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青梅竹马齐奔朝堂夺权势 > 第846章

第846章


赵小翠也劝说田芳:“宋英与雁行的话在理,田芳,这事你要早做打算,这样的人家不是好归宿!”

田芳很是犹豫,“这……别人会笑话我的,而且我爹娘不会同意的。”

二妮也觉宋英她们说得太简单,“我看这件事情得慎重,眼下田芳妹妹的夫家并未对她怎么样,甚至可说得好,以田叔他们的性子,是不会帮着她和离的。

况且,便是成功和离了,田芳妹妹的后半辈子要怎么办?她爹娘不让她回来,又没有夫家,和离后她住哪?吃啥?”

俞令纨都惊呆了,前一瞬,她还在震惊宋英教伙伴识字认草药,与她印象里的女孩子完全不一样。

下一刻,又扯到婆家虐待、作践媳妇,夫妻和离,话题转得太快了!

不过,女子和离素来都是艰难的,即便如她这样的官家女子,有娘家的支持,和离都得脱层皮,更何况是贫家女。

见她们双方谁也说服不了谁,俞令纨插话道:“令薇妹妹还做过夫子呢?”

苗语芙笑道:“可不止是做夫子这样简单哦,听我家相公说,她当初自己都很艰难,没赚几个钱,还想着要帮伙伴们一把……”

听完宋英早期的经历,本只为岔开话题的俞令纨再一次被震惊,“令薇妹妹可真是一再令人刮目相看!”

宋英被夸得不好意思,“都是些小事情,不算什么的。”

“这怎么能是小事情!”赵小翠拔高了声音,“这完全说得上是改变了我们命运!”

“对,小翠姐说的不错,不止是识字识草药,还有你教我们认清的道理……”

于是,话题又转回到对宋英的道谢上,一直持续到深夜,吃席的人们都离去,锅碗也都洗涮干净,女孩们才依依不舍离去。

送别她们,宋英洗漱完,准备睡觉了,杨氏却推门进来。

宋英愣了下,起身迎道:“二婶,还没睡啊,今日您受累了。”

“这大喜的劳累,我可巴不得月月都有呢!”杨氏笑眯眯过来,坐在宋英的旁边。

“你没有娘,这些事情我本说让你奶奶教你的,她却非要让我来。”

原来是这事。

宋英道:“我是大夫,这些事情我知道的,不用人教。”

杨氏卡住,好半晌才讪讪道:“大夫还学这种事情吗?”

“自然,很多男性女性疾病,都与这有关。”宋英说得很平静,一点没有害羞的意味。

“哎呦,我这脑子,怎么没想到,你连那种疾病都能治,怎么会不懂。”杨氏尴尬地不行,却没有要离开的意思。

她挠着后脖颈,半晌又道:“还有一事要跟你说,元娃今年童子试不是府试落第了么,我想着现在腊月里,你们又新婚燕尔,想来袁清那孩子不会再去县学,要不你与他说说,让他这段时间多教一教元娃?”

今年又是童子试的年份,二月初,宋元参加县试过了,可四月的府试却没通过,与他一样的,还有赵子良。

饶是如此,杏花村上下也是高兴不已,毕竟他们还小,特别是宋元,才十四岁,又是嘉湖书院的学生,未来考中秀才的希望很大。

这在杏花村可是独一份的,以前考中秀才的徐大山是外来人,杏花村的人只能算是沾光。

为此,李氏杨氏很是风光了一把,村民们对宋家也越发客气。

宋英的好心情一下没了大半,她也希望小弟能早日考中秀才,但杨氏的行为令她十分膈应。

她吸了口气,努力维持着冷静,“书院闭课得腊月中旬,那会儿都忙着准备年货,怕是没有时间。

书院的先生们学问都很高,袁清也是他们教出来的,小弟跟着他们学已经足够了。”

杨氏搓着手,脸上堆着笑:“先生们的学问自然是极好的,只是书院里那么多学生,他们哪能个个都顾得周全?

你小弟素来崇敬袁清,常说他的文章写得比书院里的老学究还通透。他们又是同辈,说起话来也不必像对师长那般拘束,有什么不懂的直接问就成,不用瞻前顾后。

反正腊月正月里也没事,你就与袁清说说,让他教一教元娃。”

既然委婉没用,宋英直接挑明道:“腊月要备年货,今年又是我在袁家的第一个新年,怎么可能会清闲?

正月里要四处拜新年,二婶当初也经历过,怎么可能会清闲?

还有,我这才刚嫁到袁家呢,你就这样急赤白脸地使唤侄女婿,你考虑过袁家人要如何看我吗?

小弟府试没过,下一次考得两三年后,充裕得很;可袁清是明年就要考乡试的,自己读书的时间尤为不够,哪还能抽出时间来教小弟?

你一片慈母之心,为小弟考虑,我能理解,但这件事情,不行!”

杨氏的脸上顿时红一阵白一阵,她还想再说,可宋英的话把她的理由全部堵死了。

憋了半天,她只能讪讪道:“不都说袁清读书厉害么,我想着他家既然选在今年成亲,乡试应该已经有把握,这才想着趁着这段时间空闲……

嗐,是二婶考虑不周,这事就作罢,你就当二婶没提过。”

一边说着,她一边转身出去。

宋英轻轻呼出口气,放缓了语气叫住她:“二婶,小弟还小,天赋又好,总有考中的一日,你们不必过于着急。

与袁清同一年的院试案首你知道吧,他当初卡在院试一关近十年,盖因家里人给他的压力太大了。

你们过于着急,给小弟压力,反而对他不好。做学问犹如浅水推舟,学问够了,水深了,舟自然不推而动,这是袁清老师,教他的道理。”

一听可能对宋元不益,杨氏顿时郑重起来,“还有这样的事?!哎呦,我们什么都不懂,险些害了你弟!英娃,你们见识广,以后我们有做的不对的地方,你可一定得提醒我,千万别因为我们是长辈,就不说!”

“行。”宋英随口应着,早习惯了他们对宋天宋元的事情格外上心。

只要关乎宋天宋元,他们就会考虑周全、良善厚道。


  (https://www.bshulou8.cc/xs/1999075/23635696.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