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 > 第131章 东风已至(上)

第131章 东风已至(上)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拉克希米·葩依不清楚什么时候才会出现弗兰茨所说的时机,更不知道所谓的时机是什么。

    但很快一则消息便在土兵中传开了。

    “英国人派发的新式步枪子弹的纸质外壳上涂有牛油/猪油。”

    这个传言完美的激怒了印度次大陆上最主要的两个群体,对于虔诚的印度教教徒而言,牛是印度神话中一种神圣的生灵,甚至是湿婆的坐骑。

    接触用牛油浸泡的子弹壳在他们看来是一种十分严重的亵渎行为。

    另外印度教中的牛之五宝指的是牛奶、酥油(也经常翻译成牛油)、酸奶、牛尿、牛粪。其中的酥油指的是由牛奶提炼而来的一种油脂,并非是从牛的身体上榨出。

    对于印度的穆斯林来说,猪是不洁之物。用嘴直接接触不洁之物在他们看来,比印度教徒食用牛粪、牛尿的行为更加无法接受。

    一个传言完美的激化了两个种群的矛盾,拉克希米·葩依就知道弗兰茨所说的时机已经到了。

    此时拉克希米·葩依已经通过信使与各主要土邦建立了秘密盟约,一旦英国人对任意一家发起进攻,其余同盟应当全力以赴进行救援。

    不过跟随过弗兰茨的拉克希米·葩依深知空洞的誓言没有任何约束力,唯有实际的利益才能将所有人团结起来共同对抗英国佬。

    为了强化盟约效果,拉克希米·葩依与各土邦的王公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奖惩机制,规定各自责任和战后利益划分原则。

    按照盟约办事的将会得到更多土地和更高的官职,违反盟约的人将会遭受惩罚从削减土地、爵位一直到被抄家灭族。

    然而到了最后拉克希米·葩依与各土邦的王公还是不约而同地采用了最古老的方式——互换人质。

    互换人质虽然无法保证绝对的忠诚,但却能在最大限度上增加背叛者的风险和成本,从而让整个同盟更加可靠。

    在已经分崩离析上百年的莫卧儿王朝、王公贵族们各怀鬼胎的情况下,这已经是拉克希米·葩依能想到的最好的办法了。

    虽然十分不舍,但拉克希米·葩依还是将自己儿子夸拉旺·拉奥和养子达摩达尔·拉奥送了出去,她知道只有这样做自己才有一丝成功的可能,印度才会有希望。

    事实上在奥地利帝国的经历让拉克希米·葩依觉醒了民族属性,她是真心渴望着能让自己的国家变得强大。

    弗兰茨所说的曹操的故事也更适合她的东方思维,拉克希米·葩依觉得自己也可以做一做那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枭雄”。

    她很清楚莫卧儿王朝的皇帝巴哈杜尔·沙二世有多么无能,莫卧儿王朝那些皇子们也被英国人圈禁成了绣花枕头。

    事实上拉克希米·葩依也被甘加达尔·拉奥送到过皇宫之中,但骄傲如她又怎么可能看得起这群绣花枕头。

    结果拉克希米·葩依不出意外地被赶出了皇宫,从那时起她就知道莫卧儿王朝靠不住。

    挟天子以令诸侯又怎样?不过是一世骂名,只要能让印度民族独立,复兴莫卧儿王朝,纵然粉身碎骨又如何?

    很显然民族主义的洗脑能力还是很强的,不过她很快又想起了弗兰茨的建议。

    在弗兰茨看来民族主义对于印度还是太早了,而且民族成分太过复杂,哪怕是到了现代印度各民族的认可度也不太高,反倒是宗教的认可度更高一些。

    民族主义在印度只适合做个幌子骗骗那些聪明人,对付平民百姓还是减租、分地、分粮更为实际。

    对于弗兰茨的思路,拉克希米·葩依总是充满了鄙夷,不过她必须承认弗兰茨要比她更强、更有先见之明。

    就在拉克希米·葩依还觉得事情还需要继续发酵一段时间的时候,突然一个让她难以置信的消息传来。

    “英国和俄国开战了。”

    虽然此时大多数印度人都不太清楚俄国这个国家,但拉克希米·葩依可是非常清楚俄国的巨大。

    此时印度的面积是奥地利帝国的五倍,而俄国的面积是印度的五倍以上。

    在她看来与如此庞大的帝国开战,即便是大英帝国也不可能迅速结束战斗。

    而且奥地利与俄国是盟友关系,这意味着之后奥地利也很可能加入战争。

    拉克希米·葩依可是参观过奥地利的那些大舰巨炮,在她看来奥地利海军的舰船简直如同神话之中的武器一般,英国海军倒像是劣势的那一方。

    如果欧洲战事吃紧,那么英国人不但无法支援印度战场,甚至要从印度抽调兵力。

    如此一来她的胜算就大了很多,至于国内的那些王公贵族在她看来全是废物。

    其实拉克希米·葩依之所以会有这种感觉,主要是她太早接触到了弗兰茨,她总是会下意识地将别人与弗兰茨相比。

    所以拉克希米·葩依在印度看谁都像是废物,虽然她嘴上不承认,但内心中已经完全接纳了弗兰茨,甚至觉得印度如果被这样的人统治也不错。

    在得到英国身陷欧陆战场的消息之后拉克希米·葩依和结盟的王公一起开始了行动。

    一天夜里,几个极不情愿的土兵在当地婆罗门的强烈要求下不得不来到了一处遗迹。

    老实说他们对于已经失势的王公很尊重,甚至依然敬畏。但他们也要工作啊.

    刚刚到达遗迹这些土兵就闭上了嘴,因为这里正站着各自宗教领域内的权威,信众的数量更是远远超乎他们的想象。

    火光摇曳,将众人的面孔照得忽明忽暗。一种无形的压力瞬间涌上土兵们的心头,他们慌张、恐惧立刻写满了脸上,一些胆子小的人甚至开始忏悔起来。

    “我们也不想那么做啊!”

    “都是英国人让我们做的!”

    “我只是为了混口饭吃。”

    那些大祭司和附近有名望的人物并没有关注他们的哭诉,只是有人抬上来了一口箱子。

    那些土兵认识这种箱子,是英国人专门装载武器弹药的箱子。

    “这是要做什么?”

    就在他们疑惑不解之际,一名祭祀砸开了箱子。那名祭祀瞬间露出了厌恶的表情,他敢肯定这里面一定有着那些亵渎玩意。


  (https://www.bshulou8.cc/xs/1792685/44273584.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