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2章 管仲和国高的分歧
(人才简直是个人才,关税免了,地税免了,竟然连国税都免了,那就等于给其他诸侯国的商人免了所有的商业税,这不等于让他们来抢劫自家的百姓吗?)
(你怎么能叫抢劫呢?人家这叫请君入瓮,这是一种高明的商业营销方式!反正就是经过一种花里胡哨和扭曲经济学的基本观点,最后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管仲一定是为齐国好!
虽然这些外国商人在齐国可以不用交税,但他们的成本一定是比齐国本地商人高的,他们一定是能够带动齐国税收的增长,和百姓生活质量的提高。)
(他们连税都不交,我就不明白他们怎么能够带动齐国税赋的增长呢?)
(有没有可能是让底层的老百姓买单呢?)
(一个字.....6!)
…………
春秋,
鲍叔牙和齐国的权贵都看向了管仲。
鲍叔牙真替管仲着急啊:
“你赶紧出来解释解释,我相信你一定是为咱们齐国好的。”
“你的政策一定是可以让底层的老百姓受到恩惠的。”
“可惜后世子孙他不懂啊。”
“这叫什么?对了,这叫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
此时管仲心里发苦,社会文化背景是不太相同,但对于商业环境来说,那可是一模一样的。
关税地税和国税的设立,它所承担的责任,其实自古至今都一样。
而且关税本来就是从老祖宗那里传下来的,用于防御国与国之间的贸易的。
这不光是我们炎黄是这样,西方也一样。
但管仲还是想问一句:
“难道后世子孙就不免税费吗?他们想要招商引资,难道就不给优惠吗?”
吕小白一听这个顿时来了精神。
叉着腰在天幕中开始质问。
…………
大明,
方孝孺长松一口气,只要管仲能把这个事情圆过去,他们儒家还是会相信管仲的。
毕竟把管仲推向了这个位置上的主力,是他们儒家人啊,墨家还是不够资格的。
要是儒家评选的圣贤一个接一个地翻车,谁还去看儒家史书最后的评论内容?
这评价岂不成了一文不值?“”
他也在天幕中大声惊呼:
“我就不相信这种事情没有发生过?”
……
陈勇都要气笑了,敢情以前的视频,你是一个字都没看进去啊。
【很多人总以为所谓的招商引资就是完全免税!】
【如果你是怀着这种心思的话,你去当一个投资人,铁定赔得血本无归!】
【因为你连成本都不会计算!】
【都说了,招商引资的过程中税收至少分为三种,关税地税和国税。】
【为了能够招商引资,最多最多就是减免关税和地税的一部分,】
【减免的过程中,还需要参考这个招商引资的项目,是否能够促进本地的技术升级,也就是说免税是为了市场换取技术。】
【要么就是看他们的投资项目,能不能大幅地带动就业人口,带动GDP】
【只有这两项能够满足的时候,才可能考虑给予税赋的适当减免。】
【而减免的主要部分,大概率是地税,关税是要看这个招商引资的行业来决定,符合减免关税的行业,才能申请,至于国税你就别想免了。】
【因为你投资,是来赚钱的,你赚完钱之后连营业税增值税都不交吗?】
【那你过来不等于掠夺我们的经济体量吗?】
【这GDP不就贡献给了别人吗?】
【所以国税这一块嘛,那是不可能给予减免了,外资的税率按照行业来区分,营业税也就是增值税这一块可能要交到13%!】
【而且营业税和增值税的收取,不是按照利润来算的,而是按照营业额!甚至连毛利润都不是,你就可想国税要收多少。】
【开玩笑,如果把这部分减免的话,那外资的成本可能会直接比本国下降50%以上,怎么可能给你这么干呢?】
【别说我们不会这么干,老米更不可能这么干啊!】
【这会严重破坏市场秩序,导致本土企业失去核心竞争力,】
【这不但不会促进本土的经济繁荣,反而会让一个行业直接陷入萧条,甚至是崩溃。】
【所以管仲这么干,最终的结果就是:其他诸侯国的外资进入之后,齐国本土产业崩溃,】
【你想一想,齐国的技术水平再高,产品质量再好,同等定位的产品,人家外资诸侯国的成本可能只是你的十分之一,人家价格定成你十分之一!】
【你还怎么跟人家竞争呢?】
【你还怎么能够带动齐国的繁荣呢?】
【不过是放了强盗进来抢劫而已。】
(笑死了,笑死了,到了现在有人还白日做梦,关税,地税,国税,都敢给其他诸侯国免税,这真是自家的日子不想过了!)
(建议回去好好学习一下税收财务知识,就知道这三个税是干什么的,这就是用来平衡和调控整个经经济市场的。)
(这么看的话,管仲在这门课上要不就是不及格,要么屁股是真的歪的不像样了!)
……
大清,
慈禧骄傲的仰起了头,
“哀家比管仲都强!”
“哀家起码关税,地税和国税都向洋人征收了。”
“洋人强又怎么样?”
“该守的规矩还得守,哪怕用着坚船大炮顶着哀家的脑袋,哀家也不可能让他一毛不拔!”
“虽然收的少,但收跟不收就是两个概念。”
“打不过,我们可以收的少,但不收就是彻底的把整个大清送给了洋人。”
“我慈禧虽然可能会被后世子孙问候万年,”
“但有的事哀家也是努力过呀!”
这次周围的那些太监们都没鄙视慈禧,甚至连心里腹诽的都没有。
要知道每一次跟洋人签订不平等条约的时候,
大清都需要跟洋人扯皮这件事,不管是关税国税还是地税,那多多少少都得收一些,
而且这种事情都是写进条约里面的啊,都是有据可查的。
说真的,他们以前觉得慈禧就是典型的昏君,可现在跟管仲一比,好像真的要强那么一丢丢。
这些人不禁感慨,儒家可真扯淡呀!
幸亏他们大清早把儒家的骨头都给打断了,要不然在慈禧的时候,大清跪的最多的就应该是儒家人。
他们大清可能会成为第二个大宋,那就完犊子了!
大清跟大宋唯一不同的是,大清人家真的在打,只是真的没打过。
大宋就不一样了,他是真的能打过,但是一直没敢打。
…………
大明,
齐泰呵呵一笑,斜眼盯着方孝孺:
“你就不要抱有任何幻想了!”
“你们儒家就是这么的喜欢寓军于民。”
“就是要把黑说成白的。”
“我从未听说过所谓的让自家的经济繁荣,是把强盗放进来肆意抢夺。”
“当年宋朝也是这么干的。”
“这就是你们需要歌功颂德的时代啊!”
方孝孺咬紧了牙齿,恶狠狠地盯着齐泰,要不是实力不允许,他真要上去撕烂齐泰的嘴。
但心中也对管仲升起了怨恨之心。
你这事做的也太不讲究了!
给后世留下了这么大的把柄。
但为了让儒家点评的人物能够站得住脚,方孝孺必须为儒家来站台,这是他光荣的使命。
为了这个使命,哪怕他被抄家灭族也在所不惜!
想到这里,方孝孺便视死如归地说:
“如果管仲真的这么干了,历史上的齐国在齐桓公手上,应该就已经全部崩溃了!”
“任用诸侯国,其他商人来抢夺齐国的商业版图,齐国又是一个商业帝国,丢掉了自己赖以生存的商业之后,他不是应该马上就灭国了吗?”
“为什么齐国在齐桓公手中没有灭,反而还成就了霸业呢?”
齐泰淡淡的说了一句:
“灭是没没有灭,这我不否认!但你说成就霸业,这就不要脸了,这好像就是你们儒家和墨家吹的吧?”
“他跟齐襄公时期比起来,齐国到底是弱了还是强了,只要眼睛不瞎都看得见!”
“齐桓公把自己的疆土都送给了燕国,这么扯淡的事情,也只有在齐桓公时代能够出现了。”
“这跟宋朝那帮人是一样一样的,丢掉了疆土反而引以为荣是吧?”
“你们儒家真是会笑呵呵的吃翔,还硬要给人推销,这翔有多么的好吃。”
齐泰的一番话就把方孝孺给干的差点吐血。
但方孝孺还不依不饶的询问,齐国为什么没有在齐桓公时期经济全线崩溃?
他在天幕一遍又一遍的发着弹幕,就是想让人知道这里面的问题。
…………
天幕下很多人又抱起了希望。
召公毕公就是这样,难道这里面还有隐情不成?
他们的身体还是可以再拯救拯救的。
就在他们抱有幻想的时候,新的视频出现了,
【是不是很多人都觉得,如果管仲实行了这种国策,那么齐国就应该在齐桓公时期崩溃!】
【那为什么没有在齐桓公时期彻底崩溃呢?】
【而只是让齐国的国力大损!】
【我只想说一句:齐国不是管仲的齐国,齐国是人家国氏和高氏的齐国!】
【人家再蠢也看出了管仲的意图。】
【而这一次管仲执行的国策,并没有维护到国氏和高氏的利益,人家凭什么要帮他去干这个事情呢?】
【国氏和高氏不但没有干,反而齐齐给管仲竖了一个中指,让他别扯犊子了!】
【外国商人交的税最后到了谁的手中?】
【还不是人家国氏和高氏的手中,他们怎么可能吐掉嘴里吃到的肉呢?】
【所以管仲大力推行的政策,在国氏和高氏强烈的干预下直接被阉割了!】
【人家根本就不允许这种政策出现在齐国。】
【你看看,只要脑子没有被驴踢的人,他都是明白一个政策,到底对自己好还是对自己坏的,】
【国氏高氏非但没有采纳管仲的政策,反而对乃齐国做生意的这些商人可以重税!】
【既然想来齐国赚钱,那就要把大部分利润留给他们,要不然你就滚犊子!】
【所以他们国税关税和地税一样都不少,而且比齐国本土商人征收的还高!】
【因为齐国有很多垄断性产业,你不来齐国做生意,自然有人来齐国做生意,你不想给我们送钱,自然有人过来想给我们送钱。】
【这个生意,人家就不愁没有买,没有人合作,傻子才会把自己的钱无偿的送给别人。】
【最后管仲在他的《管子》里面抱怨说,征了国税你就别征地税了,征了地税你就别征国税了,而齐国现在存在的问题,就是什么税都在征收,这是不对的!】
【像你们这么收税,不能吸引外资,怎么能够让齐国繁荣呢?】
【国氏,高氏的人呵呵一笑,无论你管仲怎么想扭曲人家的三观,人家就是主打一个,别放屁了,反正我们就是不听!】
【这才是古代真正的权谋。】
【这才是古代真正的合作,所有的合作都是因利而聚,利尽而散。】
【他们不会傻乎乎的让你剥夺他们的利益!】
【所以这么一看管仲,其实只能证明了他在经济学上的无知,或者是他在立场上的倾向。】
【而并不能给齐国招来实质性的伤害,因为他这一次伤害的不仅仅是齐国,还有齐国的国氏和高氏,】
【现在懂了吗?】
【历史不像你想的那么简单,我出一个政策他就能执行下去!】
【你得要看有没有人跟你对着干!】
...........
PS:
一下章,咱们说一下田氏代齐,其实这也跟管仲有关。
最后,咱们第一次给圣人也打个分。
圣人打分的维度,大家说说,都要什么?
我列举几个维度,大家看看,选哪些比较合适。
1.理论成果,
2.实践功业
3.后世影响
4.引用数量
5.私人品德,以身作则,俗称:知行合一。
6.学术服务对象,统治阶层,王朝主权(君王皇帝),平民阶层
7......
其他的大家可以添加,每一个维度,100分,可以最多加20分。
大家觉得怎么样?
管仲盘点完了,就是对齐桓公的最终打分了。
求催更,求免费的为爱发电!
(https://www.bshulou8.cc/xs/17049/22490970.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