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乱战异世之召唤群雄 > 第1293章蔡伯喈改字,苏定方西征

第1293章蔡伯喈改字,苏定方西征


如今的大汉朝堂,对于统一文字一事,除了极少数几个老顽固之外,绝大多数官员都不认为有什么问题。

    唯一的分歧,也只是现在做,和以后做的问题。

    现在做,阻力自然是最小的。毕竟,别看如今大汉有四种文字。

    可是,大汉各道,除了盛澜道和西平道,都是原大苍的地盘,文字都是苍文。

    这些阻力,对于大汉朝来说,也算阻力?

    就算是这两地会因此有些不稳,但还能影响的了局势?

    只不过,诸葛亮真正担心的是未来,未来大汉走出大苍之后,再一次扩张的过程之中,势必要因此面临的阻力更大。

    如果是以后做的话,自然不会有这些问题。

    可是,日后再做,那个时候大汉的疆域如何之大?那个时候又会有多少文字?而那个时候在做这一件事情的阻力呢?

    再则,真要是这件事情放到以后来做的话,日后要是打到大魏或是大乾的话,他们的占领区,连他们的文字都看不懂,到了战时,如何及时统筹各地的资源?

    因此,不管是现在做还是以后做,其实都是各有利弊的。而朝堂上的官员,所关心的也是这个利弊的问题。

    “书不同文,政令就是一团乱麻!车不同轨,商路就是断头路!度不同制,市场就是骗子窝!行不同伦,天下就是散沙一盘!”

    “朕带兵打仗,不是为了把几块地皮缝在一起就完事了!朕要的,是一个真正铁板一块、号令统一、运转顺畅的大汉帝国!让这万里疆土上的每一个百姓,都知道自己是大汉人!都说一样的话,写一样的字,遵一样的法!这才是万世太平的根基!”

    “蔡翰林!”王羽环顾众臣,终于将目光最后停留在一个人的身上。

    “臣在!”蔡邕立刻应声。

    “书同文之事,由你全权负责!召天下文人入京,共创大汉字体,日后,朕希望我大汉子民,不管是出生于哪一道,皆可书汉字!”

    “各地文字,可习之,但汉文,未来更要习之,朝廷一应奏文,皆以汉文书之。”

    “臣!领旨!必不负君上所托!”蔡邕的声音带着激动和沉甸甸的责任。

    王羽微微颔首,转身,一步步走回王座,重新坐下。珠帘垂落,遮住了他的表情,只留下一个威严而沉默的身影。

    管仲与诸葛亮他们,本身的工作压力就不小,没必要再给他们加新的担子。

    至于蔡邕,让他治理地方或许能力有限,可是,这种文化上的事情,他绝对是能够干得来的。

    “另,盛澜道房玄龄来报,从今年起,剑、昊二地持续扩军,且大武使臣长期逗留!”

    “诸位以为,剑昊两朝,是否还要继续留下去?”

    此前,是不想太早和大武交接,再加上,那个时候,大汉的国力还有限,故而,这才留下了四小王朝之中的这两个。

    可此一时,彼一时。

    如今的大汉,在拿下了河南、广阴、青北三地之后,就算国力上依旧比不上大武。但是,不代表没有一战之力了,不代表就无法和其抗衡。

    如今的大汉,相比还在攻打四小王朝时期那个时候,早就已经今时不同往日了。如今的大汉,已经有足够的底气面对大武了。

    再则,这天下各方势力,也没有哪家只有单纯的一个敌人。

    就算是大武的国力,要在大汉之上。但是,大武也不可能全力对付大汉。至少,老王还有一个姻亲可以给他分担压力。

    最近一年以来,不管是大武皇朝,又或者是四小王朝之中剩下的那两个小王朝,小动作越来越多,王羽已经在思考,要不要继续留下这两个了?

    随着大武解决了内忧,外患明显压力也不知道减少了多少,他们已经开始越发的关注他们的东边了。

    大汉如今已经强大到了这种程度,但凡是大武能够抽的开身,都会想尽一切办法,不会让大汉有更加强大的机会的。

    尤其是大武最近对于东部的关注,相比此前明显上了好几个量级。

    不仅接收了西苍的皇帝,又和赵宋及大炎勾勾搭搭,最为关键的是,据罗网大武分部镇抚使紫女传来的消息来看,大武和北狄的拓跋部落也有接触了。

    现如今,大汉和金帐王庭结成了联盟,而大武却开始接触拓跋部落。这下子,他们四家是彻底形成了一个交叉态势下,相互钳制了起来。

    “原四小王朝之地,虽缺乏矿产,但三面环河,土地肥沃!”

    “此地,至少可供应五六十万兵马远征粮草所需!”

    赵安陵第一个开口了,显然,它是比较意动的。

    四小王朝之地,别的资源或许没有,可是,唯独非常适合种地。这块区域,在地理位置上,几乎相当于蓝星上的河套地区。

    事实上,四小王朝,如果仅仅考虑粮草的话,他们每个王朝养上至少十万兵马不是问题。

    但是,架不住他们的粮草,不可能全部用来养兵。为保平安,他们每年都要迫不得已向他们北边的金帐王殿出口大量的粮食。

    也就是它们刚好夹在大武和大苍两大皇朝的中间,金帐王庭如果占了这块区域的话,都会同时面对两大皇朝。

    并且,金帐王庭隔壁的拓跋部落也不会坐视对方占领这么一个高产粮食区域。

    故而,这才给了四小王朝夹缝之中求生存的机会。

    反正,对于金帐王庭来说,没必要非要自己储存粮食,旁边有一个随时去取的粮仓也是可以的。

    正是因为每年都要出口大量的粮食,无法用所有的粮草倾尽全力来养兵,让他们的总兵力而受限。

    同时,养兵的话,光有粮食是没用,这个地区光能种地,没有足够的矿产,将士们的盔甲装备都是问题。

    天启各方势力,除了那些起义军或是反王之外,大家的兵马都会追求质量,而不是单独的追求数量。

    甚至,就算是那些起义军或是反王,等他们的势力走上正轨之后,手下的兵马也会一步步的正规化,如同轩辕黄的大炎一样。

    天启异世各方势力的兵马,大家的兵马都是全部着甲的,可没有那一种不着甲的士兵。

    或许并非都是铁甲,但是,皮甲或则是纸甲、扎甲,那肯定是要配备的。

    像是大汉,除了像水师之中的水鬼队这样的特殊不需要着甲的军队之外,剩下的军队,铁甲率基本要保持在三成。而剩下的兵马,都配备有皮甲。

    故而,正是因为这种种的原因,限制了四小王朝,无法让他们最大化的养兵。

    而现在的大剑和大昊,从今年开始就持续扩军,绝对是得到了大武的支持。

    至于这块区域,虽然有一些资源上的限制,可是,这个限制对于四小王朝是限制,可对于他们大汉不是限制。四小王朝所在的区域只有粮食,可他们大汉其他的地区却有各种资源。

    “大武水师孱弱,若要剑、昊二地握于手中!”

    “以天河水师辅佐苏定方将军,确实可巩固我大汉国防!”

    作为武将的薛仁贵开口了,在军事的角度阐述了这两地的重要性。

    七大皇朝水师之中,大武是水师力量最为弱小的一个皇朝。不是他们不重视水师力量的建设,而是他们确实用不上,他们的水师在对外战争中也没有发挥的余地。

    故而,大武组建了一支水师,但不仅数量有限,而且,大武本身也不太重视,各方面也没有什么太大的投入,因此,质量也无法保证。

    以至于,这支水师,让他们充当一下运输大队还行,可是,要是真正的打仗的话,那他们能够起到的作用就堪忧了!

    以四小王朝三面环河的地理位置,如果能够将剩下的两个王朝也拿在手中的话,借助水师力量来进行边防,确实是相当有效的。

    至少,一年四季里面,除了冬季之外,他们在西部的边防压力都会大减。

    “此时征剑征昊,大武是否会插手?”有一个官员担忧道。

    打下来这两块地方确实好处多多,而且,这两个王朝相对于他们大汉来说也没什么实力可言,想打下来,不费什么力气,甚至都不需要大动干戈。

    可是,大武会坐视这两个王朝的灭亡吗?

    “大武当然会干涉!”

    “但却绝对不会大动干戈!”管仲自信满满道。

    “不错,大武连战多年,再不修养的话,大武还能够支撑多长时间?”

    “故而,局部的碰撞或许会出现,不过,绝对不可能演变为双方的全力开战!”诸葛亮同样赞同道。

    “北方呢?”

    “北方会不会插手?”蒯通则是想到了与大武接触的拓跋部落。

    此前,拓跋部落一支在想着尽可能的收服镇北军这一支力量,而不是直接用战争暴力的摧毁,再加上东部金帐王庭的牵制,故而,一直以来,采用分化拉拢的柔和手段。

    可是,将那些能够拉拢的尽量拉拢了之后,剩下的烈飞扬集团摆明态度已经决定要玩命了,柔和的手段已经不可能成功了。

    故而,真要是动起刀兵的话,镇北军集团当然是无法对抗拓跋部落的。在这一点之上,当镇北三关其一落到拓跋部落的手中,就已经注定了。

    再加上,金帐王庭将注意力已经转到了原本慕容部落所掌握的区域,而这一点,不仅减缓了大武皇朝的外部压力,而且,同样减缓了拓跋部落的外部压力。

    因此,这才几个月的时间,镇北集团就已经伤亡惨重,只怕是支撑不了几个月了。

    烈飞扬骨头够硬,都到这种程度了,都不肯接受大汉的橄榄枝!

    大汉又没杀了他爹,至于这么头铁吗?

    哦!

    好像还真是大汉杀了他爹,那没事了!

    不过,好在,他手底下不是任何一个人都是这么头铁的。烈飞扬不愿意接受大汉的橄榄枝,不代表他手底下没有人愿意接受大汉的橄榄枝了!

    “中行山不失,拓跋部落的威胁永远无法和大武相比!”斛律光开口道。

    对于大汉来说,中行山脉的作用就相当于镇北军的镇北三关。

    如果镇北军没有丢了镇北三关之一的拒北关的话,日子就算是过的再难,那也不可能落到如今这种地步!至少,勉强偏居一隅,进行自保还是可以的。

    只要镇北三关还在,拓跋部落就算是再强,想攻下来也没这么容易,也得打个头破血流。

    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中行山脉防线。

    其实,真要是说起来,如果镇北军没有丢了镇北三关的话,等他们拿下了中苍之后,其实下一个目标未必不能放在镇北军的身上。

    毕竟,肯定是要先把那些软柿子全部都捏掉,之后再去捏那些硬的柿子的。

    奈何,没有镇北三关的山阳道,还剩下什么价值?仅仅只是战争的泥潭。

    一旦身陷于这种泥潭,只怕他们连大炎和大宋都没力量去收拾了。

    而对于他们大汉来说,只要中行山脉还在他们手中,北边就不可能牵制他们多少兵力!

    “那就传令苏定方!西征剑、昊二地!”

    “盛澜道一应兵马,任其调动!”

    “此外,禁卫军右领军斛律光,领十万禁卫军入盛澜道,暂听从苏定方调应!”

    听到不少朝臣都支持把这块区域拿下来,王羽显然已经是下定了决心。

    而如果要灭掉这两个小王朝的话,那自然是交给苏定方来领军了,他本身的防区就紧挨着这两个王朝。

    更不要说,他灭国技能之中的那个效果还差一次没有触发呢。

    而如果单纯的想要灭掉这两个小王朝的说,以盛澜道的兵马,苏定方的边军,再加上蒙武的府军,其实已经足够了,没必要再拉出去一只中央禁卫军。

    不过,在有绝对的实力之下,那自然是调动更多的兵马,不给这两个王朝任何有翻盘的可能,同时,也尽可能以最短的时间结束这一战。

    更不要说,在苏定方征西的过程之中,还要面临大武有可能的插手。

    将斛律光调过去,与其说是让他帮助苏定方征讨那两个小王朝,倒不如说是让他帮着苏定方去防备,有可能到来的大武去了。

    而其实对于王羽来说,苏定方征西,那两个王朝是目标,但只是次要目标,首要目标还是对于大武的试探。

    毕竟,这两个小王朝,扩充那么一点兵马,对于如今的大汉,又能够算得上什么?

    大汉如果真的想要吃下他们的话,随时都可以,无关于对方扩不扩兵,对方的国力就放在那里,再扩也扩不到哪里去。

    而试探的结果,关乎着他们大汉下一次的行动。


  (https://www.bshulou8.cc/xs/17082/854827890.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