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黑科技:谁让他这么造手机的 > 第1424章 碳基和硅基在本质上其实没什么不同

第1424章 碳基和硅基在本质上其实没什么不同


“陈总,整个国庆假期活动期间,公司一共营收1890亿,红星商城日活约2.7亿人次,利润为37亿。”

刚回到办公室苏飞鹏就拿着假期期间的一些数据给陈尘进行汇报,卖的东西很多很多,营收也非常多,就是赔钱而已。

“37个亿?”

“哈哈,我寻思着要变负数呢。”

苏飞鹏也跟着笑了起来,这次陈总下令搞的活动力度不是一般的大,光无门槛优惠券就送出去一百多个亿,这些可都是实打实的现金券。

没有门槛,能完全抵扣的。

也就是说领到100元优惠券就是可以免费带走红星商城100块钱东西,还包邮。

当然,也可以选择价格更低的产品,只不过哪怕不满100元你选择100元的优惠券,也不会找零,这个券也是直接消耗抵扣。

“对了陈总,航天那边预计于21日进行空间站第一节点发射任务,27日发射第二节点,下月底进行第一次载人任务。”

“批准下来了?”听到苏飞鹏汇报说航天任务被批准,陈尘还有点诧异,他原本以为任务审批要等到年底呢。

“嗯,昨天假期结束当天批下来的,我给您安排行程?”

陈尘点点头,“红星的第一个空间站节点,红星的第一次载人航天任务,必须要亲眼见证一下的嘛。”

想了想,他又对着苏飞鹏说道:“顺便通知一下大强子,也让他看看他这两千多万的广告费是怎么上天的,还有一些合作企业,都通知一下。”

“只要我们迈出这关键性的一步,后续的任务开展都会迅速很多。”

红星,从来就不是一个推脱责任,躺平摆烂的企业,特别是当老板主动让员工放松,给他们发旅游基金强制要求他们出去散散心的时候。

劳动节假期结束到现在,红星的整个半导体部门就好像打了激素一般,憋着一口气无视各种阻挠,势必要在今年搞定陈总重点关注的碳基项目。

其实有时候人就是如此,当你使劲给压力强逼他们的时候,项目的进展不仅不会加速,说不定还会停滞,可当你主动要他们放松,出去散散心的时候,项目就会有意想不到的速度。

“我们项目即将出成果了,让你们单位领导没事别总找我去那边演讲。”

“我没时间,对,现在没时间,今年没时间,明年或许也可能没空。”

“什么项目什么项目,保密项目,你来了不就知道了,这边新安排的公寓安保条件和邻居素质可比那大院强太多了,我劝你也早点搬过来。”

“行了,我马上就要进实验室,手机要关机,你要是决定好了记得给我发个短信,我给你上报总部审核。”

红星碳基半导体项目的“野生”专家齐泰清挂掉电话以后,赶忙给自己嘴里抛了几口饭,便急匆匆的丢下餐盘离开休息室。

虽然家庭很重要,但他现在的精力根本没办法放在家庭上面。

自己曾经主持的项目实在是太烧钱了,从性价比来说,在华夏的官方机构单位中根本就无法持续推进,在单位十几年拿到的经费甚至没有这边一年的多,像这种项目也只有财大气粗不怕烧钱的红星能供应,敢供应。

正所谓士为知己者死,齐泰清此刻就是这种状态,在项目组两年半了,他也下定决心只要项目不成功,就绝对不会回家。

而除了他这种原本就是顶级大佬的人之外,整个半导体部门一些“野生专科”生们大多也是同样的想法。

当然,这里的专科生是指那些高考分数没有500分以上看都不用看的特殊专科。

“老陆,这次实验如果能成功,我们就能给陈总报喜了吧?”

陆远江使劲的点头,上次陈总来魔都什么都没说,也没有催促他们,仅仅是转了一圈给他们放了假期,可陈总越是这样,让他心里就越难受。

从项目成立到现在已经烧掉2460亿的资金,去年就和陈总说要出成果,结果一直到2023年年底都没有任何的成果出现,还是无法实现量产,仅实验室小规模生产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而现在,只要这次实验能成功点亮芯片,那红星就可以向全世界宣布实现了碳基芯片的正式量产工作。

“等效5nm  的功耗,等效10纳米的性能,真期待啊。”齐泰清由衷的感叹着,他们这次实验生产的是一枚碳基14纳米制程的芯片,不过哪怕是14纳米,也做到了硅基5nm的功耗和10纳米的性能水平。

特别是在功耗方面,和硅基比起来简直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呈几何倍数降低。

和他们一起焦急等待的还有半导体联盟的其他成员公司的工程师,这个项目之所以能花那么多钱,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太多的设备都从无到有,独立开发出来的,因为和原本的硅基设备并不通用,特别是碳纳米管的制备和工艺,哪怕红星有相应的技术也花费了巨额资金。

陆远江甚至感觉,如果没有陈总拿出的碳纳米管技术,那么这个项目起码还需要十年的时间才能走到这一步,甚至十年都不一定。

倒是光刻机他们根本就不需要,因为传统的硅基芯片是利用光刻机从上而下的加工方式,需要一层一层的用光刻机雕刻出电路,但陆远江他们的碳基项目用的是Bottom-up自下而上,让碳纳米管自下而上的一层一层生长出需要的电路。

世界上很多的实验室还都停留在如何大规模制备碳纳米管这一难题上,压根就没走到如何让碳纳米管整齐排列成想要的电路这一地步。

所以现在他们领先全球不是一步两步,而是那种纯时代的差距。

“我觉得我们未来的路还很长,因为目前无论是硅基还是碳基,我们都没有脱离原本的范畴,还是在原本晶体管的基础上进行发展的,无非就是我们的碳基换了一种材料制备晶体管。”

看着气相沉积设备在不断的进行一道道工序,里面正有碳纳米管在不断的生长,陆远江有感而发。

齐泰清非常认同,作为走在全人类前沿的半导体专家们,他也明白陆远江是什么意思。

硅基走到物理极限走碳基,只不过是换了一种材料,本质并没有改变。

“下一个时代是什么时代呢?”

“量子时代还是生物时代?”

二人对视一眼,相继摇摇头。

他们不知道。

陈尘也不知道。


  (https://www.bshulou8.cc/xs/3704434/11109710.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