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电影与文学】(求订阅)
对于电影《朗读者》电影的角色人选,林有成这边也只是给出演员的建议,最终李少虹这边定谁,除了看她这位导演的意见,另外也就是演员人选自己是否愿意出演这部电影。当然,像年轻时期的江夏,这个角色的演员肯定是要特别选角的,而且就像林有成所说,总不能中年江夏和少年江夏的演员南辕北辙,一点都不像。
这些都是李少虹这边需要操心。
林有成作为电影编剧,剧本才是最重要的事,不过李少虹很显然还是十分尊敬林有成这位编剧大佬,一早就找了潘红,想要让潘红出演《朗读者》,潘红对于李少虹找她演《朗读者》里面的杨菊这个角色,毫无疑问她是直接点头答应了。
关键潘红第一时间就来兴华胡同找林有成聊《朗读者》里面的杨菊这个角色。
真正说起来,潘红其实是有事业心的,对表演也是有追求的,要知道1994年的那部电影《股疯》其实是潘红自己搞起来的,自己策划,写大纲,找编剧写剧本,拉投资和找导演以及演员,这也是因为前面的《独身女人》和《女人Taxi女人》反响平平,自己尝试造饼,《股疯》票房口碑双丰收,也让潘红拿了很多奖,包括三封金鸡奖影后。结果第二年金鸡卡她四封,给了她特别奖,摆明就不想给她奖了,再之后随着年纪增大,她当主角机会越来越少了。
林有成很清楚,潘红的演技远不止如此,事业成就本不该止于此的,之前也有机会在国际更上一层楼,要知道法国著名导演戈达尔曾想要拍一部好莱坞女神格丽达嘉宝的传记电影,寻遍全世界的女演员,最后选中了潘红,甚至买好了机票要带潘红去法国,可惜潘红因为要拍《最后的贵族》》而失之交臂,这到后面开始演电视剧之后,也就不知不觉开始演母亲的角色,甚至近20年的时间里,共出演了50多位母亲角色,其中30多个都是恶婆婆,“恶母专业户”非她莫属。
潘红好不容易拿了个不知名的野鸡奖,获奖感言里说感谢大家在她人生高光不再时给予她的认可,也是不禁唏嘘。
毕竟谁又能像这位三封的金鸡影后,到后面都没有机会演电影了。
“有成,我这还要谢谢你向少虹导演推荐我演这个角色。”
很显然,潘红也是从李少虹那边听说了,林有成这边有推荐她演《朗读者》的杨菊这个角色,这让潘红心里一直都十分感激林有成,当然说起来早在《风声》的时候,林有成就有推荐过她出演。
林有成听见潘红这话,不禁摆了摆手,说道:“这都是你适合这个角色,少虹导演也觉得你合适。”
“那我还是要谢谢你了,其实之前侯晓贤导演也有找过我,只是接了别的工作,我这边也就没有去。”
其实潘红也知道林有成也不仅仅是这两次推荐过,之前侯晓贤要拍摄的那部《爱》,也有推荐过潘她演那一对老夫妻的女儿,不过因为接了别的工作,也就没有拍那部《爱》,毕竟她这位内地演员要去宝岛那边拍戏也没有那么容易。
林有成点了点头,说道:“没事,《朗读者》杨菊这个角色更有挑战性,少虹导演是想要冲击三大电影节的。”
在林有成看来,相比起《爱》电影里面的那个女儿配角,毫无疑问是《朗读者》里面的杨菊会更有挑战性,可以说这样的角色在某种程度上是女演员一辈子都可遇不可求的角色。
潘红听见林有成的话,自然很清楚李少虹这位导演也是想要借《朗读者》这部电影冲击欧洲三大艺术电影节,这自然也让她非常想要演好杨菊这个角色,要不然也不会特意过来兴华胡同和林有成这位作者聊杨菊这个角色。
潘红点了点头,眼神中自有一股坚定,说道:“我一定会好好演!”
她很清楚杨菊这个角色究竟有多深,整个故事又有多深刻,她之前就反复看过好几遍《朗读者》这部小说,她很清楚这个故事关于一个女人的一生和她在尊严和苦难之间的痛苦选择,也是关于两个人贯穿一生的复杂感情的记述,并不仅仅是简单的情语和论理,更重要的是背后人性。
想到这些,潘红作为演员的那颗心脏也在疯狂地跳动。
林有成其实很看好潘红,作为国内绝对顶尖级别的女演员,在不少人眼中可能那种成熟带点忧郁感的角色是她的统治区,但就像后面的那部《股疯》成为她的新天地,也真正证明了她的演技远不止如此,即便是演那种市侩精明凶悍的角色,也是绝对的惊艳。
对于杨菊这样一个极具复杂性的中年女性角色,那位凯特·温斯莱特因出色演绎这个角色而直接拿下了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桂冠,就足以可见这个角色的复杂性,以及这个角色对于一个演员究竟有多大的挑战和机遇。
当然,林有成也很想知道如在国际电影上如果这个时候带来这样一部《朗读者》,会给整个电影界带来多大的刺激,也不知道潘红会将杨菊这个角色演到什么程度。
当然,电影最终还是导演的艺术,这一切最终还是要看李少虹这位导演的执导,毕竟《朗读者》的剧本已经是摆在那,毋庸置疑地强,在另一个时空也是入围过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和金球奖的最佳编剧奖。
……
京城,兴华胡同。
谢舒华等潘红走了之后,也就和林有成说起了另外一件事。
“余桦他打算来京城。”
林有成很清楚,余桦在嘉兴那边最后也还是会选择离开,来到京城,而且也会和程红开始另外一段婚姻,倒也没有特别意外,而且前面余桦的《呼喊与细雨》在《收获》杂志上发表之后,也算是有了自己真正意义上的代表作,不禁说道:“我和他说过,他要来京城,就早些来。”
其实《呼喊与细雨》这篇小说,也是余桦的那一部《在细雨中呼喊》。
谢舒华正和林有成聊着,四合院这边又来了客人,而是张伟过来了。
张伟其实一直都有来兴华胡同找林有成,不过林有成这段时间一直都有在忙着电影剧本,不单单是《假如爱有天意》的电影剧本,另外还有这部《朗读者》的剧本,自然也就没有时间做张伟这位编辑一心想要的事。
“有成,你这可不能在文学上就此搁笔,和其他作家一样啊。”
作为《人民文学》的编辑,张伟其实早就知道现在这个时候的文学热潮似乎逐渐退潮,纯文学日益边缘化的情形下,作家队伍产生了分化,这其中都已经有作家开始下海经商,告别文坛了,有的去搞通俗作品写作了还有一些作家加盟影视,借助大众传媒来发挥作用,当然也还是会有一些作家坚持文学道路。
张伟这边也是看着林有成的小说和剧本不断被好莱坞的公司高价买走,又有别的电影导演来找林有成谈剧本改编,他这位编辑自然少不了要来找林有成催稿。
林有成听见张伟这话,不禁笑了,说道:“我这可没有搁笔啊,《假如爱有天意》不就发表了嘛。”
“这都是好久之前了,这和你之前旺盛的创作激情比起来已经很久都没有收到你的新稿子了。”
张伟其实也知道林有成一直都忙着写剧本,不管是宝岛那边侯晓贤导演的《爱》,又或者是给派拉蒙影业的《楚门的世界》其实都是电影剧本,更不用说最近写的剧本《假如爱有天意》和《朗读者》。
更关键的是,其实林有成现在有时间也会写别的电影剧本,虽然不着急,但也会在键盘上打字,剧本文档另存在电脑的文件夹里面,这也是林有成打算卖给好莱坞的黄金屋,也是他原始积累的资本。
因此张伟说很久没有收到林有成的新稿子,倒也实话,林有成的确是没有忙着写小说稿子,而是写剧本的稿子。
虽然说张伟也很清楚,现在周围不少作家都开始选择经商,也很清楚现在小报上全是电视剧的鸡零狗碎,像莫唁也都开始写电视剧剧本,但是作为文学编辑的张伟自然也还是有向作家催稿。
当然,其实不管林有成有没有写小说稿子,做编辑的终归还是会催的。
“我这就是怕你一直都忙着写剧本,忘了写你的人民文学。”
听见张伟调侃的话,林有成不禁笑了,这人民文学就是他前面自己所说一直写的文学,不过林有成也很清楚为什么张伟会说这些话,又为什么向他催稿,更重要的原因还是如张伟所说,文学界有些事情正在发生变化。
当然,这种变化也是因为时代在变化,毕竟文学本就是在不同的时期创作出来,时代变了,自然文学也就会有变化。现在这个时候就是年代,许多畅销的文学作品也都陆续开始登上电视荧幕,一如张伟所说的,这个时候可能说不清道不明的感受等到以后才会逐渐变得清晰,其实1990年代的文学是真的开始没有了当初八十年代的狂热。
关键随着时间的推移,时间的浪潮不断向前,那些关于文学狂热的声音也会越来越弱,曾经高呼着的“文学万岁,诗歌万岁”也会渐渐变成过往时代里面的回响。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现在的九十年代愈来愈纷繁多元,但仍然带着1980年代的余温,可是文学热无可置疑地已经开始退潮了,正是在退潮中,文学呈现出多元分裂的样貌,尤其是,涌现出许多文学个体,他们下海经商、从单位辞职下岗,与主流文坛一拍两散,最后逐渐淡出、远走他乡或是持续创作,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这些文学作家的影响就会消失。
林有成很清楚这一点,不过他没有想着在文学上如张伟所说就此隔壁。
“我可没有打算要搁笔啊。”
张伟听见林有成这话,不禁说道:“你这都没有打算搁笔,也就要多创作一下啊,之前你的那个《爱》的故事,我就觉得你应该写成小说发表在杂志上。”
很显然,这也是张伟不满的地方,明明藏在《朗读者》里面的《爱》那个故事如此惊心,他觉得可以写成一篇短篇小说,但是林有成压根就没有那个打算,而是直接写成了电影剧本,交给宝岛的侯晓贤导演去拍摄,这实在是让张伟心里有些着急。
要知道那个时候,文学评论界还有一些人批评林有成的小说《假如爱有天意》不够前面的《赎罪》和《朗读者》那般深刻,人性深度不够,但是《爱》里面那个关于爱,但是最后丈夫却杀死自己的妻子的故事却是毋庸置疑的惊心动魄。
没错,就是真正的惊心动魄,现在张伟想到那个《爱》的故事就觉得惊心。
林有成听见张伟这话,不禁笑了,说道:“那个故事拍成电影就好了。”
“你这——写成小说发表之后,再拍成电影不也可以!”
张伟说道:“前面你的小说后面不都有拍成电影,电视剧。”
林有成也知道张伟是站在文学杂志的编辑的角度上来考虑的,他也明白张伟的意思,不禁说道:“你放心,我这边没有搁笔不写了,这后面我尽快写一篇小说出来。”
这话一出,自然是张伟想要听到的,眼睛瞬间一亮,像是发现了新大陆。
张伟说这些的目的其实也就是为了催稿,希望林有成能够赶紧写小说的稿子。
“那你这稿子有想法了没?”
林有成看见张伟这位老熟人的眼睛瞬间就变成盯着他的新稿子,不禁觉得有些好笑,不过他也明白这就是张伟这位编辑的心,想了一下,十分认真地说道:“就像你说得,不管是写什么,我终归写的还是人民文学——”
“人民的文学。”
(本章完)
(https://www.bshulou8.cc/xs/14821/11110767.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