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春秋:内嫂勿怕,我来救你 > 第 642 章 狗血初会(下)

第 642 章 狗血初会(下)


王浩正躺在冰凉的池子里惬意地闭眼泡着,嘴里还低声嘀咕:“江南的鬼天气真是糟糕,几天没洗澡,身上都快臭了。”

突然,一阵巨大的落水声令他猛地睁开了,立刻条件反射似地跳了起来,全身变得无比警惕。

“啊……救命!”一声尖锐地女声传来。王浩这才发现原来是一个身披甲胄的人在水里拼命扑腾。

“哦靠,这尼玛什么情况,这么荒僻的'冷宫'从哪儿冒一个无名小卒。不管如何,先把这'旱鸭子'救了,否则极有可能把吴国内卫吸引过来。”王浩暗忖道。

想着,他就飞快地游过去,探手把那人一把抓起,旋即捂住那小卒的嘴。手刚触碰到那人的嘴唇,那触感别提多美妙了,如同Q弹软滑的果冻,他瞬间如触电一般。

“莫要声张,若惊动吴军,吾等则危矣!”王浩怕那小卒仍旧叫唤,低声说道。

姬珏被王浩一把抱住,脑袋露出了水面,喷出一口水来吐在王浩脸上,剧烈地喘息起来。

“登徒子,速速放手!”姬珏下意识地娇呼道。她终究是个未经人事的少女,且贵为周王室天潢贵胄。

她被一个赤身裸体的男人就这么给粗鲁地抱着,下意识地就要挣扎反抗。可令她更尴尬地是,随着她的挣扎,王浩的手反而一不小心箍住了她胸前的绵软之处,那弹性绵软而挺翘。

“咦,不对啊,这小兵的胸部怎么这么大,这么软。……难道……”王浩联想到前世那些狗血穿越剧,脑海中浮现出一个大胆地猜想。

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他仔细打量起那小兵的脸蛋。这时,姬珏脸上的那些涂抹之物早被池水给冲刷掉了,露出了那张吹弹可破的艳丽脸蛋。

卧了个槽的,这还真是个女的,貌似还是个大美妞。他迅速抱着姬珏游到池边,抱着她放在紫薇殿的地板上。

摘下她的头盔,一头如云的秀发如瀑布一般垂了下来。由于浸泡过池水,姬珏的秀发黏在晶莹如玉的白皙脸蛋,池水顺着她娇小而圆润的下巴往下流淌。

“美女……哦不,小姐,汝乃何人!此处荒无人烟,尔如何至此?”王浩低声询问道。

姬珏被识破女儿身,眼前少年又是她无数次憧憬的梦中之人,既羞赧又有些胆怯。她一双美目仔细打量着少年,脑海中却思索着如何应对王浩的询问。

“小女乃洛邑人氏族,名珏儿。……”姬珏见王浩正目光灼灼地等待着自己的回答,知道蒙混不过去,只能开始编起来。

洛邑郊外的一个小村落,一户普通农户家,家中一对老夫妇,膝下只有一女。……最终,珏替年老力衰的老父从军,而且偶然间她还混进了周王室的卫队。

王浩听着她朱唇轻启,巴拉巴拉讲自己的过往,心中不由冷笑:半真半假,说谎的最高境界。大盆领,厚甲片,真牛皮,看样子确实是东周王室军的盔甲。

可她说自己是替父从军,那桥段不是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段子嘛。可在春秋战国时代女子替父从军还不被人发现,那种可能性能有多少?

所以说她撒谎的可能性很大,那么她必然是在竭力掩饰自己身上的秘密。其实她大可不必了,毕竟他和小兵珏才刚刚认识,她没必要和一个陌生人解释那么多。

这女子的气质一看就不是寻常人家的子弟,即使她身穿牛皮甲胄,那股自带的雍容典雅比之姒瑾和滕玉这两个越、吴两国的公主也不遑多让。

“小女已据实相告,然则公子如何称呼?”姬珏坐在宫殿的地板上,躬着一双玉腿,吸溜一下晶莹如玉的琼鼻娇羞说道。

王浩略一思索,便朗声低笑道:“呃,哈哈,敝姓李,字子越!吴国延陵人氏(今江苏常州)劳烦小姐转首,小子欲更衣也。”

说着便从池子中跳了上来,冷不丁的一眼,那一身不甚精壮但又略显结实的白皙肌肉看得姬珏满脸羞红,小心脏怦怦乱跳,仿佛要从嗓子眼里跳出来。

“啊,……公子请自重!”姬珏立马转过螓首,语气稍显严厉道。人家穿衣服,总不能不让穿吧,不过少女总该有少女的样子,不然令王浩这小子看轻了自己。

少女心,海底针。王浩倒也不管那么多,穿衣服要紧。他还想溜出去看看,滕玉在宗庙那边不晓得如何了。

前殿的婢女明月还在哄王怡兰,仿佛听到了后殿的一些动静,碍于男女有别,王浩没叫她,她倒也不敢过去。

紫薇殿的前、后殿之间,因为有沐浴的池子,所以用高大的帘子隔开了。因此,明月没法看到后殿的光景。

于是,明月轻声喊道:“公子,发生何事?可需婢子服侍乎?”

听到前殿传来的呼唤,姬珏吓了一跳,慌忙眨眼暗示王浩别让明月过来。问题是那妞眨眼太过妩媚,反而更像是暗送秋波,搞得王浩心里涌起了一股异样的感觉。

这时,王浩已经穿上了深衣,他无奈地捏了捏鼻子回答道:“无妨,本公子沐浴已毕,正待更衣!”

见前殿不再有声音,姬珏玉手轻抚胸口,放下心来。

……

吴国宗庙里,滕玉全身缟素,自有一股楚楚可怜的气质。她跪在阖闾的灵柩前,泪水湿润了眼眶,梨花带雨。

“父王啊,你我虽不是真正的父女,但你对佳琪的父爱我自不敢忘记。可王浩乃我情定三生之人,无奈你二人水火不容,此事令我左右为难。如今,我送你最后一程以全了这父女之义。”想到了这里,她恭恭敬敬地给阖闾的遗体磕了三个头。

她这三个响头磕在冰冷的宗庙地板上,发出“咚、咚、咚”的响声,甚至磕破了雪白的额头,殷红的血水从头上渗出,别有一股凄惨之美。

庙堂里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夫差等弟兄三人见滕玉这般,虽眼中有不忍之色,但想到她不顾礼义廉耻,和王浩苟合还有了孩子,也不敢上前劝慰。

伍子胥的眼中露出一抹鄙夷的目光,心中不屑冷哼道:“哼,欣欣作态耳。昔先君厚待尔如斯,汝尚苟合于仇敌王子越,可曾思愧对于先君及吴国。”

孙武眼观鼻,鼻观心,老神在在半跪在宗庙的地板上,全当没看见这一切。阏蓬躲在角落里,心疼滕玉。诸国使者却面面相觑,窃窃私语,有不少面露嘲讽之色。

叔姬寺吁将一切看在眼里,心中不免叹息。旋即,她上前欲搀扶自家妹子,轻声安慰道:“小妹,快快起身,父王已薨,人死不可复生,切莫过于悲伤!”


  (https://www.bshulou8.cc/xs/2017835/11110490.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