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1990
波音 747的舷窗外,云层像被揉碎的棉絮铺展在天际,机舱内的空调风带着一丝凉意,吹得梁思申额前的碎发轻轻晃动。
她双手交握放在膝上,指尖无意识地绞着米白色西装裤的裤缝,目光时不时飘向窗外,又很快落回身前的小桌板,连桌上那杯没动过的果汁都跟着晃了晃。
秦浩坐在她身旁,将她这副坐立难安的模样尽收眼底。他放下手中的财经杂志,手肘撑在扶手上,侧头看向她,嘴角带着几分戏谑:“怎么感觉你这不是回国跟父母团聚,而是丑媳妇见公婆?”
梁思申闻言,立刻转过头横了他一眼——那眼神里没有真的恼意,反倒像是被说中了心事:“我只是很久没单独跟他们在一起了,你知道的,我十岁就去美国了,中途也就回来过一两次,每次都匆匆忙忙的。现在突然要长时间待在一起,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跟他们相处。尤其……尤其我最怕那种一见面就拥抱痛哭的场面,想想鸡皮疙瘩都要起来了。”
她说着,还下意识地搓了搓胳膊,仿佛已经感受到了那种让她浑身不自在的亲密。
秦浩看着她这副模样,眼底的笑意淡了些,轻声安抚道:“放轻松点,那是你的父母,又不是外人。表现得自然点就好,不管你做什么,他们都会包容你的。你就算还是像小时候那样跟他们拌嘴,他们也只会觉得你没变。”
梁思申听他这么说,紧绷的肩膀终于松了些。她长舒一口气,靠在椅背上,默默闭上双眼。阳光透过舷窗落在她脸上,勾勒出柔和的轮廓,之前那点焦虑,似乎也随着这口气散了些。
十几个小时后,飞机降落在上海虹桥机场。出了到达口,梁思申刚一眼看到人群里的父母,就被母亲快步迎了上来。
梁母穿着一件藏青色的真丝衬衫,头发梳得整整齐齐,可一见到女儿,眼眶瞬间就红了,不等梁思申反应,就一把将她抱住,声音带着哭腔:“思申啊,可算把你盼回来了,妈妈好想你。”
梁思申被抱得有些僵硬,她抬起手,笨拙地拍了拍母亲的后背,像是在安慰一个受了委屈的孩子,可心里却没什么波澜——没有久别重逢的激动,更没有想哭的冲动,只有一种“果然如此”的无奈。
她张了张嘴,最终只轻声说:“妈,我没事,挺好的。”
梁父站在一旁,看着妻女相拥的场景,眼神里满是温和。他转而走向秦浩,主动伸出手:“雷先生,这些年思申在国外,多亏有你照顾,实在是太感谢了。”
他的语气诚恳,握着秦浩的手也用了些力气,显然是真心感激。
秦浩连忙回握,笑着摇头:“梁先生您太客气了。其实我这两年国内国外到处跑,在美国待的时间并不多,思申能把自己照顾得这么好,主要还是靠她自己。”
这话不说还好,一说出来,梁母抱着梁思申的手更紧了,哭声也大了些:“我的傻女儿,肯定受了不少苦吧?一个人在国外,连个能帮衬的人都没有……”
梁思申听得满脸无奈,只好轻轻推开母亲,小声说:“妈,我真没受苦,工作挺顺利的。”
梁父见状,连忙上前打圆场:“好了好了,这机场人多,不是说话的地方,咱们还是先回酒店吧。思申刚下飞机,也累了。”
说着,他看向秦浩,热情地邀请:“雷先生,不如一起去酒店坐坐?晚上我做东,咱们好好吃一顿。”
秦浩却摆了摆手,歉意地说:“梁先生不好意思,我在东海还有些急事,得马上过去,就不跟你们一起了。等我忙完这阵,再专程来拜访你们。”
梁父见他态度坚决,也不再勉强,点了点头:“那雷先生一路小心。”
秦浩跟几人道别后,转身快步走向机场外的专车。梁思申站在原地,目光下意识地跟着他的背影,直到那道黑色的身影消失在人群里,才缓缓收回视线。
这一切都被梁父看在眼里,他眉头微不可察地皱了一下,心中若有所思,却没有点破,只是轻声说:“走吧,咱们去酒店。”
到了酒店房间,梁思申换了身舒适的棉质裙子,坐在沙发上。梁母给她倒了杯温水,坐在她身边,拉着她的手问东问西。
梁思申便把自己毕业后这两年的职场经历简单说了一遍——从刚进华尔街律所做助理,到后来跳槽到投资公司,参与过几个小型企业的融资项目,再到现在开始接触金融市场分析。
梁母越听越担心,眉头拧成了疙瘩:“这么累的工作,你一个女孩子怎么扛得住?不如回国吧,国内现在发展也挺好的,我跟你爸还能照顾你,多好啊。”
梁思申却笑了笑,抽回手端起水杯喝了一口,语气坚定:“妈,我又不是小孩子了,自己能照顾好自己。再说了,我有自己的职场目标和规划,短期内是不会考虑回国的。”
梁父坐在对面的单人沙发上,闻言放下手中的茶杯,好奇地问:“哦?能不能跟爸爸说说你的目标和规划?”
梁思申坐直了身体,眼神变得郑重起来:“我打算先花三年时间,彻底了解华尔街的金融规则,包括资本市场的运作逻辑、企业上市的流程还有风险控制这些。然后再花两年时间,争取做到贝尔斯登的初级合伙人。等有了足够的经验和资源,我就自己创业,专门帮助国内的企业赴美上市。”
“这……”梁父和梁母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满满的震惊。梁母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又不知道该从何说起。
梁父定了定神,试探着问:“思申,你这个职业规划,是自己想的,还是……有人帮你出的主意?”
梁思申没有丝毫隐瞒,坦然地说:“是浩哥帮我做的规划。他说,未来五年时间,足够国内的企业脱胎换骨,到时候肯定会有很多企业有海外上市的需求。我相信他的判断,他看事情一向很准。”
“这……”梁父一时语塞。如果这话是别人说的,他肯定会觉得对方是痴心妄想——作为银行高管,他太清楚国内企业的经营状况了。现在不少国企都深陷三角债的泥潭,连工资都快发不出来了,更别提那些乡镇企业和私营企业,要钱没钱,要技术没技术,要管理没管理,这样的企业,拿什么去美国上市?
可说话的人是浩然国际的老板。浩然国际每年上百亿美元的外贸订单吞吐量,要说他不了解美国市场,不了解国际资本的规则,打死他都不信。
沉默了几秒,梁父才缓缓说:“但愿雷先生的判断不会错。”
梁思申轻轻皱了皱鼻子,语气带着几分执拗:“我相信他的判断,肯定不会错的。”
梁父和梁母又对视了一眼,眼底都藏起了深深的担忧。他们担心的不只是女儿这个看似遥不可及的规划,更担心女儿和秦浩之间的关系——不说两人之间近十岁的年龄差距,关键是秦浩已经有家庭了啊。
这种心思压在心里,却又不知道该怎么跟女儿说,只能暗暗着急。还是梁父先缓过神来,给了妻子一个眼色,故意岔开话题:“对了,你外公明天从香港回来。思申,你今天好好休息一天,倒倒时差,明天跟我们一块儿去接外公吧?你外公也挺想你的。”
梁思申点了点头,肚子却不合时宜地“咕噜”叫了一声。她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爸妈,我饿了,想吃蟹黄包。”
梁母闻言,一拍脑门,懊恼地说:“瞧我光顾着说话了,都忘了你刚下飞机还没吃饭。走,妈妈知道有家老字号,做的蟹黄包最正宗,咱们现在就去。”
“嗯!”梁思申立刻站起身,脸上终于露出了几分少女的雀跃。
……与此同时,秦浩已经坐上了上海分公司早已准备好专车,正往东海方向赶。
这次回国,他主要是为了参加东海化工一期工程的落成仪式。
东海化工一期项目 95%以上的设备都是国产化的,在化工部里是重点中的重点。部里的领导专门让宋运辉邀请他回来参加落成典礼,说白了,也是想让他给东海化工一些外贸订单。
毕竟,用纯国产化设备生产出来的化工产品赚取外汇,跟从国外花重金引进设备再创汇,有着本质的区别——前者能带动国内设备制造业的发展,还能节省大量的外汇支出,意义完全不同。
车子驶到东海化工厂门口时,被门口的保卫拦了下来。秦浩正准备推开车门下车沟通,就看到一个穿着藏青色保卫制服的身影快步走了过来。
那人个子高大,肩膀宽阔,脸上带着几分熟悉的爽朗。
“大寻?”秦浩有些意外地开口。
寻健翔看到车里的秦浩,眼睛一下子亮了,立马跑过来拉开了车门:“雷总!您可算来了!小辉专门让我在这儿等您。”
秦浩笑着下了车,拍了拍他的胳膊:“你什么时候来东海的?我之前听小辉说你在京洲化工,怎么突然调过来了?”
“嗨,别提了!”寻健翔叹了口气,语气里满是感慨:“自从水书记退休之后,京洲化工就被那帮不懂业务的家伙搞得乌烟瘴气的,我在那儿待着也憋屈。小辉听说我的情况后,就帮我协调了一下,把我调到东海来了。现在我在这儿干保卫科科长,虽然官不大,但胜在顺心。”
秦浩看着寻健翔依旧乌黑的头发,还有脸上那股比以前沉稳了不少的气质,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不错,看起来比之前稳重多了,也精神。”
寻健翔摸了摸后脑勺,脸上露出一丝后怕:“其实当初还多亏了雷总您的一番劝告。那晚我都快忍不住动手了,想起您的劝告,就硬生生忍住了。虽然那天还是受了点伤,但好歹没进去。跟我一起的那几个没忍住的,前两年刚从里面放出来,头发都白了,看着比我老了十岁……”
他说到这儿,又连忙摆了摆手:“嗨,瞧我跟您说这些干嘛,净提些不开心的事。走,我带您去找小辉,这会儿他正忙着接待部里的领导呢,忙得脚不沾地。您是不知道,他现在一天天的连吃饭都快顾不上了。”
秦浩跟着寻健翔往厂区里走,一路上能看到不少穿着工装的工人,还有几台大型的化工设备,厂区里干净整洁,透着一股井然有序的气息。没走多久,就看到前面一栋办公楼前围着不少人,宋运辉正陪着一个穿着中山装的中年男人说话,脸上带着得体的笑容。
走近了,秦浩才认出那个中年男人——正是路小第。
路小第一眼也看到了秦浩,立刻笑着走上前,一改平时在部里的一本正经,嘴角挂着几分玩世不恭的笑容:“可算是把你这个大忙人给盼回来了。我还以为你要等到仪式开始才肯露面呢。”
秦浩伸了个懒腰,故意调侃:“我可没有你路司长忙。我听说,你马上就要副转正,成为正儿八经的司长了?这么年轻就坐到这个位置,厉害啊。”
“唉,什么厉害不厉害的。”路小第叹了口气,语气里带着点自嘲:“不过是我爸退休前最后的一点能量罢了。到了这一步,估计我也就到头了,再想往上走,难喽。”
秦浩笑骂:“少得了便宜还卖乖。你这个岁数的正职干部,放眼全国,能有几个?别在这儿跟我装委屈。”
路小第耸耸肩,语气里带着几分羡慕:“那也比不上你啊。据说你现在的资产都过千亿了,还是你活得潇洒——那么大的商业帝国,你一个人说了算,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不像我们,天天戴着脚镣跳舞,做什么都得顾这顾那。”
秦浩看了一眼站在旁边有些尴尬的宋运辉,知道再这么聊下去,话题就跑偏了,连忙打断:“行了,咱们俩就别在这儿互相吹捧了,再说下去,都有自吹自擂的嫌疑了,别让小辉看笑话。”
路小第也意识到了什么,立刻顺着他的话往下说:“对对对,光顾着跟你聊天了。宋厂长,我有点饿了,雷总刚从飞机上下来,估计也没吃饭吧?咱们不如边吃边聊,正好跟雷总说说咱们东海化工的情况。”
宋运辉闻言,终于松了口气,连忙点头:“好啊,食堂已经准备好了饭菜,咱们现在就过去。”
食堂看着有些简陋,但胜在干净,三人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
简单吃了几口饭,秦浩先跟宋运辉聊了聊东海化工最近的情况。
宋运辉说得很详细,语气里满是对这个项目的期待。
等两人聊得差不多了,路小第忽然压低声音,凑近秦浩问:“听说老美对咱们的禁运有松动的迹象,你在美国那边消息灵通,有没有听到什么风声?”
秦浩放下筷子,神色认真了些:“松动是必然的。现在不少美国企业都在咱们内地投资建厂,要想提升这些工厂的生产力,自然就要对技术和设备进行升级。不过,你也别抱太大希望,一些尖端的设备和核心技术,他们肯定还是会限制的。说到底,自主研发才是唯一的出路,靠别人是靠不住的。”
路小第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显然是把这话记在了心里。宋运辉却是眼前一亮,连忙问:“姐夫,你说禁运有所松动,那对化工设备这块,会不会有机会?咱们一期工程虽然用了国产化设备,但跟世界先进水平还有差距,如果能引进一些技术……”
秦浩看着他急切的眼神,笑了笑:“这块就需要你们自己跟外企沟通了。不过我觉得,以目前的形势来看,主动权是掌握在你们手上的。毕竟,东海化工的一期工程已经投产使用了,这就证明了咱们有能力自己造出大型化工设备。那些外企再想合作,总得拿出点诚意来。”
宋运辉闻言,顿时面露喜色。他之前一直因为禁运的事遗憾,觉得一期工程没能达到最理想的状态,现在听秦浩这么说,心里又燃起了希望。
转天上午,东海化工一期工程的开工仪式正式启动。化工部的领导亲自到场,站在主席台上发表了讲话,说了一大堆鼓励的话,既肯定了东海化工在国产化设备上的突破,也对未来的发展寄予了厚望。
讲话结束后,领导当场宣布了任命:马保平正式被任命为东海化工的书记,宋运辉被任命为厂长,韩则刚则担任副厂长。
仪式结束后,秦浩跟着宋运辉来到他的办公室。办公室不大,墙上挂着一张巨大的东海化工厂区规划图,桌上堆满了文件。
秦浩看了看四周,确认没有其他人,才压低声音问:“你跟任总监最近有见面吗?觉得她这个人怎么样?”
宋运辉愣了一下,仔细想了想,才回答:“她这个人啊……怎么说呢,有点固执,有时候还不懂变通,跟她合作的时候,经常会因为一些细节争执。但不可否认,她工作特别认真负责,做事情也很严谨,交给她的任务,从来都不会出问题。”
说到这儿,他忽然反应过来什么,眼睛一下子睁大了:“姐夫,你该不会是想……”
(https://www.bshulou8.cc/xs/15775/862411596.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