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2章 暗箭难防
安守忠的书信经过八百里加急,很快就送到了户部尚书刘君雅的手中。
“供应辽东军的粮草迟到了半个多月?”
刘君雅即刻着手调查,得知负责供应安守忠粮草的是河南省,当即给河南布政使杜鸿渐写了一封书信,询问缘故?
刘君雅在书信中提醒杜鸿渐,圣人对今年攻灭渤海国志在必得,希望河南省能够保障安守忠的粮草,勿要影响了战事,以免惹怒了圣人。
按照李瑛的谋划,四川、湖北、湖南三省保障李光弼的粮草供应,陇右、关内二省保障哥舒翰的粮草供应,河北保障王忠嗣,河南保障安守忠,山东、江苏保障郭子仪。
五路唐军的军饷、兵器、甲胄、马匹由兵部供应,西部除了粮草之外还要往前线输送预备兵;东部的省份相对宽松,不用提供预备兵,只需要保障粮草即可。
杜鸿渐接到户部尚书的手书之后诧异不已:“夏季的粮草已经送出了两个多月,按理说早就应该到营州了啊?为何迟迟未至?”
杜鸿渐不放心,便派出别驾带了数十名随从顺着官道向北追赶运粮的队伍,弄清是不是出了什么意外?
事实上,由郑州司马王弼押送的十五万石粮食已经抵达了临渝关有段日子,但却迟迟没有过关。
守卫临渝关的公孙讳告诉王弼,因为前段时间天降大雨,白狼山山体出现大面积滑坡,将道路堵塞的厉害。
为了保障粮草的顺利通行,公孙讳已经从周围征调了数千民夫去疏通道路,让王弼在临渝关休息几天再走不迟。
王弼带了一千五百州兵,动用了三千多辆马车,五千多民夫,押送着十五万石粮食从郑州出发,长途跋涉了一个月,早就人困马乏。
既然前面的道路堵塞了,这可不关自己的事情,再说距离交粮期限还有一段时日,当下便率领运粮队伍在关内驻扎休息。
在临渝关休息了四五天,公孙讳依旧不肯放行,这就让王弼有些着急了,便去询问白狼山的路修好了没,如果还没有疏通,运粮队伍到了可以帮忙疏通。
公孙讳说再有两天差不多了,你们长途跋涉,怎么能让你们帮忙,让兄弟们再歇两天。
守关权在公孙讳手里,关上还有五千守军把守,王弼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继续等待,不过却没了一开始的惬意。
苦等了两天之后,王弼再次找到公孙讳请求出关送粮,再耽误下去,怕是要耽误了交粮的日期。
谁知道公孙讳又告诉了王弼一个坏消息,有一支四五千人的贼兵出现,把修路的民夫全部掳走了。
道路虽然疏通了,但你们还是不能过去,否则粮食肯定会被劫。
王弼问公孙讳从哪里来的贼兵?
公孙讳说不是渤海国派出的队伍,就是史思明麾下从新罗前来打秋风的游骑,反正你们只要敢出关,粮草肯定会被劫。
王弼半信半疑,要求派出斥候出关刺探情报。
公孙讳也没有阻止:“王司马若是不信公孙讳所言,尽管派人刺探便是!”
于是王弼派遣了三名斥候出关,向北刺探情报,看看是否有公孙讳说的这么一支贼兵?
但这三人出关之后再也没有回来,仿佛从人间蒸发了一般。
王弼有些急眼,亲自带着三百骑兵出关哨探,却在白狼山附近发现了三名斥候的尸体,俱都被乱箭射死。
但白狼山附近并没有道路堵塞的迹象,这让他怀疑公孙讳在欺骗自己,十有八九是故意阻拦自己出关。
王弼决定继续往前哨探,看看前方到底有没有贼兵存在?
当这支唐军走到一片峡谷之时,遭遇了埋伏,山上乱箭齐发,将走在最前方的唐军射死了近百人,就连王弼也被射成了刺猬。
剩下的唐军惊慌失措的逃回临渝关,向副将廖胜禀报王弼遇袭身亡的消息。
廖胜大惊失色,一面请求公孙讳出兵剿贼,一边打算给河南布政使杜鸿渐禀报这个噩耗。
公孙讳却告诉廖胜:“王司马为国捐躯,廖将军却安然无恙,让杜大人与朝廷知道了,岂不认为你贪生怕死,畏缩不前?方才导致王弼遇袭身亡?”
廖胜乱了方寸,请求公孙讳给自己指点一条出路。
公孙讳道:“廖将军勿忧,本将已经派遣斥候搜索这支贼兵,一经发现,你与本将一举出击,将这支贼兵击破。
到时候你有破贼功劳,朝廷便不会追究你临阵不前的责任,还会奖励你为王司马报仇。
到时候只要破了贼兵,就算交粮的期限晚几天也是无妨,本将自会修书为你辩解。”
廖胜闻言大喜,连忙作揖致谢:“小弟的前途都着落在公孙兄的身上了,等我完成这趟差使,必有重谢!”
于是廖胜带着押粮的队伍继续在关内等待,只等公孙讳找到贼兵的藏身之处,再一起出兵剿灭。
公孙讳不知道从哪弄来了几个新罗舞伎送给廖胜,让他每天在临渝关饮酒快活,不知不觉间就把押粮的任务抛到了脑后。
安守忠派出的斥候一路快马加鞭,很快来到临渝关,谎称是河北的商人,凭借提前准备好的官府文牒,顺利的混进了关内。
进了关之后,斥候发现三千多辆运输粮食的马车停在关下,车夫们每天悠闲的在树荫下乘凉,丝毫没有赶路的意思。
辽东斥候十分奇怪,便向车夫打听:“我看你们都在这关内休息两天了,为何还不赶路送粮?”
民夫哂笑道:“我们何止在这里休息了两天,都休息半个月了。上面不发话,我们有什么办法?”
“上面为何不让你们过关?”斥候诧异的问道。
民夫便把原因告知:“前几天白狼山道路被雨水冲毁,修好之后又出现贼兵劫道,甚至就连带队的王司马都死在贼兵箭下,你说怎么过去?”
斥候心中十分纳闷,自己这一路走来也没看到道路损坏,也没看到有贼兵出没,这里面必有缘故。
斥候也不敢从临渝关原路返回,万一被守军抓起来也没人救自己,当下绕道三百多里走无终道穿过了燕山,快马加鞭的返回南海府向安守忠禀报刺探到的消息。
就在这时候,公孙讳接到了王忠嗣的书信,说是大军已经攻克了扶余、长岭这两座渤海国的军事重镇,兵锋直指龙泉府,距离上京只剩下八百里路程,就算安守忠插上翅膀也抢不到头功了,可以把辽东的军粮放行了。
公孙讳立即找到廖胜告诉他:“经过本将派出的斥候刺探,这支贼兵已经渡海去了辽东,廖将军可以过关了。”
廖胜一脸懵逼,说好的一起歼灭这支贼军立功的事情就这样拉倒了?
“公孙将军何不出兵追击?”
公孙讳道:“本将奉命镇守临渝关,责任重大,驱逐附近的流寇还行,岂能纵兵追袭?”
功劳没了,交粮的期限也耽误了二十多天,廖胜只能央求公孙讳帮自己写封书信介绍临渝关发生的情况,让自己给河南布政使以及安守忠有个交代。
公孙讳哄骗道:“廖将军尽管放心,到时候本将会给兵部写一道奏折,说明此事。”
廖胜这才放心,急忙率领运粮队伍穿过临渝关,昼夜兼程的把粮食送往相距五百里的安守忠大本营柳城。
三日之后,正率部赶往南海府的安守忠接到了斥候的禀报,获悉运粮的队伍被阻挡在临渝关里面,已经滞留了半个多月,不由得勃然大怒。
“临渝关是王忠嗣麾下的军队在把守,这一定是他们故意使得阴招,想要延误我们的粮草补给,免得我军抢到了灭亡渤海国的头功!”
王忠嗣麾下的将领闻言群情激奋,纷纷要求安守忠上书弹劾王忠嗣。
“王忠嗣真是欺人太甚,我军都已经奉命攻打渤海的西京和南京了,他居然还要掐我们的粮草,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将军你一定要给天子上书弹劾此贼一本,否则将士们太冤了!”
“我操他姥姥,咱们拼死拼活的跋涉了四五千里,帮着朝廷收复了辽东,王忠嗣居然这样给我们使绊子,我看干脆造反算了!”
“对,反了算啦,王忠嗣是圣人的义兄,他怎么会听我们的?最后肯定还是会包庇此贼,我看咱们还是反了算啦!”
(https://www.bshulou8.cc/xs/3878723/11109900.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