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我靠务农成功入编 > 第5385章

第5385章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郑红旗和几位来自国企的代表:“红旗同志刚才也介绍了曹河县国有企业的基本情况。三分之二亏损,剩下的三分之一也基本处于盈亏平衡点,真正优质的企业屈指可数啊。同志们,这并非曹河县独有的个别现象,而是全省乃至全国国有企业普遍面临的困境,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必然经历的阵痛。”

“为什么要改革?我在东洪县调研时也谈过这个问题。”于伟正的声音带着一种历史的纵深感,“国有企业确实为我们的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新的市场环境、新的竞争方式,使得国有企业在整体上已经处于一种劣势。东洪县石油公司事件大家应该都听说了,暴露出的问题,固然有管理上的漏洞,但更深层次的,是国有企业体制机制本身存在的弊端。”

“对于这些问题,市委市政府一直在积极想办法,也在借鉴国内外的经验进行探索。”于伟正列举道,“股份制改造、引入战略投资、股权激励调动积极性、降低生产成本……这些都是可能的路径。但是,”他加重了语气,目光变得锐利,“今天,我要给大家打一剂预防针——危险并没有解除!破产这条路,是客观存在的!”

会场里响起一阵轻微的骚动。代表们,尤其是来自国企的代表,脸上都露出了凝重甚至震惊的神色。东北地区一些国企破产的消息,他们也有所耳闻,但从未想过这把火会这么快烧到东原,烧到曹河。

“大家看新闻,东北已经有不少竞争力弱、同质化竞争严重的国有企业走向了破产的道路。”于伟正的声音不高,却字字千钧,“这不是危言耸听。对于曹河县那些产品缺乏竞争力、长期亏损、资不抵债的企业,破产恐怕是难以避免的归宿。当然,市委市政府会努力争取一个窗口期,鼓励企业自救,也会协调银行在政策允许范围内提供必要的贷款支持。但是,同志们,”他环视全场,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清醒,“当企业完全丧失造血功能,银行基于风险考虑不愿再提供贷款时,单靠政府输血,是化解不了根本矛盾的!大家对此要有充分的心理预期。”

这番话,代表们面面相觑,会场气氛瞬间变得压抑沉重。大部分代表,尤其是国企代表和县里的干部代表,原本以为于伟正此来是加油鼓劲的,没想到迎头泼来的是一盆冷水。破产?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铁饭碗被彻底打破,意味着大批工人可能失去生计!这在东原市的历史上,还从未有过先例。

于伟正侧过身,看向身旁脸色同样凝重的郑红旗:“红旗同志,现在企业间的贷款拆借,具体是怎么解决的?”

郑红旗深吸一口气,如实汇报:“书记,我们梳理过。目前,银行基本已经停止向县里的亏损国有企业提供新增贷款。企业维持运转,主要靠……靠相互之间的拆借周转。”

“相互拆借?”于伟正眉头紧锁,“这就是典型的三角债、四角债嘛!这个问题必须坚决、及时地遏制住!否则,债务链条越拉越长,越缠越乱,最后只要有一家企业资金链断裂破产,整个链条就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崩塌!后果不堪设想!”


  (https://www.bshulou8.cc/xs/15850/23305200.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