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扫黑风暴,从逮捕丈母娘开始小说最新章节 > 第1154章 致死原因确定

第1154章 致死原因确定


“胸骨骨质密度正常,”  张林分离胸骨与肋软骨连接部,“肋软骨钙化程度符合  35-40  岁男性特征,第  5-7  肋软骨有轻微骨化,与年龄推算一致。”  暴露胸腔后,双肺的状态立刻引起注意  ——  膨胀明显,边缘钝圆,呈暗红色,指压留有压痕。

“双肺膨胀,重量增加,”  张林用止血钳提起左肺下叶,切面有大量泡沫状液体溢出,“这是急性肺水肿的典型表现,肺泡腔内充满水肿液,伴有少量炎细胞浸润,符合窒息死亡的肺部改变。”  他切开肺动脉,管腔内未见血栓,“肺门淋巴结轻度肿大,呈暗红色,提示淤血改变。”

心脏的检查揭示了更多细节。张林小心剪开心包膜,心脏大小约为死者本人的拳头,重量  320g,在正常范围内。“心外膜下可见多处点状出血,”  他指着右心房壁,“典型的  Tardieu  斑,是窒息死亡时毛细血管破裂所致。”  切开左心室壁,心肌厚度  1.2cm,右心室  0.5cm,心肌质地坚韧,呈暗红色,“心肌纤维排列整齐,未见断裂、坏死,也没有心肌梗死的陈旧性瘢痕,排除心脏器质性病变导致的死亡。”

“张老师,心血呈暗红色,不凝固,”  小林在提取心血样本时发现异常,“这也是窒息死亡的特征吧?”  张林点头,将心血注入试管:“缺氧导致血液中纤维蛋白溶解酶活性增强,使血液失去凝固能力。取  5ml  送检毒物化学分析,重点排查安眠药、生物碱、有机磷等常见毒物,同时检测碳氧血红蛋白饱和度。”

解剖腹腔时,肝脏的状态引起注意。“肝脏大小正常,重量  1500g,”  张林切开肝组织,切面呈暗红色,“肝小叶结构清晰,中央静脉扩张淤血,周围肝细胞呈空泡样变性,是缺氧导致的肝淤血改变。”  胆囊充盈,内含约  30ml  黄绿色胆汁,“胆囊黏膜光滑,无结石。”

胃内容物的检验提供了重要的时间线索。张林切开胃壁,一股食物混合胃酸的气味弥漫开来,胃内有约  200ml  半消化的食物残渣,可见米饭颗粒、牛肉纤维、西兰花碎片和少量红酒沉淀物。“米饭颗粒的淀粉水解率约  60%,牛肉纤维的肌纤维断裂长度  0.8-1cm,”  他用显微镜观察样本,“消化程度符合进食后  4-6  小时的状态,结合食物种类分析,最后一餐应为晚餐,包含牛排、蔬菜和红酒。”

提取胃壁组织样本时,张林注意到胃黏膜有少量点状出血。“胃底部黏膜充血,”  他解释道,“这是窒息时迷走神经兴奋导致的应激性改变,并非机械性损伤。”  小林将胃内容物样本分装:“已取样做毒物分析和食物种类鉴定,同时检测是否有胃内容物反流现象。”

颅腔解剖显示,颅骨骨质完整,无骨折。“硬脑膜外、下腔无出血,”  张林翻开硬脑膜,“蛛网膜下腔可见少量散在的点状出血,以大脑纵裂周围为主,符合窒息死亡的颅内改变。”  脑组织呈暗红色,水肿明显,“脑沟变浅,脑回增宽,重量  1450g,符合脑水肿特征。”

提取心血、尿液、胆汁等生物样本后,张林总结初步解剖结果:“死者符合机械性窒息死亡特征,具体表现为:眼睑结膜点状出血、口唇发绀、舌尖齿痕、心外膜下  Tardieu  斑、双肺急性肺水肿、胃黏膜点状出血、心血不凝等。死亡时间综合校正后,推断为  5  月  14  日  23  点至  5  月  15  日凌晨  1  点之间,误差  ±1  小时。”

“那致伤工具能判断吗?”  小林整理着器械,手术刀的寒光在灯光下闪烁。张林指着舌骨和甲状软骨:“舌骨大角有不完全性骨折,甲状软骨上角骨膜下出血,提示致伤物为宽约  3-4cm  的带状物,边缘较软,可能是皮带、领带或绳索类。结合现场发现的足迹和烟蒂,嫌疑人应为男性,身高  175-180cm,体力较好,作案后有处理现场的行为。”

当最后一块组织样本被放入福尔马林固定液时,标签上详细标注了  “左心室壁,HE  染色”“肺下叶,免疫组化”  等信息。张林摘下手套,指尖的消毒水气味与福尔马林的刺鼻味交织:“等毒物分析结果出来,排除中毒因素,就能最终确定死因了。”  他望着解剖台上覆盖白布的尸体,“这个死者的职业特征很明显,”  他突然想起什么,“灰色夹克内衬的钛合金粉末,加上胃里的红酒牛排,很可能是从事商务、金融类工作的,社会层次不低。”

小林的笔在解剖记录上飞快移动,纸面沙沙作响:“张老师,您看这心肌细胞的电镜照片,”  她调出屏幕上的图像,“有局灶性的肌原纤维断裂,是不是也支持缺氧导致的心肌损伤?”  张林凑近观察,图像上的肌丝排列紊乱,Z  线模糊:“没错,这是缺氧性心肌细胞损伤的典型超微结构改变,进一步印证了窒息的诊断。”

解剖室的时钟指向凌晨四点,张林在死亡证明书的初步诊断栏写下  “机械性窒息(勒颈或扼颈可能性大)”,死亡时间精确到  5  月  14  日  23  点  30  分。窗外的月光透过百叶窗,在地面投下斑驳的光影,与解剖台上的器械反光交织在一起,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死者最后时刻的挣扎与痛苦。

当天晚上小周这边带着一组人核对失踪人员信息,小周的指尖在键盘上悬停片刻,最终落在回车键上,屏幕上  “李刚,男,38  岁,建筑工人,5  月  12  日失踪”  的条目旁跳出  “排除”  二字。死者指甲缝里的皮肤组织  DNA  报告在屏幕右下角闪烁,与李刚的入库信息有  3  个位点不匹配,像道无法逾越的鸿沟。

他摘下眼镜,用指腹按压眉心,镜片上的指纹在灯光下晕成模糊的圈。从昨晚  8  点到现在,他们已经筛查了  875  条信息,平均每条花费  3  分  20  秒,累计盯着屏幕的时间超过  48  小时。


  (https://www.bshulou8.cc/xs/3837191/11109979.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