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0章 传御医
徐福连忙双手捧上丹药,小心翼翼地说道:“陛下,此丹需用无根之水送服,方能发挥最大功效。”
嬴政微微颔首,挥手让内侍取来无根之水——即雨水。他接过内侍递来的玉杯,将一粒丹药放入口中,随后仰头饮下无根之水。
丹药入口即化,一股暖流瞬间涌遍全身。嬴政只觉精神一振,仿佛回到了年轻时的状态,不禁放声大笑:“好!好!这仙丹果然非同凡响!”
徐福见状,心中暗自松了口气,但面上仍不敢露出丝毫喜色,只能恭敬地跪在一旁,等待嬴政的进一步指示。
然而,就在这时,异变突生!嬴政突然脸色大变,捂住胸口呻吟起来:“哎哟……朕……朕的头好痛……”话音未落,他便一头栽倒在床上,昏了过去!
“陛下!”徐福大惊失色,连忙上前查看嬴政的情况。只见嬴政脸色苍白如纸,呼吸微弱如丝,显然已陷入昏迷之中。“快来人啊!快传御医!”徐福惊慌失措地大喊起来……
此时,扶苏正在书房中批阅奏章,突然一名内侍急匆匆地闯了进来,气喘吁吁地禀报:“大皇子,不好了!陛下……陛下他突然昏倒了!”
扶苏闻言,猛地站起身来,震惊地看着内侍:“你说什么?父皇他怎么了?”
内侍急得满头大汗:“奴才也不清楚,只是刚才徐福大人传来消息,说陛下在服用了一粒仙丹后就突然昏倒了。现在御医们正在全力救治,但情况似乎很不乐观……”
扶苏心中一沉,他知道父皇近年来痴迷于长生不老之术,经常服用各种丹药。他也曾多次劝说父皇不要轻信术士之言,但父皇总是置若罔闻。没想到今天竟然出了这样的事!
他急忙走出书房,一边快步向寝宫走去,一边对身旁的内侍说道:“快!立刻召集所有大臣和智囊团到寝宫议事!”
扶苏来到寝宫时,只见寝宫内外已乱作一团。宫女太监们个个面色惶恐,跑来跑去;御医们则围在床前,紧张地诊治着。而徐福则跪在一旁,头也不敢抬。
“徐福!”扶苏怒喝一声,“你到底给父皇服用了什么丹药?为何会让父皇变成这样?”
徐福混身一颤,抬头看了扶苏一眼,又赶紧低下头去:“大皇子息怒!臣也不知道为何会这样。那丹药是臣从一位高人那里求来的,据说有延年益寿、强身健体之功效。臣本以为献给陛下是臣的荣幸,没想到……没想到竟会出此意外。”
“意外?”扶苏冷笑一声,“你一句意外就想推卸责任吗?若父皇有个三长两短,你难逃其咎!”
徐福吓得连连磕头:“大皇子饶命!臣真的不知道会这样。臣愿以死谢罪!”
扶苏瞪了他一眼:“你的命能抵得上父皇的万分之一吗?现在最重要的是救醒父皇!御医们怎么说?”
一名御医上前回答:“回大皇子,陛下所中之毒极为罕见,臣等正在全力研制解药。但需要时间……”
“需要时间?”扶苏眉头紧锁,“本宫不管你们用什么办法,必须尽快救醒父皇!否则……”他顿了顿,目光冰冷地扫过众人,“你们就都给父皇陪葬吧!”
众人闻言无不噤若寒蝉,连声应是。而徐福更是吓得魂飞魄散,体如筛糠。他知道若嬴政真的有个万一,自己肯定难逃一死。而且看扶苏的样子,恐怕还会让自己生不如死。
这时扶苏突然想到了一件事:“对了,徐福你不是说那丹药是一位高人给你的吗?那位高人在哪里?快带本宫去见他!”
徐福苦着脸说道:“回大皇子,那位高人行踪不定,臣也不知道他现在身在何处。”
“什么?”扶苏大怒,“你不知道?那你就是欺君之罪!来人呐,把徐福给本宫拖出去斩了!”
“大皇子饶命啊!”徐福哭喊着被拖了出去。而寝宫内的气氛也变得更加压抑和紧张。
就在这时,一名侍卫匆匆进来禀报:“启禀大皇子,外面有一名自称能救醒陛下的道士求见。”
扶苏闻言精神一振:“哦?快请他进来!”他心中暗想:莫非是天无绝人之路?父皇有救了?
来人正是杨凌,他一身道袍,仙风道骨,步履稳健地走进寝宫。寝宫内的气氛紧张而压抑,众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带着几分期待和疑惑。
扶苏迎上前来,急切地说道:“道长,你可算来了!快请看看父皇的病情如何?”
杨凌微微点头,也不废话,径直走到床前。他目光如炬,仔细察看了嬴政的脸色和脉象,然后轻叹一声:“陛下这是中毒了。”
众人闻言皆是一惊。扶苏更是急切地问道:“中毒?道长能看出是何种毒吗?可有解救之法?”
杨凌淡淡说道:“此毒名为‘百日眠’,中毒者会陷入昏迷,百日之后便会无声无息地死去。不过幸好贫道来得及时,还有救。”
说着他从袖中掏出一个瓷瓶,倒出一粒丹药来:“这是贫道炼制的解毒丹,可解百毒。快给陛下服下。”
有内侍小心翼翼地接过丹药,喂入嬴政口中。丹药入口即化,很快嬴政的脸色便恢复了几分红润,呼吸也变得平稳起来。
众人见状无不惊喜交加。扶苏更是激动得上前握住杨凌的手:“道长真乃神人也!本宫代父皇谢过道长大恩!”
杨凌微微一笑:“大皇子言重了。贫道不过是个方外之人,能救陛下也是缘分一场。”
这时嬴政缓缓睁开眼睛,看到眼前的杨凌时露出几分惊讶和欣喜:“杨凌?是你救了朕?”
杨凌躬身行礼:“陛下洪福齐天,自有天佑。贫道不过略施援手而已。”……
嬴政挣扎着坐起身来,感慨地说道:“朕自以为聪明一世,却没想到被那些术士所骗,服用了假丹以致如此。今日得杨凌相救,实乃朕之大幸!”
他顿了顿又说道:“朕决定封杨凌为国师,统领天下术士为朕炼制长生不老之药。杨凌你可愿意?”
杨凌闻言微微皱眉。他本是方外之人不愿涉足红尘俗事,但想到若能借此机会整顿术士之风或许也是一件好事。于是他沉吟片刻后说道:“陛下盛情难却,贫道自当接受。不过贫道有个条件。”
“哦?什么条件?但说无妨。”嬴政好奇地问道。
杨凌正色说道:“贫道希望陛下能广开言路、听取谏言、明辨是非、远离奸邪。只有这样天下才能太平百姓才能安居乐业。”
嬴政听后沉默片刻,然后缓缓点头:“好!朕答应你。”他知道杨凌这番话是肺腑之言也是为了大秦江山着想,“传旨下去封杨凌为国师统领天下术士!”
众人齐声恭贺:“恭喜陛下!贺喜国师!”而杨凌则站在那里神色淡然,仿佛这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之中……
嬴政坐在龙椅上,看着下方站立的杨凌,心中感慨万千。自从被杨凌救醒后,他对这位国师的态度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他深知,杨凌不仅有着高深的道法,更有着一颗为国为民的赤子之心。
“国师。”嬴政开口打破了沉默,“朕想与你商议一件事。”
杨凌微微躬身:“陛下请讲。”
嬴政叹了口气:“朕自知长生不老之梦已破,但朕仍然渴望能够延年益寿,多为百姓做些实事。不知国师有何高见?”
杨凌淡淡一笑:“陛下能有此心,实乃天下百姓之福。然而延年益寿并非靠丹药之术所能达成,而是需要顺应自然、修身养性。”
嬴政眉头微皱:“顺应自然?修身养性?这话听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却难啊。”
杨凌点了点头:“确实如此。但世间万事皆难在坚持二字。只要陛下能够持之以恒地修身养性,必定能够延年益寿、福泽绵长。”
嬴政沉思片刻,然后缓缓说道:“国师所言极是。朕决定从今以后放弃长生之梦,跟随国师学习养生之道。”
杨凌闻言微微一笑:“陛下能有此觉悟,实乃大幸。养生之道博大精深,非一朝一夕所能领悟。但只要陛下能够虚心学习、持之以恒,必定能够有所收获。”
嬴政点了点头:“朕一定会虚心学习、持之以恒。”他顿了顿又说道,“不过朕有一事不明,还望国师赐教。”
“陛下请讲。”
“朕想知道,国师所言的养生之道究竟包括哪些内容?”嬴政好奇地问道。
杨凌回答道:“养生之道包罗万象,但归根结底不外乎‘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这三点。”他顿了顿又详细解释道,“饮食有节即是指饮食要定时定量、荤素搭配合理;起居有常则是指作息要规律、顺应天时;不妄作劳则是指要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
嬴政听后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原来如此。这三点看似简单,却包含了养生的精髓。”
杨凌点了点头:“正是如此。养生之道并非高深莫测的学问,而是融入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只要陛下能够时刻牢记这三点并付诸实践,必定能够身强体健、延年益寿。”
嬴政听后郑重地点了点头:“朕一定会牢记国师的教诲并付诸实践。”他顿了顿又说道,“另外朕还想请国师在宫中开设一处养生讲堂,让宫中的皇子公主以及大臣们都来学习养生之道。”
杨凌闻言微微一笑:“陛下此举甚善。养生之道不仅能让个人受益还能福泽子孙后代。贫道自当接受。”
就这样,在杨凌的劝诫和引导下,嬴政开始放弃了对长生不老的执着追求,转而学习养生之道。而大秦王朝也在这种转变中逐渐走向了繁荣昌盛……
咸阳城外,地震的余波仍未消散,连日来的震动让百姓们惶恐不安。这日,地震已经持续了整整十天,城外的农田早已裂开了纵横交错的缝隙,一些房屋也倒塌成了废墟。
在一片被地震破坏的田地旁,几名农夫围在一起,议论纷纷。
“这地震都持续了十天了,再这样下去,今年的收成怕是全完了。”一名农夫忧心忡忡地说道。
“是啊,我家那几亩地全裂了缝,秧苗都枯死了。”另一名农夫叹了口气,“这日子可怎么过啊。”
就在这时,一名农夫突然惊叫起来:“哎呀!你们快来看,我挖到什么了!”
众人闻言纷纷围了过去,只见那名农夫手中捧着一块洁白无瑕的玉石,在阳光下闪着耀眼的光芒。
“这是……玉石?”有人惊讶地说道。
“没错,这的确是玉石。”一名见多识广的老者点了点头,“看这质地和颜色,应该是上好的和田玉。”
“天哪,这地震竟然把玉石都震出来了!”有人惊叹道,“这莫非是天意?”
“说不定是神仙显灵呢!”另一人附和道,“你看这玉石这么纯净,肯定是神仙赐予我们的宝物。”
众人议论纷纷,都对这块突然出现的玉石充满了好奇和敬畏。这时,一名年轻人提议道:“我们不如把这块玉石献给皇上吧,说不定能换来皇上的恩赐呢。”
“这个主意不错!”众人纷纷附和,“皇上一直喜欢奇珍异宝,这块玉石肯定能入他的眼。”
于是,众人商议了一番,决定派出一名代表将玉石送往咸阳宫。
在咸阳宫内,嬴政正在与杨凌讨论养生之道。忽然,一名内侍急匆匆地走进来禀报道:“启禀陛下,城外有百姓献上一块洁白无瑕的玉石。”
嬴政闻言眉头一挑:“哦?洁白无瑕的玉石?快呈上来让朕看看。”
内侍领命退下,没过多久,便捧着一块用黄色绸缎包裹的玉石回来了。嬴政接过,细细端详,只见这玉石晶莹剔透,温润细腻,确是难得一见的佳品。
“好一块美玉!”嬴政赞叹道,“这玉是从哪里来的?”
内侍回答:“是城外几个农夫在地里挖到的,他们觉得这是神仙赐下的宝物,所以特地进献给陛下。”
嬴政点头:“这些农夫倒也用心。传旨,赏他们每人百金。”
内侍领命退下。嬴政将玉石递给杨凌:“国师,您看看这块玉怎么样?”(本章完)
(https://www.bshulou8.cc/xs/293281/114515984.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