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78章
廖书旗连忙说:“应该的,应该的。有秘书长和市长您的领导,局里同志们都很支持,工作还能正常开展。”
臧登峰沉吟片刻,说:“这样吧,这份材料先放在我这里。我让秘书三科的同志们,再从市政府公文规范和上报要求的角度,帮我们把把关,看看文字、格式还有没有可以进一步完善的地方。力求完美嘛,毕竟代表我们东原市的水平。”廖书旗听的出来,他这话说得冠冕堂皇,让人挑不出毛病,但实质上就是要把材料再压一压。
廖书旗心领神会,知道臧登峰对丁洪涛留下的这个项目并不热心,甚至有意借此敲打一下远在东洪县的丁洪涛,或者至少是表明一种不积极配合的态度。他立刻表态:“好的,臧市长考虑得周到。那我们就在局里等市政府的通知,如果需要修改,我们马上落实。”
臧登峰笑了笑,没再谈材料的事,转而问起交通局近期的一些其他工作情况,和廖书旗又聊了十来分钟。谢福林在一旁偶尔插几句话。谈话结束后,廖书旗和谢福林起身告辞。
回到办公室,廖书旗刚坐下没多久,电话就响了。是东洪县副县长杨明瑞打来的。
“廖局长,您好您好!我是东洪县杨明瑞啊。想请问一下,我们县那个……就是跟光明区联防的那段防汛公路,补贴资金的申请材料,市里审批走到哪一步了?园区公路建设不等人啊,我们这边心里着急啊。”杨明瑞的声音带着急切。
廖书旗拿着电话,语气从容:“明瑞县长啊,材料我已经正式报送市政府了,现在在臧登峰副市长那里。市长对这项工作非常重视,亲自在审核,要确保材料万无一失。你们再耐心等一等,有消息我会第一时间通知你。”
放下电话,杨明瑞眉头紧锁。他立刻来到我的办公室汇报。
“县长,情况就是这样。材料卡在臧登峰副市长那里了。说是要‘把关’,这‘关’不知道要把到什么时候。”杨明瑞语气中带着不满和担忧。
我坐在办公桌后,手里拿着一份关于夏季农田水利建设的简报,听完杨明瑞的汇报,我把简报放下。臧登峰亲自审核一份具体的专项补贴材料,这不符合常规程序。通常局长、秘书长签字后,分管副市长很快就会签批,除非有重大疑问或分歧。我问道:“明瑞,上次我们县里申请园区道路补贴的那次,市里流程走了多久?”
杨明瑞回想了一下,肯定地说:“那次很顺利,从交通局到市政府盖章,也就一天多时间,谢秘书长签字后就安排了。”
我暗道。看来,问题不在材料本身,而在材料之外,在于申报这段路所牵扯到的前任交通局长、现任东洪县委书记丁洪涛。臧登峰这是借题发挥,表达对丁洪涛的不满,或者说,是在用一种隐晦的方式,介入和影响东洪县目前的工作格局。
“看来,是臧市长对这项工作特别重视,看得仔细些。”我不能在下属面前点破这层微妙的关系,只能含糊地说,“既然程序走到市政府了,我们就按程序等。你把这个情况,包括目前的时间节点,正式向丁书记做个汇报。丁书记和臧市长过去在工作上接触多,比较熟悉,或许……或许能沟通一下,了解一下市里的具体考虑,也便于我们下一步跟进。”
(https://www.bshulou8.cc/xs/15850/44222765.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