下一堆玉碴,实质性用处有限,没必要浪费金钱。

3人将名贵的动植物药材、高档的金属兵器、各种设计巧妙的暗器毒针、五花八门的药丸药膏、用料考究的布匹服饰、上等的名酒与烟草制品、女用胭脂涂粉、拓印翻版的奇书异志、用途未明的器皿杂类,还有专供订制的交通工具、狩猎工具模型等等,简直就是一家高端百货商店。

牧良看中一本名为《山海志》的简装书,阅读完单页简介,获知这是一本记录“牧子星球”的风物奇闻,立刻掏出一枚银币买下。

他读过华夏的《山海经》,对其夸张的手法、神异的描述、丰富的内容有些着迷,打算好好拜读了解这个世界的人文地理知识。

关于生日礼物,3人选择了一个小时,最后还是买了一套普通蚕丝的淡花连衣裙,打完折扣后还需要支付3枚金币12枚银币,已经比较奢侈了。

听壬海讲,壬家村每年都会靠运气,采到一定量的野蚕茧,全部卖给了织布坊,自己却从来没穿过蚕丝衣服,光为富人作嫁衣裳了。

捱过火热的10月,时间进入从未下雪的冬季。

温度有所下降,大约维持30℃上下,蒸笼一样的大地,迎来了复苏期前奏。

经过牧良2人的鞭策与指导,壬海的学习进步明显,掌握了部分字形、字音、字义,形成了自己的学习方法手段,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两名现代精英学员,共同教导一名预读生,所能取得的成绩,绝对不比海角学府的老师差。

11月底前,海角学府正式发布公告,准备招收明年的初学班学生。

报名时间10天,12月份组织测试,符合条件的少年都可以参加,达到录取资格的优秀者,明年初正式入学读书。

壬海12岁生日已过,完全符合10~15岁的范围。

原本打算在壬家村小学堂上学,自从住在海角府城后,再也不想回村里,坚决要求报考海角学府。

老爷子在孙子成为小院房东后,第一个赞成壬海在府城就学,全家给养他一个人生活负担不大。

壬辰夫妇,平日里习惯了父亲的安排,没作反对便默认了。

现在,老爷子担心的主要问题,是壬海能否考上,只读了2个月多点,学到的知识毕竟有限,要想入那帮老学究们的法眼,认为有点悬。

牧良问过同学们往年入试的难度,基本掌握了大致的方向,重点在字义理解上下功夫。

晚上抽时间强化训练,逼得壬海咬牙坚持了下来,累积的字数越来越多,学习的收获真正上了一个台阶。

12月初,三关入学测试正式开始。

学府为了腾出教室,特意给初学班、小学班放了3天假,这已经成为了惯例。

第一天第一关是听写字形,这是最简单的一关,认字多默写得出便不成问题。

在500多名考生中,壬海顺利地冲进了前300名,没有被淘汰出局。

第二天,第二关是组词,造句,考的是逻辑思维与基础语法。

对于壬海来说稍有困难,个别的字没学过只能弃掉,学过的印象较深,没出什么错误,堪堪挤进了160名。

第三天,第三关是当面考核字义,词义。

住在小院守候结果的老爷子,在牧良2人陪同下,亲自送孙子进学府考场大门,意在为其加油鼓劲。

因为最终只招收2个班80名学生,所以入围者面临二选一的局面。

其实每年实际入学的人数会在90人上下,多出的10来个人,不是有背景的权势家庭,就是高价捐钱的助学生。

所有的适龄少年,哪个不想削尖脑袋往里挤。

令老爷子开心的是,原本百名开外的孙子,在字词理解上天赋不错,入榜的名单上,居然排在了第43名,大大地出乎意料之外。

他哪里明白,死记硬背机械式学习固然有效,但真正懂得字里行间深意的,才是有学问的人。

壬山叔家的两个小孩子,有一个上了半年的私塾学习,正好参加了此次入试,可惜栽在了第二关上。

连第三关的门都未进,就被刷掉了。

这种事情,牧良也爱莫能助,府令大人的关系早已用尽,没有强硬的背景,是很难招进去的。

前些日子,壬山叔帮了牧良大忙,接下大礼后有了充足的底气,考虑到自家小子天赋一般,等一年也不一定能顺利考上,读私塾毕竟比不上正规学府,狠狠心咬牙向学府一次性捐献了20枚金币。

获取了一个助学生名额,替自己大儿子解决了读书问题。

当晚,老爷子做东,请牧良2人,加上壬山一家人吃饭,欢欢喜喜庆祝了一场.

宽心之余,两家老人都喝高了,分别被掺扶着回了家。

然而,成功入学喜事刚过几日,春香楼巨额钱币失窃案逐渐传遍府城。

有人透露,说是春香楼年终盘点查账,才发现库房储存的现币少了一大块,根本不知道何时失窃,连一点蛛丝马迹都没有。

熟悉春香楼运作规律的人分析,院内从年头到年尾总有人值守,在无人察觉、未闻任何吠叫的前提下,有人竟然能骗过4只高大獒犬的近距离守护,悄无声息地进入库房盗窃,偷走近300枚金币的同时,保持了所有明暗锁的原样,手法之高明令人叹为观止。

监守自盗?

给獒犬下迷药?

挖地道偷盗?

修炼者出手

?春香楼演戏宣传?

人们议论纷纷,莫衷一是。

春香楼背后股东及时报官,海角府衙捕房立即着手侦察。

首先控制住了楼内老鸨管事、女伶歌伎、小厮丫环、门房守卫等人,由东家配合逐个审问排查。

接着,对三日内出入过春香楼的各类客人,一个个请茶谈话,要求其自证清白。

其三是摸排最近三个月迁居人员、海陆惯盗、不明人口、可疑对象等,试图捞出一丝线索,顺藤摸瓜找到正主。

最后是应春香楼大股东请求,张榜悬赏20金币,奖励举报、协助抓捕或提供线索等有功之人。

府令大人面上无光,震怒非常,责令捕房尽快破案,震慑宵小以安民心。

一时间,整个海角府城沸沸扬扬,沉渣起出,到处捕人,人心惶惶。


  (https://www.bshulou8.cc/xs/3927723/96678271.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