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商乱迷局 > 第322章

第322章


为这次巡查半个国内市场,朱子顺利用待在销司的这几天,将雷声任职前后,“桂南集团”营销政策文本都带到办公室里,潜心研读了一番。

对比后朱子顺发现,早期的版本在各项费用使用上,分公司经理有很大的权限,只要未超出集团规定的标准,这些大区负责人可以巧立各种名目,将本该用于市场的费用,可以很容易造花账,落入说不清的去处。

雷声的新版本,一方面将费用占比大幅压缩,并明确了销司的审核,审批权;也就是说如果不符合标准的费用,他可以一票否决,哪怕即使真得使用在了市场上面。

从以销售为导向,到控制营销成本利润为导向,雷声的改革方向无疑是正确的。

但这些老营销们习惯了大手大脚,唯我独尊;难以一下子接受这种“勒脖子”“削藩”的改变,这也就不难理解了。

朱子顺自从入职销司后,有一个印象特别深刻,雷声作为销司老总,很少与分公司各级营销人员主动去联系,沟通;除了下面呈上来各类申请,报告,在上面阅批之外,总给人一种高冷的感觉。

雷声的工作日程基本上是在销司,集团总部两点一线。办公桌上总有批阅不完的公文,参加集团,事业部大大小小的会议,在不同媒体,特别是广西自治区,市,县各级电视台出镜,接受采访,宣传,推介“桂南”不凡的成就和产品。

用日理万机形容雷声不为过,但是对摁下葫芦起了瓢,出现的市场乱象,他尽管心知肚明,却从不亲临一线直面解决。至少自从朱子顺成为雷声左膀右臂那天起,未见他有这方面的任何举动。

寸有所长,尺有所短。雷声是否也像韩信对刘邦所言,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或者更似诸葛孔明有“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能力,亦或是有意藏拙,把自己不善于解决实际问题的短板,巧妙的分解给属下。

这些还都不得而知。

对雷声这个顶头上司,朱子顺到目前,还是云里雾里看不大懂。

周一,朱子顺和丛辉同乘一辆车前往南宁机场。一路上朱子顺见丛辉心事重重的样子,知道他由于上次出师不利,心理压力有些大。

“我给你个建议,先易后难。”丛辉的性格,处事方式尽管不是太讨喜,但接触一段时间后,朱子顺看得出,他倒是有一颗敬业的心,只是一直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

“你说说,朱哥。”称呼的改变,可能也意味着丛辉开始有了一定的反思。

“南方区域具体的事儿我不是很清楚。”朱子顺说“但X市重新恢复市场,却是马上能看到成效的,你不妨先到那里去。分公司农经理也求之不得,搞定了那里,这一趟差你心里不就有了底嘛。”

“有道理,有道理。”丛辉舒展开了紧皱的眉头,反过来讨好朱子顺“你去沈阳可得有心理准备,那个罗经理像块儿粪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另外他和这四姐,那五姐都有些说不清的猫腻,你可当心。”

“嗯,遇到啥情况我会跟你通电话,再请教你。”

“哥儿俩就别说这话了。”丛辉已经开始从“美企”白领的雅,开始向“俗”转变了“我还是那句话,咱们这些新人得抱团才成。”

丛辉听从了朱子顺的建议,在南宁机场改签了机票,头一站先奔中原公司去。

朱子顺的这班飞机,要经停北京首都机场。此时T2航站楼还正在建设,所有进出港航班,都在T1起降,忙碌的首都机场明显有些不堪重负。

在候机厅等待了一个多小时后,广播里传出来朱子顺这趟航班,请旅客重新登机的消息。

排在朱子顺前面的是几个金发碧眼的老外。检票台两位机场女工作人员,一脸灿烂的笑容,辅之热情洋溢的肢体语言,莺声欢语的问候,招呼着洋人。既体贴又周到。

老外进闸后,便是和朱子顺一样的国内旅客,工作人员比“变脸”还快,很快收起了职业微笑,瞬间变成了“冰美人”。

这一切朱子顺看在眼里,不禁怒从心起,当排到他过闸机检票时,便停住脚,对工作人员说:“把你们对老外的笑脸,朝我和国内旅客重演一遍。怎么你们的笑,对同胞就笑不出来吗?”

“这位先生说得没错,这些人对老外,对我们简直就是两副面孔。”

“一副奴才相,见到老外比见亲爹亲妈还亲,德性!”

朱子顺的意外之举,引来了国内旅客的共鸣,那两位工作人员,被指责的一时有些不知所措。

见到登机口这里出现了的骚乱,一位主管模样的女人跑了过来,向旅客问询出了什么状况。

得知前因后果后,主管一再表示对属下的培训不周,向所有旅客致歉;并要求那两位工作人员,按规范,标准对每位通闸的旅客展现出笑容。

可以想象,在主管要求,旅客骂声中,那两位露出八颗牙齿的职业微笑,其实比哭还难看。

有些事朱子顺比较容易理解,毕竟国门大开,好多新鲜的事物,让封闭多时的国人,见识到了“东洋”“西洋”的先进一面。“外资企业”的理念,洋货的精致,都无不佐证着这一切。

但不知谁先引领的风潮,从那个加拿大留学生“大山”开始,电视屏幕上不时涌现出肤色各异,会说相声,表演小品,甚至唱着主旋律民歌的老外。

这些远渡重洋来到中国的外国人,可能连自己都没有想到,一夜之间会成为泱泱大国的明星。受到亿万人的追捧。

反过来,有许多去欧美淘金的国内一流演奏家,大明星,不时传来他们在异国的艰难,甭说登台演出,苟活都不易。

不知道这是我们礼仪之邦传承下来的美德,还是得了一种“失心疯”“软骨病”。很是不可思议。

天气很好,飞机飞行的一直很平稳。不到一个小时,朱子顺就要落地沈阳桃仙机场了。

沈阳这座城市,对朱子顺实在是太有缘分了。当年在“华丽”公司和章工出差,在这里曾被派出所,作为嫌犯扣留半宿那一幕,至今让他还记忆犹新。

时过境迁,朱子顺很清楚此次沈阳之行,要比那次乌龙事件解决起来要复杂,困难得多,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https://www.bshulou8.cc/xs/292625/32389974.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