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大秦逮捕方士,关我炼气士什么事 > 第842章 金光闪闪

第842章 金光闪闪


嬴政迫不及待地接过玉瓶,打开瓶盖一看,顿时被那颗金光闪闪、香气四溢的丹药吸引。他深吸一口气,只觉心旷神怡,全身疲惫一扫而空。

    “好!好!好!”嬴政连声称赞,“前辈果然名不虚传,竟真将地乳灵髓炼成了极品丹药!朕真不知该如何感谢前辈才好。”

    云中子微微一笑:“陛下过誉了。贫道既已答应陛下,自然会全力以赴。这地乳金丹虽珍贵无比,但并非万能。它只能增强陛下修为、延年益寿,却无法让人长生不老。”

    嬴政听后点头:“前辈所言极是。朕也明白长生不老只是传说,能延年益寿、增强修为已是莫大福缘。”他将玉瓶小心收起,郑重地对云中子说,“前辈此次相助之恩,朕铭记于心。日后前辈若有需求,朕定当全力相助!”

    云中子笑道:“陛下言重了。贫道此次前来助陛下炼丹,一是为了还国师师弟一个人情,二是为了结一段善缘。如今丹药已成,贫道心愿已了,也该告辞了。”

    嬴政闻言一惊:“前辈这就要走?朕还想多留前辈几日,好好款待一番呢。”

    云中子摇头:“陛下好意,贫道心领了。但贫道习惯了闲云野鹤的生活,不喜欢被俗事打扰。况且炼丹之道讲究缘分和心境,此次炼丹虽成功,但贫道也感心力交瘁,需回去闭关修炼一段时间。”

    嬴政听后虽有些失望,但也知不可强留。他当即命人准备厚礼送给云中子,并亲自送他出宫。

    “前辈慢走,朕他日定当前往拜访。”嬴政在宫门口对云中子说。

    云中子笑了笑:“陛下有心了。他日若有缘,自会相见。”说着,他飘然而去,很快消失在天际。

    嬴政望着云中子消失的方向,久久不语。杨凌在旁安慰:“陛下不必过于伤感。师兄他日若有空闲,定会再来咸阳与陛下相聚。”

    嬴政点头:“国师说得是。朕能得到前辈相助,已是莫大福份。”他顿了顿,又说,“如今朕已得到地乳金丹这样的宝物,接下来该好好谋划如何统一六国、建立千秋伟业了!”说着,他眼中闪过一丝坚定和霸气的光芒。

    杨凌见状心中一凛,但也知这是嬴政的雄心壮志。他当即躬身说:“陛下英明神武、胸怀天下,实乃万民之福。臣愿为陛下效力,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嬴政听后哈哈大笑:“好!有国师相助,朕何愁不能统一六国、建立千秋伟业!”他顿了顿,又说,“传旨下去,明日早朝,朕要与众臣商议统一六国之大计!”

    随着嬴政的一声令下,整个咸阳城都沸腾了。所有人都知道,这位雄才大略的始皇帝要开始他的统一六国之旅了,这将是一个改写历史进程的大事件!

    次日早朝,嬴政端坐龙椅之上,俯视殿下群臣。群臣们议论纷纷,猜测陛下今日召集大家所为何事。

    “众卿家,”嬴政开口,声音洪亮而威严,“今日召集大家前来,是要商议一件大事。”

    群臣们立刻安静下来,屏息以待。

    嬴政扫视一圈群臣,缓缓说:“自朕即位以来,一直秉持‘天下一统’的理念。如今,六国纷争不断、各自为政、互相攻伐,导致百姓流离失所、文化凋零。朕不忍见此乱象再持续下去,决定出兵统一六国,建立一个强大而繁荣的大秦帝国!”

    此言一出,群臣们一片哗然。虽知嬴政有统一六国之志,但没想到他会如此直接地提出。

    “陛下,”一位大臣站出说,“统一六国固然是好事,但六国实力强大、兵多将广,我们若贸然出兵,只怕会遭到他们的联手反抗。”

    嬴政冷笑一声:“朕知六国实力不弱,但朕有信心将他们一一击败!朕已得到地乳金丹这样的宝物,可延年益寿、增强修为。有了这样的助力,朕还怕什么?”

    那位大臣被嬴政的霸气震慑,一时语塞。其他大臣们也都低下头,不敢再出声反对。

    杨凌见状上前一步说:“陛下英明神武,统一六国自然是手到擒来。不过臣认为,在出兵之前,我们还需做好充分准备和谋划。”

    嬴政点头:“国师说得是。那么依国师之见,我们应该如何谋划呢?”

    杨凌沉思片刻后说:“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六国的实力和情况,做到知己知彼;其次,我们要制定详细的战略和战术,确保每一次出兵都能取胜;最后,我们还要加强国内的治理和建设,为统一六国提供坚实后盾。”

    嬴政听后满意地点头:“国师所言甚是。那么这件事就交给国师和丞相去办吧。朕希望你们能尽快拿出一个详细的统一六国计划来。”

    丞相李斯出列领命:“臣遵旨!臣一定会办好此事。”

    退朝后,李斯找到杨凌商议具体事宜。两人都是足智多谋之人,很快便商定了一个初步计划。他们决定先派人前往六国刺探情报、了解敌情;然后再根据情报制定详细的战略和战术;最后调集大军、一举出击!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咸阳城内外都忙碌起来。一方面要派人前往六国刺探情报、筹备军需;另一方面要加强国内的治理和建设、提高百姓生活水平。整个大秦帝国都笼罩在一种紧张而兴奋的气氛中。

    日子在紧张而有序的筹备中一天天过去,杨凌和李斯等人经过反复商议和修改,终于拿出了一份详细的统一六国计划。这一日,他们再次来到宫中向嬴政汇报。

    “陛下,”杨凌手持计划书,神色凝重地说,“经过臣等人的精心筹划,现已制定出了一份详细的统一六国计划。请陛下过目。”

    嬴政接过计划书,仔细翻阅起来。他看得非常认真,不时点头表示赞同。这份计划详细列出了六国的兵力部署、战略要地、经济情况以及民心向背等关键信息,并针对每个国家制定了相应的战略和战术。可以说是一份非常完善且切实可行的计划。

    “好!好!好!”嬴政看完后连声赞叹,“国师和丞相果然名不虚传,竟能制定出如此精妙的计划来。朕对此非常满意!”

    李斯谦虚地说:“陛下过誉了。这都是臣等应尽之责。只要能为陛下分忧解难,臣等万死不辞!”

    嬴政点头:“朕有你们这样的忠臣辅佐,实乃大幸也。那么依计划行事,我们首先要对付的是哪个国家呢?”

    杨凌指了指计划书上的一处:“陛下请看,这里写的是韩国。韩国地处六国之中,兵力较弱、经济不振,且其国君昏庸无道、百姓怨声载道。因此臣等认为,我们应该首先出兵韩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其拿下!”

    嬴政听后沉思片刻,然后果断地说:“好!那就先拿韩国开刀!传旨下去,命王翦为将,率领十万大军即刻出征韩国!”

    随着嬴政的一声令下,整个咸阳城再次沸腾了。所有人都知道,这场旷日持久的统一六国之战终于要拉开帷幕了!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咸阳城内外都忙碌得不可开交。一方面要为王翦的大军筹备军需、送行出征;另一方面要加强国内的治安和防御工作,以防六国趁机来犯。整个大秦帝国都进入了一种临战状态。

    而远在韩国的都城新郑,此时却是另一番景象。韩国国君昏庸无道、贪图享乐,对国内的政事和军务一概不理。百姓们怨声载道、民不聊生,纷纷盼望着能有一位明君来拯救他们于水火之中。可惜他们不知道的是,一场灭顶之灾已经悄然降临。

    王翦率领的大军一路势如破竹、所向披靡,很快就打到了新郑城下。韩国国君闻讯大惊失色,连忙召集文武百官商议对策。可惜他们平时不修政务、荒废军备,此时哪里还有什么对策可言?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秦军攻破城池、杀入城中。

    就这样,在没有任何抵抗的情况下,韩国就这样轻易地被秦军给灭亡了。当嬴政得知这一消息时,他并没有感到太多的惊喜或意外。

    韩国灭亡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六国,引起了极大的震动。其他五国的国君纷纷召集文武百官商议对策,企图联手对抗秦国的侵略。然而,他们各自心怀鬼胎,难以形成真正的联盟。

    在赵国的都城邯郸,赵王召集了一众大臣商议对策。一位大臣站出说:“大王,韩国灭亡已成事实,我们现在必须尽快采取措施,防止秦国继续扩张。”

    赵王皱了皱眉:“那依你之见,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

    那位大臣沉思片刻后说:“大王,臣认为我们应该联合其他四国,共同出兵抗击秦国。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机会击败他们。”

    另一位大臣却持不同意见:“大王,臣认为此举不妥。秦国实力强大,我们若贸然出兵,只怕会重蹈韩国的覆辙。臣认为我们应该采取守势,加强国内的防御和治理,以待时机。”

    赵王听后陷入了沉思。他知道这两种意见都有道理,但却难以抉择。就在这时,一位使者匆匆来报:“大王,秦国派使者前来求见。”

    赵王一愣,然后挥了挥手:“快请使者进来。”

    片刻后,秦国使者被带进了大殿。他向赵王行礼后说:“外臣奉秦王之命前来拜见大王,并传达秦王的意思。秦王说,他愿意与赵国和平相处、互不侵犯,并希望两国能够建立友好的外交关系。”

    赵王听后心中一动。他知道这是秦国在试探他们的态度,但也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于是他笑了笑说:“贵使辛苦了。请回去告诉秦王,本王也愿意与秦国和平相处、互不侵犯。”

    秦国使者听后大喜:“多谢大王!外臣一定将大王的意思如实转告给秦王。”说完他便告辞离去了。

    赵王望着使者离去的背影,心中却是忧虑重重。他知道秦国的野心不会止步于此,和平只是暂时的。他必须尽快想出应对之策,否则赵国恐怕也难逃灭亡的命运。

    与此同时,楚国都城郢都里,楚王正召集大臣们紧急商讨对策。一位大臣情绪激昂地进言:“大王,我们绝不能坐以待毙!秦国若持续扩张,迟早会危及我们的安全。我们应联合其他国家,共同对抗秦国!”

    楚王听后,微微颔首:“爱卿所言极是。那么,依你之见,我们该如何联合其他国家呢?”

    那位大臣思索片刻后说道:“大王可先派遣使者前往燕国和齐国,游说他们加入联盟;同时,派遣大军前往魏国和韩国边境驻扎,以震慑秦国;最后,我们三国联手攻打秦国!”

    楚王觉得这个计划可行,便立即下令实施。然而,他并不知道,这个计划早已被秦国的密探探知,并报告给了嬴政。一场更为激烈的战斗,正悄然酝酿。

    就这样,在紧张而复杂的氛围中,六国与秦国的较量正式拉开序幕。这场战争,不仅将决定六国的命运,更将改变整个天下的格局。究竟谁能笑到最后?我们拭目以待!

    嬴政得知楚国的计划后,冷笑一声:“哼,楚王倒是打得一手好算盘,可惜他的计划已被朕洞悉。”他随即召来杨凌和李斯等人,商议对策。

    杨凌沉思片刻后说道:“陛下,楚国此举看似高明,实则漏洞百出。他们三国之间本就矛盾重重,难以形成真正的合力。我们只需分兵应对,便可轻松破解他们的联盟。”

    嬴政点头赞同:“国师所言极是。那么,依你之见,我们该如何分兵应对呢?”

    杨凌微微一笑:“陛下,臣认为我们应采取‘声东击西’之策。先派一支大军佯攻燕国,引诱楚、齐两国出兵救援;然后,再派精锐之师突袭楚国都城郢都,一举擒获楚王;最后,挥师南下,平定齐国。”

    嬴政听后,拍案叫绝:“好!此计甚妙!就依国师之言行事。”他随即下令调兵遣将,准备实施这一计划。(本章完)


  (https://www.bshulou8.cc/xs/293281/114515982.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