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万域第一剑 > 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悟冥佛陀的决定

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悟冥佛陀的决定


万佛朝宗内,殿宇重重,佛塔如林。

夜幕中,安紫在错综复杂的回廊、偏殿与无人小径间穿梭,通过手中半块灵犀玉佩的指引,朝着悟冥佛陀所在之地而去。

随着灵犀玉佩所指引的方向而去,安紫就感受到一阵无形的威压凝聚,四周巡逻的武僧队伍也越来越多而且巡逻的越发的频繁。

终于,半块灵犀玉佩上所闪烁的微芒在一座古老的殿阁前平缓下来。

眼前的这座古老的殿阁虽说没有大雄宝殿那般金碧辉煌,但却流露着一股岁月沉淀的古朴之味。

古老的殿阁的门额上,用着古老的佛文写着三个大字,藏经阁。

在这座藏经阁四周,反而巡逻的武僧队伍稀少起来,但是安紫可以感受道有几股强大的神识若有若无地笼罩着这片区域。

安紫收敛全部气息,如同融入夜幕之中,跟随着半块灵犀玉佩上的光芒指引,悄无声息地绕过藏经阁。

从藏经阁的后方又行进了一盏茶的时间,安紫看到有一颗硕大的菩提树,菩提树旁有一座破落的小木屋,还闪烁着微弱的油灯光芒。

安紫朝着小木屋走去,越靠近小木屋,手中的灵犀玉佩所散发的光芒越发的平稳,一股温热之感传入掌心。

当安紫站在小木屋门口的时候,屋内传来一阵苍老的声音,道:“进来吧...”

安紫一愣,看来屋内之人也感觉到了灵犀玉佩的能量波动。

安紫深吸了一口气,随即推门而入,一名老僧背影佝偻,气息内敛,静静地坐在蒲团上闭目诵经。

安紫拿出玉佩恭敬地低声开口道:“晚辈三藏佛师传人,持灵犀玉佩信物,求见悟冥前辈。”

在听到三藏佛师这四个字的时候,老僧低声诵经的声音戛然而止,缓缓抬头,睁开了双眼。

这一刻,安紫才看全了悟冥佛陀的容貌,他面容苍老,布满了岁月的沟壑,看向安紫的眼神却异常的明亮温和。

当他的目光落在安紫手中半块灵犀玉佩上的时候,那清澈的眼眸中瞬间涌现出了无比复杂的情绪。

似有怀念,感觉,追忆,回想起了过往的种种,最终却化为了一道悠长的暗叹声。

“岁月无情,修行之人终究是绕不开那因果轮回,当初的因,如今的果,道也,命也...唉...”

悟冥佛陀看向安紫,慈和地问道:“孩子,过来...”

安紫缓步来到老僧面前,老僧将他手中的半块玉佩拿起,又从自己的怀中取出另外一块,两者严丝合缝,拼凑成一个完整的莲花形状,散发出一阵柔和的光晕。

见到这一幕,老僧的眼角湿润起来,双手合十,呢喃道:“昔日年少,老僧在外游历,偶入魔窟,因佛法不精不敌众魔,危在旦夕,若无三藏佛师舍身相救,老僧早已被众魔啃食殆尽,当日,三藏佛师不仅救老僧性命,还传授老僧佛家大道,若非如此,焉有老僧今日,此等恩情,老僧一直铭记在心,不敢忘却丝毫...”

安紫作揖道:“晚辈虽是剑宗弟子,但在外游历之时,偶获三藏佛师传承,三藏佛师说我与佛有缘,赐舍利赠玉佩,告知我若在万佛朝宗遇到难处,可通过半块灵犀玉佩寻找一位佛号为悟冥的佛陀,言及‘三藏’之名...”

悟冥佛陀双手合十,目光慈和地看向安紫,道:“佛师能赐舍利赠玉佩与你,定然看出了你的赤诚之心,佛师目光如炬,老僧相信...”

说到这里,悟冥佛陀又问道:“孩子,你遇到什么困难,告知老僧,老僧自会鼎力相助。”

安紫沉吟了一会儿,直言道:“前辈,晚辈有妻,神魂重创,肉身消散,如今只有九转莲心能救结发之妻,望前辈慈悲,指点迷津?”

九转莲心!

听到这里,悟冥佛陀微变。

安紫话落之后也注意着悟冥佛陀的神色变化,若是有危险,他也做好了随时出手的准备。

悟冥佛陀沉吟了一会儿,暗叹一声,脸色凝重道:“唉...九转莲心为万佛朝宗至宝,藏于莲心佛洞最深处的九叶莲台之上,平常佛僧也靠近不了莲心佛洞,其四周有着强大的古佛禁术守护,若你想要强取绝无可能,更何况,现在九转莲心失去了灵气,根本无法催动,又如何能够救你发妻...”

听着悟冥佛陀所言,安紫的心逐渐沉重起来。

安紫道:“游历之际,偶入一处古墓,方知万佛朝宗的九转莲心有着恢复神魂的可能,古墓中,晚辈还得到了启用九转莲心之物,所以晚辈恳请前辈,望前辈慈悲,告知我莲心佛洞位置何在,晚辈自会想办法取得九转莲心,无论多难,只要有一丝救活发妻的机会,晚辈都会尽全力地去争取,若非不然,晚辈心不死,目不瞑!晚辈冒险前来寻找前辈,就为此事...”

听着安紫所言,悟冥佛陀眼中闪过挣扎之色,感受到安紫心绪的那抹坚定,最终眼神坚定起来,道:“三藏恩师之情,重于泰山,没齿难忘,老僧残躯,若能偿报万一,虽死无憾,小友重情重义,老僧了然,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既然如此,老僧就带小友前去莲心佛洞,老僧守护藏经阁百载,对于宗内诸多禁制了如指掌,能帮小友规避诸多守护禁制。”

说到这里,悟冥佛陀顿了顿,目光灼灼地看着安紫,道:“九转莲心牵扯重大,若是莲心佛洞禁制触发,必定引起所有弟子前来围堵,到时候,恐为你及你宗门招来泼天大祸...”

安紫道:“晚辈来临之前就曾跟剑宗宗主说了此事,宗主早已明了,前辈大恩,安紫永世不忘!”

“罢了,当初的因,如今的果,道也,命也...既已如此,老僧便带小友一共前往...”

悟冥佛陀再次感慨了一番,随即以指代笔,凝聚佛力,在空中临摹出道道佛经,化为两道光芒笼罩两人。

随即,两人的身影消失在了小木屋中。

而此刻,一道漆黑的身影目光闪烁着看向空无一人的小木屋,拿出传音石传音了过去。

......


  (https://www.bshulou8.cc/xs/293320/11109601.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