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火热年代:从娶女知青开始 > 第557章 车载打井机成果,震惊农业部,大生产任务

第557章 车载打井机成果,震惊农业部,大生产任务


  “村子里那口老水井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了,早就不好用了。”

  支书听了李铁锤的计划后,显得十分积极,喊上赵老全在前面引路。

  村子里道路逼仄,特别考验司机的技术,不过这次驾驶机载钻井车的是专门从卡车队挑选的好手。

  片刻功夫之后,机载钻井车抵达了村西头。

  李铁锤选了一片平坦的区域,让钻井车停下,放下支撑腿。

  这一步十分关键,钻井车跟起重车的性质差不多,没有稳定支撑,很容易翻倒。

  四条支撑腿稳稳撑在木板上,李铁锤抬起手腕看看时间,挥下了手。

  “开始吧!”

  轰隆隆....车上的技术员按下开关,钻井架子在液压的作用下缓缓伸出来,看得那些社员们啧啧称奇。

  “我滴乖乖啊,还是自动的啊。”

  “开玩笑,这么粗的钻井杆子,要是人抬的话,岂不是得累坏。”

  议论声中,钻井杆子飞快转动着接近地面。

  三刃钻头就像是切豆腐一样,插入到了地面中。

  伴随着泥土被喷洒出来,钻洞越来越大、越来越深。

  “这也太锋利了吧。”

  “这才几分钟,就钻了七八米,要是咱们人干的话,至少得三四天时间。”

  李铁锤这边也没闲着,让支书组织社员们赶紧清理泥土。

  社员们此时发现自己清理的速度竟然赶不上钻井速度。

  “出水了,快看啊,出水了!”

  大概十五分钟后,一个眼尖的年轻人率先喊了起来。

  只见一股清水从地下涌出。

  李铁锤让操纵员放慢速度,钻井机又工作了两分钟,往下再挖了两米后,停了下来。

  支书一直在旁边看着,此时也被打井机的速度给惊住了。

  原本以为只是试验。

  现在这打井机如此好用,要是能让李铁锤帮着多打几口井,那公社里面就能省不少力气。

  只是此时试验还没完成,支书也没好意思开口。

  这边完成后,机载钻井机可以移动的优点就体现出来了。

  只花了二十分钟,就来到了公社后面的小山坡上。

  这片区域下面全都是岩石,三刃钻头飞速转动,速度稍微慢了一点,不过还是很快就钻开了岩石。

  看着那些岩石碎屑,李铁锤就知道此次试验已经稳了。

  事情正如李铁锤预料的那样,这次仅仅比在村里里打井多花了不到十分钟。

  看着那喷涌而出的山泉,支书再也忍不住了,从兜里摸出一根烟递给李铁锤。

  “铁锤同志,现在各个公社都在打井,上面还派人下来督促,你看能不能帮帮忙,让老叔也挣个先进,光荣一把啊。”

  李铁锤笑呵呵的接过烟:“老叔,你放心吧,等会试验结束后,顺带着在蔬菜基地那边打个十几口井。”

  “那感情好!”支书兴奋的点头,有了这十几口井,基本就能满足蔬菜基地的需要了。

  山坡上的试验结束后,钻井机没有立刻转到蔬菜基地那边,李铁锤喊停钻井机,带着技术人员进行了维护。

  钻头的磨损倒是不严重,关键是液压泵和液压臂,这玩意需要打黄油。

  四季青公社这片区域是京城周边最大的蔬菜种植区域。

  这些年,随着京城的规模扩大,居民增多,蔬菜的供应日益紧张。

  上面又划拨了将近五百亩田地用来种菜,农业部还派了一个专家组专门指导社员种菜。

  公社里面对这些农业专家很尊重,每天做小锅饭,还专门派人帮着洗衣服。

  专家组组长陈大成此时却很郁闷的蹲在地头,狠狠抽烟。

  不为别的,只因为这都下午三点了,本来应该出工的社员们还没来到菜地。

  “老师,这些社员也太不像话了吧,今天说好了是挖井的。”一个专家气呼呼的站起身。

  “是啊,我看这些社员也就是嘴上厉害,真碰到了困难的活儿,就退缩了。”

  其他专家也生气了。

  陈大成冲他们摆摆手:“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社员们说不定有别的活儿,大家伙不要胡乱猜测。”

  陈大成的威望很高,一句话拦住了专家们的议论。

  只是没有社员,他的工作也没办法开展啊。

  陈大成觉得有必要找公社支书反映一下情况。

  就在此时,远处传来一阵喧嚣声,十几个社员朝这边奔了过来。

  陈大成认得跑在最前面的赵老全,连忙拦住他问道:“赵同志,你们这是干啥呢,这都啥时候了,咋没有人上工?”

  “是陈专家啊,哎吆忘记告诉您了,今天下午工程厂的同志来这边用机器打井,大家伙都看热闹呢。”赵大全猛地一拍脑门子,显得很不好意思。

  “机器打井?”陈大成也顾不得计较上工的事儿了,连忙询问机器打井的情况。

  “就是个大机器,一下子就把井打好了....等会铁锤过来,您就明白了。”

  陈大成对赵大全的说法感到怀疑,啥机器也不能一下子把井打好啊。

  只是见赵大全也解释不清楚,只能站在地边等着。

  等看到那辆车载打井机过来,陈大成的脸色微微一变,这么大的机器,他还是第一次见到。

  “铁锤同志,这位是农业部派下来的陈专家,种菜是一把好手,啥时间用啥肥料,啥菜的光照时间啥的,陈专家都一清二楚。”

  “陈专家,这位是工程厂的李铁锤同志,这次来帮我们公社打井的。”

  支书赶了过来,帮着李铁锤和陈大成做了介绍。

  陈大成顾不得跟李铁锤握手,就急不可待的问道:“铁锤同志,这玩意是打井机?”

  “是啊。”

  “能快速打井?”

  “是啊。”

  “不用人力?”

  “只需要支撑四个腿,还要操纵....也算是需要人力吧。”

  “......”

  陈大成沉默片刻,问道:“你这打井机是如何工作的?”

  “陈教授,这事儿一两句话也解释不清,等会您在旁边看看就明白了。”

  李铁锤抬起手腕看看时间,等晚上还要赶回工程厂,要是再不开干,说不定得摸黑了。

  蔬菜基地的打井点早就被陈大成和专家组规划好了,一共是十五个,选择的位置很巧妙,能够覆盖整个基地。

  李铁锤确定打井点的位置后,就命令打井机开始工作。

  有了上两次的经验,这次打井机的准备工作完成得很快,只是片刻功夫,钻头就钻进了地里面。

  田地的土质远比山坡的岩石要疏松,钻井的效率很高。

  从钻井机抵达位置,到钻出一口井,总共只花费了二十多分钟。

  当然了,后续还需要砌井和垒井圈,也得花费一些时间。

  不过就是这效率,已经超过了陈教授的想象。

  看到打井机收起井架子向下一个打井点转移,陈教授一把抓住李铁锤的胳膊:“铁锤同志,这车载打井机是你们自己造成来的?”

  “是啊。”

  听到这个,陈大成突然转身朝着地头奔去,骑上自行车就要离开。

  一个专家拦住他:“组长,你要去哪?”

  “赶紧汇报上去啊,这玩意可是个好宝贝。”

  陈大成太清楚车载打井机的重要性了。

  这玩意要是搞个上百辆,那今年部里面的打井任务,就不发愁完不成了。

  陈大成来到部委的时候,领导还没下班。

  听完了他的回报,部委的领导诧异道:“前阵子听工程厂的老柳提起过这事儿,咱们还派了农科院的刘教授前去帮忙,只是刘教授后来到南方参加育种工作了,还以为他们中断项目了,没想到这么快就搞出来了。”

  “领导,我亲眼看到了,这打井机特别好用。”陈大成激动的说道:“我建议您立刻跟工程厂联系,采购一批。”

  “部里面也有这想法,只是打井机的成本可不低,还是得慎重一点。”

  领导沉思片刻,作出决定:“这么着,咱们现在马上到四季青公社,看看这打井机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领导站起身喊来助理安排了车辆。

  ....

  农业部的几个领导赶到四季青公社的时候,李铁锤正在指挥打最后一口井。

  “这么说,平均二十五分钟能打一口井?”领导围着打井机转了一圈,赞叹的点头,这玩意已经基本实现了半自动化,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这边的地质比较疏松,要是遇到山坡之类的,需要三四十分钟。”李铁锤说出了一个保守的数字。

  “这是个好东西啊。”领导点点头后,又问道:“大规模生产有难度吗?”

  “目前所有的配件我们厂里面都能自己生产,只要不使用坦克底盘。”

  “你们还能配备坦克底盘?”领导有些惊讶。

  “是这样的,考虑到大山里面道路崎岖,一般卡车过不去,所以我们设计了两个版本的车载钻井机。”

  大部分农田都有道路,再不济也有生产路,倒是不需要坦克底盘。

  几个领导商议了一阵子,便急匆匆的赶回了部里面。

  李铁锤这边完成所有的打井工作,已经是晚上九点半了,公社里早就准备好了饭菜。

  饭是大白米饭,里面掺杂了腊肉,油花花的,吃起来满嘴香。

  这样的伙食待遇,在这年月已经算是顶尖了。

  李铁锤仔细一打听,才知道公社里前阵子在山上打到了一头野猪,做成了腊肉,一直没舍得吃。

  吃饱喝足已经是晚上十点钟,考虑到明天还要上班,李铁锤便带着工程厂的同志离开了。

  看到车辆灯光消失在道路尽头,支书才停下挥手。

  这时候,食堂的大厨急匆匆的跑了过来,手里面攥了一把钱和粮票。

  “这是俺在碗下面发现的。”

  看到这些东西,支书苦笑道:“这工人老大哥还真是一点便宜都不占咱们的。”

  ****

  农业部的领导赶回去之后,连夜召开了会议。

  会上,领导和专家们将机载钻井机的情况介绍了一遍。

  “这机器对咱们的水利建设很有帮助,我建议立刻大批量采购。”

  “我赞成,现在距离春耕还有段时间,多打一口水井,今年就多一分增产的希望。”

  “我马上联系工程厂的柳厂长。”

  这年月作风就这样,有了工作,大家伙都顾不得休息。

  柳宗山正在睡梦中,被电话铃声惊醒了,他披上衣服拿起电话,讲了一阵子,才挂了电话。

  此时姚雪茹也被惊醒了。

  “老头子,谁啊,这大晚上的。”

  “啧啧,真是没想到,你那宝贝女婿随便造了个设备,就惊动了农业部的领导。”柳宗山想起刚才电话里的内容,有些激动了。

  “铁锤?你别说,咱们这闺女看男人的眼光还真是不错。”

  两口子闲聊几句,在姚雪茹的催促下,柳宗山才重新躺回去。

  ....

  李铁锤是第二天上班的时候,知道农业部下了大笔订单的。

  “农业部这次订购了三百台,这可是咱们工程厂自从建厂以来,在国内接到的数目最大的订单。”在大会上,柳宗山把情况讲了一遍。

  李铁锤也被农业部的大手笔给惊住了。

  要知道,车载钻井机只是成本,每台就高达十万块,这可是一笔庞大的资金。

  那些厂领导们纷纷来了精神。

  “但是。”柳宗山坐直身体:“这三百辆车载钻井机,分为三批交付,第一期需要交付一百辆,要求在一个月内完成,铁锤,你有没有信心”

  听到这个要求,几个厂领导吓了一跳。

  车载钻井机算是重型机械了,制造有着严格的标准,现在还没有形成规模化生产,怎么可能造得出来。

  李铁锤却明白农业部那边急切需要的原因。

  琢磨片刻,站起身:

  “要是把摩托车厂那边的工作先停掉,把工人调过来。同时,材料的供应不出问题的话,我保证能完成任务。”

  “好,不愧是咱们工程厂的标杆,这件任务就交给你了。至于材料,你不用担心。”

  会议结束后,柳宗山立刻把农业部的订单汇报给了一机部。

  部里面得知消息后,意识到此次任务的重要性,立刻从全国各地调拨物资。

  同时,摩托车车间里的数百工人都被调过来帮着制造打井机。

  其实打井机的结构非常简单,那些工人已经算是熟练工了,效率很高。

  一个月后,第一批一百辆车载打井机顺利交付。

  交付现场,柳宗山和农业部的领导为机载打井机挂上大红花,随后便紧急通过铁路系统转运到全国各地。

  铁道部门领导得知运输机载打井机的事儿,摸了摸下巴:“不对啊,铁锤可是答应过我们,也要帮我们造打井机的!”

  ....


  (https://www.bshulou8.cc/xs/1788188/23312333.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