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老光棍的那一世(四)
“啊啊啊!是真的有鬼啊!”
王如进吓得拔腿就跑,情急之下也没个方向,只围着这一小块地方打着转转跑了好几圈,直到累得喘不上来气才停下来思考:
“我为什么要跑啊?我跑都跑了,为什么不跑远点啊?”
王如进靠在坟旁边的树上大口喘着气,等气顺了之后回过神来想法又不一样了:
“对,我是得抓紧时间逃,就算有鬼又如何!只要这鬼不伤我害我,弄不死我,我就逃!”
王如进转身跪下,对着他母亲的坟包磕了几个响头,一咬牙起身就跑。跑了几步又忽然止住,回过头再次依依不舍地看了看母亲的埋骨之处,才泪流满面地冲进了黑暗之中。
不过他没有直接逃走,而是先去了他父亲所在的牛棚。
还远远隔着一段距离,王如进就听见父亲在剧烈地咳嗽,嘴里不断地发出“哎哟、哎哟”的痛苦呻吟声。
心里一酸,王如进加快了脚步,人还没钻进牛棚就急切又轻声地唤道:“爸,爸……”
听到儿子呼唤的声音,王如进的爸爸想回应却说不出话来,只能徒劳地扭动着身体,想支棱起身子。可就这么简简单单的起身动作,他又是胸口疼痛,又是呼吸困难,只能又倒了下去靠在牛棚边上。
王如进父亲的症状很显是因为肋骨断裂戳伤周围软组织,导致肺泡破裂、组织出血、胸腔积液,又因受伤时间过于长久,加上各种伤口感染,新伤加旧伤,眼看已经没得救了。
其实就算王如进的父亲还有被抢救的可能,以他们现在的条件也做不到。他一直被反复殴打折磨,受伤之后没能及时送医,就算被医治了后续也没有能让他们安稳活下去的休养环境。
王如进的父亲的身体状况很差,根本活不过今晚。
王如进原以为自己看到的会是父亲的尸体,可等他猫身钻进牛棚之后,却听到父亲似在自言自语,仔细一听又像是在跟谁对话:
“你是特意来报信的吗?”
“好好好,我会让他赶快逃的。”
“往南?好好,往南,我会让他往南跑。”
“你心地善良,你真是个好姑娘啊。”
“要是我家傻小子能娶到你当媳妇就好了。”
闻言王如进愣了一愣,朝周围打量一番,确定没人之后快速走到父亲身边蹲了下来,小心翼翼扶起他的肩膀,轻声道:“爸,爸,您刚刚在和谁说话?”
说着说着王如进的眼泪就流了下来:“爸,爸,我刚刚从妈那边过来,她已经死了。你如何了?还能坐起来吗?你可千万不能死啊,你要好好的不能离开我……”
王如进再也说不下去,搂着父亲失声痛哭起来。
王如进的父亲眼里满满的都是悲戚,他眼睛里噙着泪水,翕动着嘴唇,鼓足了气力却说不出话来。可能由于情绪波动太大,他拼尽全力也只能在喉咙里发出“嗬嗬”的声音,全然没有了刚刚自言自语的精神状态。
“爸,爸,爸……”王如进一只手搂着父亲,一只手轻拍着他的肩膀,一声一声,轻声呼唤着。
可能儿子的呼喊唤起了作为一个父亲最后的力量,王如进的父亲似回光返照般,猛得起身,牢牢地抓住儿子的手,眼里尽是不舍和疼爱。
他仔细地看着儿子,似要把儿子年轻的脸庞看进灵魂里,他拼尽最后的力气说出:“走!孩子你快走!你要往南走!往南!记住,不逃,大难!”
话音刚落,王如进父亲的力气已经完全耗尽,说完便身体便软软倒了下去,靠在王如进身上,一口一口吐着气,只出不进,且有血沫子从嘴角里冒出来,眼瞧着就要断气了。
“爸,爸,你别死!妈已经被他们折磨死了,你不能再离开我!我不想当孤儿!爸,你别死!”王如进抱着父亲失声痛哭,“我们一起走,我们一起离开这里。爸,你不能死!不要丢下我!”
看着父亲渐渐涣散的眼神,王如进悲痛得不能自已,他知道父亲被打得早就不行了,在这世上多活一分钟就多受一份罪,父亲强撑着一口气不断,就是为了能见自己最后一面。
王如进知道不能再让父亲这样受罪了,于是在他耳边说道:“爸,你放心走吧,你走了就可以见到妈妈,你们就能在一起了。”
见儿子一面的心愿已了,那个女孩让转告的话也已经说了,王如进的爸爸终于咽了气,却没有闭上眼睛。
王如进伸手拂了好几下,都始终没能让父亲闭上双眼。
王如进的父亲死不瞑目睁着的双眼,仿佛在向天发问:“为什么自己的命运会这么多舛,为什么自己一生行善却夫妻双双都不得善终。苍天啊,如果你还能睁眼,就让我的儿子平平安安,顺利逃到安全的地方,能够平凡的过完这一生吧。”
王如进将父亲草草埋葬了之后便连夜逃走,背井离乡去到了南方,一个叫路子巷的地方。
众所周知,路子巷所在的地方有着国难之痛,在几年前经历了史无前例的人祸大灾难。关于这个城市的血海深仇,我相信每个同胞都会永志不忘、世代铭记。
“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纵然我们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但元气大伤之后的家园重建是很艰难的。尤其在当时,这个城市那些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大部分都被屠杀绝户了,那些从人间炼狱里侥幸存活下来的底层老百姓生活之困难就更不必说了。
对于王如进来说,这样的环境反而掩饰了外来者的身份。
实际上在家园重建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也没人顾得上他是哪里人、来这里做什么,只当他是幸存者或者是哪家外出读书回来的孩子,有学问也懂礼貌,反正到处空着的房子多,就让他住下了。
王如进在这里留了下来,加入了当地的家园重建,也会在偶尔的闲暇时间教左邻右舍的孩子们识字、画画和背诗,孩子们都称呼他为“小王老师”。
(https://www.bshulou8.cc/xs/14904/23978675.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