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商乱迷局 > 第181章

第181章


回到南京办,又是带回了办事处人员的年终奖,所有领到奖金的人,真应了那句老话“见钱眼开”,欢快的气氛立马洋溢着整个办公室。

包宇航在业务员里工作时间最久,自然分得的奖金算是最多的;几个新来的业务起哄,要宰他一顿大餐。一贯憨厚的包宇航只是捂着装有奖金的口袋,憨憨的笑着,不言声。

“请客吃饭是我的事,别难为包宇航了。”朱子顺早就想好了,虽说“佐拉”公司人情淡薄,但自己毕竟是南京办的“大家长”,同事间工作之余的融洽,自然不可或缺。

何况新一年里,团队的凝聚力,他这个负责人还需要每个员工对他的支持。

经过大家一番讨论,柳叶的建议得到了多数人的赞成。“吃最近最流行的小龙虾!”。

据柳叶说,离南京不远有个叫盱眙的地方,引进了这个外来物种—小龙虾,现在已经在不少城市成了食客的最爱。

下班后,郝爱国开着那辆叮当响,快散了架的面包车,由柳叶当向导,来到了南京餐饮扎堆儿的小吃一条街—迈皋桥。

“朱部长,我们要再晚来一回儿,就得排队等了。”下了车,柳叶把一行人带到一家招牌上写有“盱眙麻辣小龙虾”的店家门口,对朱子顺说道“这家店营业一直到天亮呢,食客不断。”

绿山是个海滨城市,在老家朱子顺吃过大对虾,皮皮虾,至于柳叶提及的这个小龙虾,他确实不曾耳闻,更没尝试过。

还没进到店堂大门里,一股浓郁辛辣味道就刺激得朱子顺连打了两个喷嚏,不禁说了句:“真够味儿!”

“您试了就知道了,吃这个小龙虾可上瘾了。”柳叶以老食客的口吻,吊着朱子顺的胃口。

店内很简陋,四个长条板凳围着一张看不出本色的桌子,走在过道处,不小心就会被洒在地上的红油滑一趔趄。

几个人坐定后,柳叶老道的数了人头,告诉服务员先上五斤,回头对朱子顺说:“吃小龙虾得喝冰镇啤酒,这叫‘冰火两重天’,爽死了。”

“今天都听你的。”朱子顺笑着说。

这种店,不像特色菜馆,客人多了,每上一道菜能把人急得肚子咕咕叫。单子刚下没两分钟,服务员就双手抱着一个溅着油星的大铝盆,疾步来到了他们桌前。

“五斤小龙虾,几位慢用。”服务员喘着粗气,大汗珠子几乎滴答在了冒尖的红彤彤的小龙虾盆里。

柳叶做着示范,从桌上拿起两只薄薄的胶皮手套,套在自己手上,招呼着大家:“动手吧!”

朱子顺照着柳叶的指导,一边用手,一边张大嘴上下颚,咬合着这张牙舞爪的小龙虾,只吃了一个,就被又麻又辣附着在它身上的汤汁,刺激的张着嘴,呼着火辣辣的热气。

“怎么样?朱部长过瘾吧!”不管年龄多大的女人,只要她们抛开了矜持,在饭桌上的战斗力远超男人们。不一会儿,柳叶面前已经堆满了小龙虾的残胳膊,断腿儿。

不得不说,同事们围坐在这么一大盆火红小龙虾前聚餐,远比在大饭店里身上搭着白餐巾,还得注意吃相的氛围痛快得多。

“咔嚓”“咔嚓”店里处处响彻着,人的牙齿和小龙虾坚硬皮壳的交锋声响,他们这桌也不例外。一阵风卷残云后,包宇航先端起了酒杯,站起身向朱子顺敬酒。

“朱部长,谢谢您给了我在‘佐拉’工作的机会”包宇航有些激动,说“不瞒您说,长这么大,我还从来没有挣过这么多钱。”

包宇航的话倒让朱子顺觉得心里发酸。去年,南京办给公司贡献了多一半的利润,弗朗西斯林,蓝小姐赚得是盆满钵满。而给员工的这份酬劳,不过是九牛一毛。

苦孩子这份无奈的满足感,反而无形中纵容了这些丧尽天良的老板们。

“不要这么说,这是你应得的。”朱子顺环视一下在座的人,说道“我不是老板,但我可以跟大家承诺,凡是公司规定的福利,我都会一分不少的发到大家手上。只要你的本职工作做到了。”

郝爱国经常和包宇航搭档,在一起往商场配送货,对包宇航的情况更多一些了解。

“朱部长,您可能不知道。包宇航在他们老家就算大龄青年了。”郝爱国看了一眼包宇航,跟朱子顺说“他们那里都是早婚,听说四十岁当爷爷的都不新鲜。”

“是嘛!”朱子顺觉得很新奇,毕竟绿山男女二十五六岁,甚至三十岁上下结婚成家都很正常,郝爱国的话让他来了兴趣“那包宇航是不是要准备结婚了?”

“哪那么容易。我们老家想娶个媳妇彩礼要这个数。”包宇航伸出手比划了一下,怕朱子顺不明白说“八万八千八百八十八,有零有整。”

“卧槽,那娶的是媳妇还是买个金人啊!”

“就这风气,有闺女的家要了彩礼,在反过来为儿子娶媳妇再掏出这份钱来。”包宇航摇着脑袋说“在我们那儿,娶个媳妇父母就得剥层皮。”

“我要是不来咱们公司,估计同学都当上了爷爷,我还是光棍一条呢。”包宇航自嘲了一句。

“今年跟朱部长好好干,争取明年娶上媳妇。”郝爱国也端起酒杯来,给包宇航鼓劲儿打气。

正在这时,一个学生模样的女孩抱着一个募捐箱走到他们桌前,礼貌地说:“哥哥,姐姐打扰一下,我们是‘希望工程’的志愿者,请您献出一份爱心,为山区读书困难的孩子,捐上一支笔,一本书,一个笔记本吧。”

朱子顺看了一眼,募捐箱上面贴着那张著名的蓬头垢面“大眼睛”女孩的照片。顺手拿出钱夹,掏出来五十元大票,对志愿者女孩说:“这算是我们大家的。”

志愿者女孩连声道谢后,又转向其他食客去了。

“朱部长,这些年新闻媒体里一直说八十年代生的孩子,叫他们‘小皇帝’。”郝爱国掏出烟来,递给朱子顺说“我怎么觉得这叫法,那么奇葩。”

所有人都放下手里的酒杯,小龙虾,凝神看着郝爱国等他的下文。

“咱不说这个照片上乡下的‘大眼睛’女孩,就说我那个姑娘,还是在南京市,城里。”郝爱国叹口气说“哪是什么‘小皇帝’啊,平时就她那常年服用的药,能不给她断了顿,就阿弥陀佛了。”

“说这种话的人,都是些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主。”朱子顺见郝爱国有些伤感,忙把话岔开,说:“我儿子今年就要出生了,也不知道那些‘神人’怎么称呼这一代人。不会叫‘太上皇’吧?”

那个被大家叫做“小天津”的业务,接过朱子顺的话说:“哪那么多‘小皇帝’,信不信过些年,这代孩子,该去御膳房当厨子,该去浣衣局搓衣板的少不了。”

“这倒是实在话。”郝爱国笑出了眼泪。


  (https://www.bshulou8.cc/xs/292625/32390115.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