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我靠务农成功入编 > 第5778章

第5778章


于伟正对张庆合的反应点了点头,语气带着些许感慨,像是在点评一种普遍现象:“庆合同志啊,现在我们很多干部还有一个不太好的习惯,或者说是风气。一旦主要领导提出了某个观点、某个思路,他们就会下意识地、想方设法地去找一大堆材料、数据、甚至是生搬硬套来的所谓案例,来极力证明这个观点是多么正确、多么英明,多么具有前瞻性。这就有点像是古话里说的,‘自有大儒为我辩经’啊!缺乏独立的、批判性的思考。就像之前市建委牵头拿出来的那个城市规划修编方案,我看了初稿,里面很多理念和板块设计,完全是照搬照抄南方一些发达城市的样本,几乎看不到我们东原自身的特色和灵魂!为这个事情,我没少批评登峰同志和马清文同志。一定要结合我们东原的发展阶段和实际需求来规划嘛。”

两人就“三化三基”讨论了将近二十分钟。随后,于伟正话锋看似随意地一转,实则精准地切入了第二个更为敏感和关键的话题:“庆合同志,这第二件事,是想和沟通一下东洪县委书记的补缺人选问题,主要还是关于丁洪涛同志的使用安排。”

张庆合听到这个名字,身体几不可察地向后靠了靠,习惯性地翘起了二郎腿,脸上的神色也随之变得凝重了些许,他沉吟着说道:“于书记,丁洪涛同志……这个同志的能力还是有的,工作经验也比较丰富,处理复杂局面有点办法。但是,他身上小毛病、小问题也确实不少,工作作风有时显得比较粗放,甚至有点霸道。这次迎宾楼聚餐的事情,影响很坏啊?”

于伟正似乎对这个问题的提出早有准备,表情没有任何变化,语气平静地分析道:“丁洪涛同志身上存在的这些问题,市委是清楚的,也有所掌握。包括你刚才提到的这些具体情况。但是,庆合,我们考虑干部的使用,有时候需要全面地、辩证地看,更需要放在具体的环境下看。东洪县目前的情况就比较特殊。朝阳同志年轻,有朝气,有冲劲,这是他的优点,但毕竟主持一个县全面工作的经验还相对不足,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还需要历练。让丁洪涛这样一位经验丰富、魄力足,有时也确实显得比较‘难缠’、有个性的老同志过去担任书记,和朝阳同志搭班子,我认为可以形成一种优势互补的‘老少配’的格局。这对于朝阳同志今后的成长锻炼,我认为是有好处的。”

他进一步阐述着自己的用人思路:“我们现在选拔任用干部,有时候过于追求四平八稳,倾向于使用听话的、配合度高的、执行力强的干部。这本身没错。但是,一个好的领导班子,尤其是一个县区的党政一把手之间,既要有团结协作,也要有合理的制约,甚至需要保持一点健康的‘张力’嘛。我想为东洪县选的,不是一个对县长唯唯诺诺、唯命是从的县委书记,而是一个能够独立负责地开展工作、甚至在重大问题上能够和县长进行充分辩论、‘唱唱反调’的书记!这种结构,更能考验和锤炼年轻干部的领导能力、协调能力和政治智慧。”

于伟正轻轻叹了口气,语气变得更加推心置腹:“我知道,之前钟毅同志在的时候,比较属意让刘超英同志接书记。但现在回过头来看,幸亏当时没成。如果换一个性格相对柔弱、缺乏主见和魄力的书记过去,那东洪县的局面很可能就演变成朝阳同志的一言堂。他年纪轻轻,就听不到任何不同的声音,听不到真实全面的情况汇报,所有的决策都基于一片赞歌,这对他长远的发展绝非好事,甚至是危险的。我很看好朝阳同志的潜力和素质,希望他将来能走得更稳、更远,承担更重要的职责。所以现在,更需要一块像丁洪涛这样的‘磨刀石’去磨一磨他,这对他有好处。”


  (https://www.bshulou8.cc/xs/15850/44370551.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