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降临青虚会轩辕
青虚证混元是以“九龙御天”神通破九归一而成,证道之后,青虚又以此神通为基础衍化出了这九大化身,但由于混元之境乃是万法归元,以一而贯之,诸天万界只存在唯一真我。
是以,这九大化身虽源于青虚,却又是一个个独立之个体,不过,他们与青虚虽都是一个个独立之个体,但他们之间又存在着一种整体的关联性,体现着青虚大道之两面。
如果说青虚是其大道化繁为简的一面,那么这九大化身就是其大道化简为繁的一面。
他们之间的这种关联性,也有点类似于青虚前世现代的所谓“科学”的一种现象,那就是“量子纠缠”现象。
两个粒子一旦耦合纠缠之后,那么这两个粒子虽还是两个独立之个体,但它们之间却呈现出一种整体的关联性,而且这种关联也不能以空间间隔而阻断。
当然了,在洪荒世界青虚与他的九大化身之间的关联性亦要比那个“量子纠缠”现象复杂的多。
也正是基于这种特殊关联性,青虚也就拥有了一种特殊的天赋神通,那就是只要青虚不灭,那九大化身便是不可灭,青虚可随时将其化出。
同样的,只要九大化身不灭,青虚亦难真正陨落,九大化身亦是随时可将其凝聚而出。
而且由于混元的唯一性,那九大化身对青虚有着一种类似“召唤”的神通,若九大化身在彼处凝聚出了另一个青虚,那么此处的青虚也就消失了。
青虚也正是基于他与化身之间的这种特殊性,他才真正有底气来入鸿钧之局,也正是先前发现那十二块封神碑所组成的封禁法阵并不能阻断他与化身之间的这种关联性,他才敢让鸿钧封禁。
不过由于青虚并不知道那鸿钧在这法阵之中有没有留下什么监测手段,是以,为稳妥起见,青虚还是决定暂时先不急着出去。
而是将意识降临化身,先以化身之身在人族之中行走,了解量劫情况,虽然他以化身视角也能了解情况,但到底是不如身临其境看的通透。
自青虚被圈禁无尽海之后,那伏羲对鸿钧来说暂时也就没了利用价值,那鸿钧倒也没有过份为难伏羲,让其很是轻易的就化解了心中执念。
在这期间,伏羲与神农陪着人族渡过了最初的艰难时刻,而当人族摆脱最初的无助与无措,步入正轨,可以有效的组织人力物力应对灾劫之后,他们便将人族共主之位交接了出去,随后离开人族,回归到了不周山,帮助女娲维稳不周山。
伏羲与神农为人族所选的人族共主不出所料的乃是有熊部落的轩辕氏,盖因轩辕氏在此次人族灾劫之中表现最为出色,而其本人也经伏羲与神农考察,也确实有其独特之才能。
但是此次人族灾劫之中表现出色的并不只轩辕氏一人,轩辕氏的功绩虽然最为突出,但却也并没有形成压倒性的优势盖过其它人。
就比如华胥部落的华宇,姜氏部落的姜明,燧明部落的焱,有巢部落的庇,缁衣部落的襄,百灵部落的昊等等,他们的功绩与才能亦不过是比之轩辕稍逊一筹罢了。
轩辕做共主,他们如何能服气?更有老一辈的各部落首领,他们虽是信服伏羲与神农的眼光,亦是相信轩辕会成为一个伟大的共主,但那是在将来,而非在现在。
现在伏羲与神农才离开不久,威望仍在,人族各部落虽对轩辕做共主颇有些异议,但却也皆愿共遵之,不过,伏羲与神农人不在此,其威望终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衰减。
若是轩辕不能在伏羲与神农威望衰减完之前,做出一番足够亮眼的成绩以服众部,那么他这个共主也终将做的有名无实。
此亦人道之特性,先天而有,后天而成,三分天定,七分人为,若要成事,终需天人合运方可。
但是轩辕能做到这一点吗?答案是近乎不可能,因为伏羲与神农带领人族发展可以说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在人族的方方面面,伏羲与神农都是开创者与奠基人,其形象在人们心中天然高人一等。
哪怕轩辕做出了可以与之伏羲、神农相较的功绩,但在人们心中亦是不如的。
既是不如,那么就难免会有人心不附,开始时,或许只是极小的一部分,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极小的一部分亦会随着人族内部的各种矛盾而逐渐扩大。
而当其扩大到一定规模,再被一些有心人利用,那么动荡就会不可避免的产生,而随着动荡的产生,一个时代也就会不可避免的产生实质性的转折,向着衰落滑去。
表现在轩辕身上就是渐渐难负众望,威严大降,号令难行,渐失共主实权。
除非轩辕能做出一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巨大功绩,但这在伏羲与神农所打造的框架之中又如何能做的出呢?
就像青虚前世历史之中的各个皇朝一般,开国太祖与定国太宗做不到的事情,往后继任者亦很难做到,当太祖、太宗余威渐散,皇朝也就不可避免的开始由盛转衰。
后继之君所能做的也就是修修补补,暂延衰亡命数,即使有那开明之君想要改革,亦难脱皇朝樊笼,触及根本。
因为一旦触及根本,先不说这其中之阻力,若是一个不小心怕是就会成为亡国之君,这一结果是他们所不能承受的。
现在轩辕就面临着这一难题,落在了伏羲与神农为他所打造的樊笼之中,若不做改变,那么他也就只能渐渐做个有名无实之共主。
若这只是他个人命数还则罢了,关键是人族之发展亦会随着他这个人族共主失权而难聚众力,从而致使人族之发展后继乏力,停滞不前,乃至衰落都有可能。
若要改变这一结果,那么就只能改革,但若要改革,首先要打击的就是伏羲与神农之威望,否认他们的正确性,因为变革的就是他们所定之制。
同时掀翻的还有一部分人的利益,而这一部分人就是他这共主之位的有力支持者,这都是他统治之基石。
而且一旦改革开始,他这个共主如何先不说,人族内部必然会产生巨大之动荡,若是这个时候再被外敌所趁,那后果可就不堪设想了。
正当轩辕苦思改革之良策之时,突然有近侍来报,道:“禀共主,外面有一道人求见,言能解共主之难。”
“嗯?”
轩辕不由暗自皱眉,他有何难?现在最大之事莫过于天灾,但这天灾虽还未完全解决,但已不是太大问题,其它之事,虽也有些苦处,但也不过是劳心之事罢了。
现在唯一所难便是这改革之事,但这是未来之事,而非当前之急,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处在他这个位置,很难看出问题之所在。
更何况人族现在还处在上升期,这就更难看出问题之所在,而他亦从未与人道过此中之事,这道人若是来说其它之事还则罢了,若是真是来说这改革之事,那可就要警惕了,其人非为大善则必为大奸。
轩辕心中念头转动,而后便吩咐近侍将那道人引来,不多时,那近侍便引来一位面白无须青衣道者,轩辕一见那道者,便有一种亲近之感油然而生。
但这份无端的亲近之感,非但没使轩辕对其生出好感,反而是更为警惕,再看那道者面相,轩辕心中不由的生出几分不喜。
虽说道人不能以面相断资历道行,但这面相多少能反应其道心状态,此道人青少之相,其行事必然是昂扬激进的。
若此道人真是来说改革之事,那么就算其所说真有见地,其方式方略也必是激进之流,而这改革之事宜缓不宜急,急则必孕灾祸。
轩辕心思念转间,那道人已是在殿中站定,而后向着轩辕行了一个平礼,道:“贫道易风见过人主!”
轩辕见那道人只是行了一个平礼,心中不喜又添几分,这倒不是他妄自尊大,身为人族共主就要高人一等。
而是在这洪荒以实力论尊卑,洪荒天地十二圣,人族有其二,他为人族共主,只要非圣人嫡传来见他,都至少谦个半礼才是。
而圣人嫡传,他即便没全见过,至少也都听说过,里面却是没有易风这号人物,从这行礼之事上亦能看出这道人不是一般的自视甚高,其行事怕是也更为偏激。
轩辕也没计较其礼,其行平礼,他也就顺势以平礼回之,而后淡淡道:
“敢问道长仙乡何处?来此何事?”
易风道:“贫道道号易风,易者,变也,风者,信也,人主当知贫道所为何来。”
轩辕心中虽早有意料,但听其亲口说出,心中还是难免一惊,不过,其心中虽惊,但面上却不显,只是微皱眉道:
“还请道长明言。”
易风道:“人主真要贫道当众说出?”
轩辕闻言,略一沉吟,而后便让众人退下,道:“还请道长明言吧!”
易风道:“人主可是为人族改革之事烦忧?”
轩辕并未直接接话,而是道:
“道长你可知你所说之事之重大?先不说人族有无改革之必要,单是此事之重大,或能涉及我人族之根本,道长觉得朕应该与一不明身份之人探讨吗?”
易风却是笑道:“此事贫道既已说破,证明其并非密事,再者,贫道来此是为人主解难,而非打探讯息,贫道能否解难,与人主是否有益,人主自有判断,至于贫道是何身份重要么?”
轩辕直直的看着那道人,道:“不重要么?”
轩辕说着,一股无形之威压油然而升袭向那道人,却见那道人丝毫不受其影响,只是淡淡摇摇头道:
“不重要。”
轩辕身为人族共主,身负人族信念气运,而人族现又为人道所系,以致轩辕身上不自觉就带有一点人道之威,哪怕是二尸准圣,在他面前亦要多多少少受到些许之影响。
而这道人却不见其受他丝毫影响,那其必是修为高深且与人道大有关联者方可,若是这般的话,那这道人怀有恶意之可能就要小了许多。
轩辕见此,心中不由略安,同时心中亦有所猜测,但这道人既然不说,那必是有着其不说之缘由,那他也便装作不知便是,只是在态度上却是不可避免的多了些敬意,道:
“既然道长说不重要,那便不重要吧,还请道长上坐,不知道长有何以教朕?”
易风道:“改革之事,说难很难,说易也并不是很复杂,无非人与权耳,现在人主无人无权方觉其难。”
轩辕闻言不由笑道:“道长何故玩笑?朕为人族共主,一令可号人族上下而动,怎是无人无权?”
易风却是问道:“敢问人主,统御一族所依者何?”
轩辕略作沉思道:“仁曰:奉献,义曰:担当,有能者愿担一族之重责,并为之奉献己能,众必服之,此二者可为依凭?”
易风摇头道:“此为个人之道也,统御一族所行乃集众之道,而欲集众,当依体制。”
轩辕疑道:“体制?”
青虚道:“不错,个人之力有限,个人德行再好,所影响者不过身边数人,个人能力再强,所惠者亦不过身边数人,伏羲与神农两位圣皇选汝为人族共主可是因汝有可担一族之能力呼?
若汝真有如此之能耐,却是缘何不能按自己之意志在人族之内行改革之事?”
易风看轩辕沉默,不由接着道:
“伏羲与神农两位圣皇选汝为人族共主是有看重你个人德行与能力不假,但真正能担一族之重者乃是他们所留之体制,个人德行与能力只有通过体制放大方能影响一族,惠及一族。
但体制自其成立之初就被打上了开创者的思想与其大道运行之理,汝之所以想改革而不能,是因这体制并非为汝所有,汝只能为体制所用,而体制却不能为汝所用。
是以,汝之意志才不能以现有之体制伸张,汝若想要以自己之意志,自己之大道发展人族,汝得有自己的体制方可。”
轩辕听得易风之话,不禁陷入沉思,不多时,轩辕从沉思中醒来,道:
“敢问道长,那如何才能在别人的体制之中建立自己的体制呢?”
青虚摇摇头道:“几无可能。”
轩辕闻言不由一愣,一时不知如何言语,易风接着道:
“虽然不能在别人的体制之内建立自己的体制,但却可以打破别人的旧体制,从而建立自己的新体制。”
轩辕闻言,似笑非笑的看着易风道人道:
“道长之意是教朕自己造自己的反?”
易风亦未直接答,而问道:“人主可知伏羲与神农两位圣皇选汝为人族共主虽是看重汝之个人德行与能力,但与汝德行相配,能力相似者亦是不少,却缘何就独独选定了汝呢?”
(https://www.bshulou8.cc/xs/3662986/11110904.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