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一〇章 命悬一线
冰面上的战斗余温尚未散尽,死亡的气息还在冰冷的空气中弥漫。战士们的汗水与血水在严寒里凝结,化作冰碴挂在他们坚毅的面庞和褴褛的衣衫上。
就在这时,林子那边骤然传来尖锐的枪声,打破了短暂的宁静。原来,在穿过树林边的官道上,有沙俄人骑马仓皇逃离,马蹄声急促,踏碎了雪地的寂静。
施阳的心猛地一紧,眼神瞬间锐利如鹰。他深知,放走任何一个敌人,都可能给接下来的战斗带来不可估量的隐患。
“兄弟们,上马!一个都不能放走!”他的声音低沉却有力,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冰河边的手下们迅速响应,翻身上马,动作娴熟而敏捷。
战马嘶鸣,在雪地上刨出一片雪雾,施阳一马当先,带领着这支精锐小队朝着沙俄人逃窜的方向疾驰而去。
他们在雪地上留下一串深深的马蹄印,宛如一条蜿蜒的黑线,向着未知的前方延伸。
草原军团一路行军,宛如一条潜伏在草原深处的巨蟒,小心翼翼又暗藏杀机。
为了确保行踪不被泄露,他们将qib以连为单位的侦察兵撒到十公里以外。
这些侦察兵就像巨蟒的触角,敏锐地感知着周围的一切动静。他们身着与雪地融为一体的白色披风,骑着矫健的战马,在广袤的草原上穿梭。
寒风如刀,割着他们的脸颊,但他们的眼神始终坚定,警惕地观察着四周,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的迹象。一旦发现敌人的踪迹,他们便会以最快的速度传递消息,为军团的行动提供精准的情报。
在东边的三镇地区,鸿雁河畔的战斗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沙俄人在炮火的掩护下,如潮水般一次次地冲向十四军的阵地。
炮火的轰鸣声震耳欲聋,大地在颤抖,天空被硝烟染成了黑色。十四军,这支脱胎于太平军的军团,战斗意志异常坚定。
他们在阵地上筑起了一道钢铁长城,用血肉之躯抵挡着敌人的进攻。原本积雪覆盖的大地,在战火的洗礼下,已经成为一片焦士。战场上漆黑的焦士与周围白雪覆盖的大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仿佛是地狱与天堂的交界。
双方的战士在焦士之上展开了殊死搏斗。喊杀声、惨叫声、枪炮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曲残酷的战争乐章。
战士的尸体横七竖八地躺在地上,鲜血汩汩地流着,与焦士混合在一起,让这片士地充满了令人作呕的血腥味儿。
这样大规模的阵地攻防战,规模前所未有。华族这边投入了七万多人守卫阵地,他们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卓越的战术,坚守着每一寸士地。
沙俄一边则将十五万兵马一股脑地砸了进来,妄图以绝对的兵力优势突破华族的防线。
在后方,华族还有三个军,将近十万人在包围三座重镇。如今华族的军都是五个师编制的大军团,人数众多,兵种齐全。
步兵、炮兵、骑兵相互配合,形成了强大的战斗力。他们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在战场上展现出了强悍的实力。这样激烈的战斗,估计也只有在一战的凡尔登才能看到。然而,华族人的抵抗异常坚决,仗打到现在,他们一寸阵地都没有丢失。
在第一轮的交手中,当沙俄步兵冲上冰面的时候,华族就展现出了卓越的战术素养。
重炮集中轰击冰面,提前埋下的炸药也被精准引爆。一时间,冰面破碎,大量的沙俄士兵坠入冰河之中。
他们在冰冷刺骨的河水中挣扎,发出绝望的呼喊,就像无助的婴儿。河水冰冷,迅速带走他们的体温,很多人在几分钟内就被冻僵,沉入河底。到现在,在冰面之下还有被冻住的尸体,他们的面容扭曲,仿佛在诉说着战争的残酷。
沙俄人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过河。为此,他们不得不用重炮压制华族炮兵。
沙俄的重炮阵地不断喷吐着火舌,炮弹呼啸着飞向华族的炮兵阵地。华族的炮兵们在硝烟中顽强抵抗,他们冒着敌人的炮火,坚守岗位,不断调整射击角度,与沙俄炮兵展开了一场激烈的炮战。
同时,沙俄人在破碎的冰面上架设浮桥。工兵们在枪林弹雨中作业,他们不顾生命危险,将浮桥一节节地搭建起来。冰冷的河水浸湿了他们的衣衫,寒风让他们的手脚麻木,但他们依然咬牙坚持。后来,沙俄人又采用迂回的办法,成功地送了五个师去巴尔瑙尔。
巴尔瑙尔城外,第七军的防守阵地此刻打得异常艰苦。因为沙俄援军的到来,战场局势发生了逆转。
城内的沙俄人趁机出城,与援军前后夹击。第七军现在反而成为了那个被包围的对象。只要拿下了第七军,沙俄人解决了巴尔瑙尔的威胁,便可以集中兵力去前后夹击新西伯利亚的护卫军,以达到各个击破的效果。
这个时候,放手一方的被动就体现出来。
072师三团的阵地上,冯玉强如同一只警惕的猎豹,穿梭在战壕之中。
三团的阵地相对短一些,但是他们的兵力比较少,只剩下一个加强营的人数。在这残酷的战场上,这点兵力显得如此单薄。
姚宏带领大概一个连的士兵阻击城内突围的守军,他就像一颗钉子,死死地钉在阵地上,阻挡着敌人的突围。冯玉强自己则率领剩下的人挡住城外的进攻。相对于城内的突围,城外的这支进攻部队非常顽强。他们在军官的带领下,不顾伤亡地一次次冲锋,喊着“乌拉”的口号,仿佛被战争的狂热冲昏了头脑。
“团长,敌人退了,我们挡住了对方第十五次进攻了。”一名脸颊受伤的连指挥官激动地对冯玉强道。
他的脸上满是硝烟和血迹,眼神中却透露出胜利的喜悦。
“好样的,继续坚持,胜利终将属于我们。”冯玉强拍了拍对方的肩膀,鼓励道。他的手掌宽厚而有力,传递着坚定的信念。
紧接着,他趴在冰冷的战壕边沿观察着敌人的动向。这些沙俄人每次撤退的时候都能够做到快而不乱,显然是训练有素。所以他也没有下令追击,当然了,三团也没有多余的兵力去追击。他们的兵力已经捉襟见肘,每一个战士都是宝贵的财富。
突然,冯玉强敏锐地察觉到了危险,他对战壕中的战士大声喊道:“隐蔽,敌人开始炮击了!”
他的声音刚落,一道道炮弹划过天际的呼啸声便传来。战士们都非常熟练地躲进防炮洞,他们动作迅速,有条不紊。
在这残酷的战争中,他们已经经历了无数次这样的生死考验,学会了如何在炮火中保护自己。只留下几个战士在三角形的战壕突出部监视敌人的动向,他们就像勇敢的哨兵,在危险中坚守着自己的岗位。
炮声刚落,观察手就吹响了哨子。原来是敌人趁着炮击的档口再次压了上来。一阵阵硝烟之中,沙俄士兵平举着步枪以散兵阵型沿着布满弹坑的阵地前沿冲了上来。
他们的身影在硝烟中若隐若现,如同鬼魅一般。
“等一下,这次放近一点。”冯玉强却没有立即下令射击。
他刚刚统计了三团的弹药,现在他们的储备堪忧,已经到了不得不节省使用的地步。
在这冰天雪地的战场上,后勤补给是一个巨大的难题。现在第七军被包围在巴尔瑙尔城外,后方的后勤补给暂时运不上来了。
原来在这种极端天气下,道路被冰雪覆盖,车辆难以通行,后方的物资也很难运送上来。他们在战前需要储备的物资太多,食物和防寒设施占据了绝大部分。这自然会挤压弹药的储备,让他们在战斗中陷入了弹药短缺的困境。
一百米,五十米,直到敌人出现在三十米外,冯玉强扣动手中的轻机枪率先射击。子弹在机枪左右摇摆之中呈扇面射出,迎面而来的沙俄士兵成片地倒下。
他们的身体被子弹撕裂,鲜血飞溅。而更多的护卫军战士则先将手中的手榴弹给扔出去,然后再用步枪射击。
“哒哒哒……”
“砰砰砰……”
“轰轰轰……”
战争的交响乐再次响起。“乌拉……”沙俄人战吼声同样响彻战场,在沙俄人的后方,军乐队卖力地演奏着。激昂的音乐声仿佛给沙俄士兵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在军官的带领下,他们奋不顾身地向前冲。
“快要挡不住了,团长,要不要喊姚营长他们支援一下。”破脸的连长无奈地大声喊到。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绝望,看着战友们不断倒下,他的心中充满了焦虑。
“不行,姚宏的压力不比我们小。顶住,哪怕我们只剩下一个人。”冯玉强斩钉截铁地说道。他的眼神坚定,仿佛在向敌人宣告,他们绝不退缩。
阵地的另外一侧,战斗同样激烈。城内的守军在被围了数月之后,现在也算是彻底爆发。城外的进攻越是激烈,他们突围得就越加起劲。如今沙俄人拥有兵力上的优势,第七军的每一个阵地都十分吃紧。士兵们在枪林弹雨中坚守,他们的脸上满是疲惫,但眼神依然坚定。他们知道,自己身后就是祖国的士地,他们不能后退一步。
“炮兵,给我集中攻击45号区域,三发急速射之后快速转移。”单耀东密切关注着战局,他的眼神中透露出焦虑和疲惫。现在他手中仅剩下军直属骑兵团和炮兵团作为预备队。炮兵被几个阵地保护住,虽然不用担心被对方的步兵攻击,但是每一次射击之后都会引起沙俄炮兵的反击。
沙俄炮兵在阵地圈外,移动起来反倒是更加灵活。他们利用地形优势,不断变换阵地,让华族的炮兵防不胜防。单耀东只能利用对方炮击的间隙进行反击,在这场炮战中,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轰轰轰……”数十门火炮同时向标好的区域发射。火光冲天,爆炸声震耳欲聋。随后炮兵们以最快的速度将火炮系上挽马转移到备用区域。
他们动作迅速,配合默契,在硝烟中争分夺秒。第七军的炮兵刚走不远,沙俄人的炮弹就落了回来。看着敌人炮弹爆炸的威力,单耀东有一种明显的感觉,那就是沙俄人的武器装备进步神速。他们的炮弹威力更大,射程更远,给第七军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军长,再这样打下去不行,我们的兵力太分散了。”参谋长韦剑波皱眉建议道。他的脸上满是忧虑,看着战场上的局势,他知道,第七军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
他们虽然顶住了沙俄援军的突袭,但是在这些天的对峙战中,护卫军的缺点也渐渐暴露出来。
第七军原本为了包围巴尔瑙尔,将全军的五个师分散部署在城市的四周形成了一个圆形的阵地,中间是敌人的城池。这就让分散在圆形阵地上的各个师之间难以相互支援。在韦剑波看来,要是再不做调整,那么七军将要陷入绝境。他们将面临被敌人各个击破的危险,这场战争的胜负也将悬于一线…….
(https://www.bshulou8.cc/xs/293313/109000298.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