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我靠务农成功入编 > 第5638章

第5638章


在市委书记于伟正的办公室里,气氛安静而专注。天气转暖之后,于伟正穿着一件乳白色的夹克,看起来虽然不严肃,但多了几分活力,坐在办公桌后,目光沉稳地看着坐在对面的贾彬。南巡讲话的时候,老人就是穿着这么一件淡白色的夹克,从此之后,夹克在领导干部之间也逐渐流行起来。

贾彬,这位于伟正从东原市委组织部位置上就一手培养起来的干部,如今是平安县委副书记,更是市委派驻东投集团工作组的组长。在于伟正心里,贾彬不仅是得力干将,更是可以推心置腹的“自己人”。

“贾彬啊,”于伟正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深思熟虑后的沉稳,“王阳明先生讲知行合一,什么是知行合一?就是要尊重自己的本心。本心是什么?就是最朴实、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想法。你说实话,在你心里,你觉得,周海英同志该怎么使用啊?”他抛出一个看似随意,实则分量极重的问题,目光平静地落在贾彬脸上。

贾彬心里微微一凛。这个问题太敏感了。周海英的身份特殊,是省委常委、秘书长周鸿基的儿子,他的使用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贾彬脸上露出谦逊的笑容,谨慎地回应:“书记,这个……我不敢妄言呀!干部使用是组织上的大事,我……”他话没说完,意思却很明白——这不是他该置喙的。

于伟正摆摆手,打断了他的推辞,语气温和却带着不容回避的意味:“哎,你在组织部工作过那么长时间,对党使用干部的原则是清楚的嘛。组织原则是死的,人是活的。谈谈你的看法,就当是咱们私下交流思想,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贾彬知道躲不过去了。他沉吟片刻,字斟句酌地说:“书记,那我就斗胆说说我的粗浅看法。周海英同志的工作资历还是有的,能力也还是有的。在市委、市政府一般的、常规的工作岗位上,我相信他能够胜任。”他特意强调了“一般”和“常规”,内心里也是暗示周海英不适合关键岗位。

于伟正微微颔首,似乎对贾彬的回答并不意外。他身体微微前倾,双手交叉放在桌面上,声音带着一种近乎讲课般的清晰和理论高度:“能不能胜任工作,这个判断并不复杂。我在组织系统干了那么长时间,有一个词,我记得很清楚,叫做‘德不配位’。没有说‘才不配位’,也没有说‘能不配位’,唯有‘德不配位’。什么意思啊?就是一个人的素质、道德品性,配不上他所处的位置。你把他放在那个位置上,到最后,反倒可能是害了他。”

他顿了顿,目光变得深邃起来:“周海英同志,是由丰富社会阅历和人脉的同志。但是呢,他确确实实是不适合担任重要实权岗位的。究其原因,也不复杂。”于伟正的语气带着一种剖析问题的冷静,“我不是说他的品行坏,只是说他的品行特质,还不适合担任一个地方或部门的主要领导干部。你想想,他之前在下面当建委书记的时候,是怎么对待夏南平同志的?夏南平是建委系统的老同志,论资历、论年龄,都是他的长辈。先不说他认不认这个领导身份,就说对长辈应有的尊重,他也不能动手打人!这样的干部,你把他放到关键岗位上,他会把持不住自己。‘德不配位,反受其害’。这一点,我们作为领导干部,必须要有清醒而准确的认识啊。”


  (https://www.bshulou8.cc/xs/15850/22492273.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